【小山楼得书记】读书难得兴奋点

  ——《沙乡年鉴》《沙郡年记》入手记

  双十一前,孔网一套大书订购是否成功尚无音讯,看到国学数典论坛书友回复帖子《每个资深文青心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梭罗《瓦尔登湖》读后》一文,提到类似的著作还有同为美国人的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沙乡年鉴》一书,这引起我的兴趣郭丹妮。

  一搜下去,发现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的这本书被评为“堪与《瓦尔登湖》比肩的自然主义文学杰作,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郭丹妮。其书名也有《沙乡年鉴》、《沙郡年记》、《沙郡岁月》好几种译法,译者有侯文蕙、郭丹妮,彭俊、李静滢等好几家。到底哪个译本最好,译笔佳,金句多呢?在国学数典论坛、豆瓣读书、孔夫子旧书网上发帖求助,可能是书友们都在忙着抢双十一的券,有兴趣回答的网友不多。只有国学数典论坛一位网友列出了开头一段几家的不同译文,并且也认为所列几家的译文都不是很理想。他有四个版本,却没告诉我什么版本最好。请教一位精通英文的资深书友,他拥有的是四川文艺出版社彭俊的译本。刚巧这本书他没看,所以不能答复我。于是,只好在网上搜这书的所有的版本,把那些封面设计得花花绿绿,感觉品位不够的译本统统排除,只选了一本封面设计典雅的版本,就是四川文艺出版社彭俊的译本。之所以选这个版本,是它封面的照片颇似闽南黄金海岸长达一公里的森林大道人行道绿荫所形成的“树洞”的效果。在立冬日的闽南黄金海岸,最适合读这类自然写作的西方名作。据说,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7课有一篇《大雁归来》即选自此书。我没有看到。从孔网上看,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10月出过第一版。我选的这个是2015年10月第二版。从豆瓣评价上看,豆瓣读书上有人说它略去了第三部分关于土地伦理的结论,不知是否属实。但知道这个细节时,书已下单,不好再改了。如果真是,那真是个遗憾了。

  7日下午下单后,直到9日下午,书还迟迟未发出来,于是在网上试读电子书数节,一睹为快郭丹妮。此书从“好栎木”开始,由锯栎木时先后锯到的年轮,展开对每年大事的记录。由这个特点,觉得这书要是翻译成“沙乡年轮”似乎更为贴切。

  晚饭后接到短信,书已从河北燕郊三河发出郭丹妮。书虽未到,然已因此书得诗一首,不亦快哉?

  立冬(2018、11、7郭丹妮,9,10,11)

  冬令却春阳,沙冈岁月长郭丹妮。浪礁千片白,林洞数条黄。花发美人艳,波澄翡翠光。书窗闲伫立,未易夏时装。

  12日中午,快递员电话响起,言书到郭丹妮。因不在单位,让他放在门卫。下午上班,迫不及待拿到书,拆开包装,果然九五品新。书是精装,有书衣。厚度比《瓦尔登湖》稍薄。查看了目录,果然只有三部分。且与其他版本有所不同。第四部分缺,网友所言为实。

  经网上搜索,发现有版本第三部分章节有差异,并且多了第四节,而四川文艺出版社的这个版本没有郭丹妮。经查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沙郡年记》。其章节篇目差异详见下表:

  第三部分

  《沙郡年记》

  本书(彭译本)

  标题

【小山楼得书记】读书难得兴奋点 ——《沙乡年鉴》《沙郡年记》入手记:郭丹妮

  乡野情趣

  品味乡村

  乡野

  乡村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

  一个人的闲暇时光

  鹿径

  环河

  大雁的音乐

  博物学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生命

  第四部分

  标题

  结论

  无

  土地伦理

  荒野

  环保美学

  难怪豆瓣上的网友说“买了读完简直要哭了”郭丹妮。出于求全强迫症,又在孔网上下了一单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的王铁铭的译本《沙郡年记》。

  通过网上对比,可见这两个版本互为补充,不可互相取代郭丹妮。

  花了两天时间把《沙乡年鉴》细细读了一遍郭丹妮。感觉第一部分“沙乡年鉴”记沙乡十二个月的部分文笔出众,最为精华,比梭罗的《瓦尔登湖》文笔更精彩。试摘数处分享:

  这一棵栎木……活着储存了八十年六月的阳光, …… 释放的正是这积累了八十年的阳光 ,它驱散了八十年的暴风雪,温暖了我的窝棚,也温暖了我的心郭丹妮。……每一缕青烟都……证明八十年的阳光并没有白白地照耀大地万物。(P.9)

  锯子来回拉动,每锯一下就是十年,就这样锯进了这棵好栎木用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谱写的一生的编年史郭丹妮。(P.10)

  上涨的洪水刚一淹没草根,鲤鱼就来了郭丹妮。它们在这里热情地翻滚着,仿若草地上放养的猪群。红色的尾巴和黄色的肚皮不时地在车辙和牛道上闪现。(P.24)

  冬天……斧子发出的声音就是山雀部落就餐的铃声……它们悬停在空中,等着树木倒下,一边还无理地评论,嫌我们动作太慢郭丹妮。当大树终于倒下,……露出树心时,山雀便系上了餐巾,飞落下来……(P.68)

  除了文笔优美外郭丹妮,作者的一些科学观察还富有哲理:

  对我来说,一棵古老的棉白杨是树中的伟人,因为年轻的时候它为野牛遮阴,树上停驻了很多鸽子,……我喜欢年轻的棉白杨,因为终有一天它会变得古老郭丹妮。(P.65)

  松树的新年始于五月,这时顶芽变成了“蜡烛”郭丹妮。……在它的顶端,燃烧着永恒的火苗,照耀着通往未来之路。……每一棵松树都笔直地伸向天顶,每一棵都有意到达那里。只要在最后的号角吹响之前它们有足够的岁月。(P.73)

  松树赢得“长青”的声誉所采取的策略,……那就是,任期部分重叠郭丹妮。通过每年新长出的部分呈现新的松针,并在更长的间隔期内舍弃旧松针,……令不太留意的旁观者相信,松针永远保持长青。( P.77)

  ……在某个阴郁的傍晚,当大雪掩埋了一切细节,……我的松树仍然承载着雪的重负,一排排笔直地站着郭丹妮。在远处的黄昏中,我感知到还有数以百计的松树。每到这些时候,我的心里就奇怪地充满了勇气。(P.78)

  相比之下,第二部分在几个州的游历经过不是那么精彩郭丹妮。第三部分从“环河”开始,作者使用的是报告讲座式的口吻,与前面精彩的观察描写部分截然不同,学术性较强,可读性稍逊。

  细细考察下去,才发现此书译本系统十分复杂郭丹妮。一是侯文蕙译本,初译《沙乡的沉思》,1992年5月一版一印,2010年10月插图版一版一印,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又译《沙乡年鉴》1997年12月一版一印,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3月一版一印,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本。二是吴美真译本《沙郡年记》增订本,1997年在台湾出版,1999年8月由三联书店在大陆推出《沙郡年记:李奥帕德的自然深思》,2004年3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再版时译名改为《沙郡岁月》。2005年9月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孙健等人合译英汉对照本《沙郡年记》。三是李静滢译本,有2016年3月中国画报出版社本;2017年11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一版一印本。此外,尚有多种译本。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11月17日晚19:22,订单终于显示已签收郭丹妮。邮路走了5天(算上下单当天为6天)。次日下午终于有空去拿,为九品。如饥似渴地把第四章节论部分补读了一遍。又补读了第三章节里面《鹿径》《大雁的音乐》两篇(彭俊译本所无)。感觉读了结论,这书才算读完。从学术角度看,本书的精华还在最后这一节,作者提出了“土地伦理”的观点,呼吁:“请将最后残存的荒野像博物馆展品一样保存下来吧!”“只有原始荒野才是赋予人类事业内涵与意义的源泉”,这些观点引起我的强烈共鸣。难怪它被大学“环境法”、“自然辩证法”课程列为专业必读书目。

  看完后书的前言,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有如此不同的处理:四川文艺出版社的版本是严格按作者在《初版序言》中的章节编排来译的“原著本”;而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版本,系作者之子把《沙乡年记》与《环河》(其父的其他相关的杂文、游记)中的八篇随笔,加以收录,并重新编排后的 “增补本”郭丹妮。

  读完了之后才发现,王铁铭译本是在李静滢译本之后,是真正有汇总之功的译本郭丹妮。但译笔能表现出原作者的高超文笔的还是彭译,远胜王译此本。庆幸我收了这两个译本,并且先读的是彭译。有了这两个版本,此书方称完璧。“尝一脔而知一鼎之味”。至于有开创之功的侯文蕙译本,和其他众家的译本,就留给真正的“沙粉”来钻研了。

  我住的地方,左有沙堤,右有浯沙,前有沙滩大海,后有沙岗郭丹妮。也是真正的沙乡了。沿海旅游大道修通之前,都深藏在茂密的森林后,除了有一条主道,数条小道进入,不得其门者不得入。现在,随着红塔湾旅游公路的开通,它已全面呈现在外人的眼前。初冬的夜晚,北风浩荡,四野安宁,虫声唧唧。此书掩卷,何快如斯?

  (2018、11、9郭丹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