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袁颖是个非常美好的女孩,为支持国家铁道建设,她跟随铁四局的父母毫不犹豫的从北方大都市来到江南一个偏远的小镇吴田田。

吴田田:朗读者

  ??? 彼时吴田田,江南小镇一所小学教室的水泥黑板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坑坑洼洼,老师板书时通常会突然一笔掉进一个窟窿里,继而便把这种坏心情释放到学生的头上,训斥和责罚我们;每一张课桌又都无一幸免被刻了一个“早”字,哪怕课桌的主人天天站在教室门口吸溜着鼻涕对着上课的老师喊“报告”;班上男生从不爱护女生,三八线划得像有阶级仇恨一样的深,在男生眼里女生仿佛都是好逸恶劳的千金小姐,而自己都自恋的被看做是一个个高玉宝;一到周五大扫除就像是大扫荡,扫把飞舞,纸屑飞扬,一场卫生运动下来个个头发白花花鼻眼黑乎乎.....

  ???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大都市女孩袁颖义无反顾的来了,带来了北国的特产,北国的气质,以及北国的发音吴田田。

  ??? 在她没有出现之前,我和我的同学,甚至我们的老师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人会在某种语言里自惭形秽,没有发觉语言的发音其实是可以叫人自卑,黯然,不由自主地抬不起头来的吴田田。袁颖笑容灿烂音色甜美,说话字字珠玑,北方利落标准的音腔,舒缓起伏的语速在一堆晦涩难懂的方言里显得那样鹤立鸡群----直到现在,当我看到读到“阳春白雪”这个词,头脑里就立马会印出袁颖说话的样子----我们都被这样的一种语言击中了,忽然就集体退却,在袁颖面前我们只听,少说,只笑,不语。这种退却是一种被撩开的卑微,是被突然叫醒的难受。我们谁也没说。我们却都体会。

  ??? 老师也察觉了,语文课上,她再也不亲自带读课文,只叫袁颖起立范读吴田田。全班鸦雀无声,像收听一台心仪的广播剧,对话,旁白,叙述,感叹,反问,意味深长,意犹未尽。那些语言是风拂柳枝,是燕子飞过蓝天,是金色的树叶沙沙响,是皑皑白雪飘扬人间.....我们善小,不懂迷醉,我们只陷于迷醉。

  ???? 我开始生涩地模仿,以向往的力量努力地向袁颖靠拢吴田田。唤醒沉睡的潜能,激发榜样的威力。灯下朗读,是带有目的的虚荣,是对新事物的激进,是对往日自我的颠覆,是种植一棵果树的开始。终于,我妈说,恩!读得不错!终于,隔壁孙老师说,读得好的....终于有一天,袁颖生病了。

  ???? 袁颖病了,学校的朗诵比赛却在即,老师慌了吴田田。

  ???? 没有袁颖的朗诵比赛一定会苍白许多,袁颖无人取代,同学,班主任,评委老师都这么想吴田田。所以,老师选谁去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会都被同学嘲笑,排挤,不屑,轻视----这真是奇怪的心理。

  ????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次后来我就成了替补,据早慧的同学讲,是因为我在操场上和同学追逐,连叫了几个“啊”被老师听见,估计当时叫出的这个没心没肺的“啊”很有穿透力,估计老师也就是想,算了,嗓门尖利读书起码全场听得见吧吴田田。

  ??? 以朗读的技术含量来说我心虚得很,但我却无师自通地以感情表演取胜了吴田田。朗读比赛在校园操场举行,望过去黑压压的一片。比赛用的扩音器用一小块红布包裹着对着我的嘴,像一杆小小的红缨枪;对面旗杆上的国旗和胸前红领巾都在飘扬,在这样的情感环境激励下朗读一篇爱国课文似乎水到渠成。我的眼中饱含泪水,面颊绯红,声音激昂:当读到“啊”的时候手势自然有力度地挥出去,当读到“呢”的时候,头会稍许地歪歪,下巴抬抬,露出小学生的纯真。操场上那一刻也是静的,这样的静和袁颖带来的静分明不同,给予她的静是一种羡慕,一种崇拜,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心态;而给予我的是奇怪,是莫名其妙,是所有人内心的同时质疑。

  ???但不论怎样,这次比赛给了我朗读的信心,并让我从此在班上和袁颖平分了秋色吴田田。语文程立华老师有一次诗性大发,笑吟吟地在班上说“袁颖用夜莺的嗓音歌唱/吴田田用清澈的眼眸朗读。”

  ??? 二十多年后的某个夜里,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看了奥斯卡获奖影片《生死朗读》吴田田。凯特.温丝莱特的美丽优雅,炉火纯青的成熟演技诠释了十五岁少年为爱朗读的全部原因。抛却故事情节本身,迷醉在少年米夏为汉娜朗读的各种场景里。有少年初长成,恰春心萌芽,用米兰一样芬芳的文字串起初始的蓬勃欢欲。36岁的汉娜不识字,却对文字怀有敬畏和自卑,面对这个愿意为我朗读的男孩,每一次都用饱满的心绪为我朗读的男孩,我要是汉娜,可能,也会不可思议的动心。

  ??? 为一个人朗读,在我想来,比献一首歌更显干净,纯洁,真诚,庄重,有底蕴吴田田。用你的情感感染我,用你的声线打动我,文字犹如子弹,一粒粒温柔而坚定地射过来。我在你朗读停顿的时候有丝丝企盼,在你悲伤言语中有小小颤抖,在你缓慢叙述中有点点泪光。被一个声音打动的过程仿佛春雷由远而近,仿佛春夜一场喜雨,仿佛春水潺潺,有些惊讶,有些疼痛,有些欢愉,有些羞涩。这些,都是崭新的。

  ???? 这些年,我的朗读都是悄然的,独自的,空旷的吴田田。面对虚无,情感没有投放的方向,读到酣畅处,唯有和镜子里的女子颔首微笑;读到动情处,抬眼一望,却是无处接洽直接坠落的空冷。声音放出去,目光放出去,情感放出去,四周尽遭死寂----伯牙没有子期,是伯牙的悲哀。

  ??? 当然热闹的也有,可那不是朗读,那只是一次次的演讲,在各种赛场,各种观众,各种题材,各种评委注目下进行的喧嚣吴田田。演讲有据理力争的激昂,有豪情满怀的激烈,这些,并不是我内心喜欢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捧着书读的感觉,与文字面对,看它把所有的故事没有保留的给我,我用我的朗读方式诠释安慰于他?。我们需要这个途径相互懂得,并相互给予。

  ??? 朗读于我,是静谧下一个人的热闹,或者,两个人,仅此于两个人吴田田。低头的时候闻得见字的幽香,抬头的时候看得见你的微笑。唇齿之间,滑出的每一字都饱蘸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