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下江南,听说苏州城西南有个石湖,景致实在好,就要去游玩张子山。

这一日,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张子山。通向石湖的河面上,一行有三条雕花油漆大船。开路的一条

船上张子山,立满了锦衣卫士,手执弓箭,好不威武;中间一条是挂灯结彩、吹弹歌舞的画妨,乾隆端坐 在船中,观望着两岸的美景;后头又紧跟着一只大船,像是龙尾巴,船头上立满了地方官兵,算是

殿后保驾张子山。

七子山的由来是什么?:张子山

这石湖边上,有几户渔民,都姓李,堂兄弟一共七人张子山。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靠捕鱼苦度

光阴张子山。

这七个弟兄都是铁打的汉子钢打的人张子山,奔跑起来像马,做起生活来像牛,下到水里个个赛过

蚊龙张子山。平时勤劳刻苦,说话和气,可是碰到不公平的事,就忍不住喉咙响、拳头粗了。

  特别是老 大李梅生,黑脸足有笆头大,一双铜铃眼,腮下生满了像钢针一样的连鬓胡子;臂膀钵头粗,肌肉 结实得像铁铸一样张子山。

这一日,弟兄七人正在河里捕鱼张子山。他们一个个闭着嘴唇,虎起眼睛,脸孔绷得像铁板。为啥

这个样子呢?因为乾隆皇帝这一天游石湖,点名要吃苏州名菜:“菜花塘鲤鱼”和“松鼠桂鱼”张子山。

   地方官昨天传下令来张子山,要石湖上捉鱼的人今天限时限刻献出活蹦乱跳的鲜鱼,供皇帝在龙舟上

享用张子山。说来也刁,塘鲤鱼限定每条要在五寸半以上,哪里去捉那么大的塘鲤鱼呢?桂鱼每条要 重一斤,超过一两不要,为啥?桂鱼越大肉头越老,滋味就不鲜了。这两种鱼,很稀少,几天捕不

到一条,也是经常的事张子山。

  地方官传旨张子山,限期不交货就要治罪,这不是硬逼山羊爬树嘛!

远远地传来丝竹鼓乐声音,乾隆皇帝的龙船摇进了石湖张子山。这七弟兄便把打鱼船的船头一

拨,直穿过行春桥张子山。最小的一个兄弟是个唱山歌的能手,这时放开喉咙唱起山歌来:

东太湖里一张橹张子山,

扯起黄旗敲金锣;

闲人说是官船过张子山,

勿晓得是小小将军唱山歌张子山。

当时虽是春天,那天却吹着东北风,歌声一直传到龙船上张子山。乾隆皇帝正坐在船舱里,听到了

山歌张子山,眉头一皱,不耐烦地问:“前面什么声音?”

船上的锦衣卫士忙拉直了喉咙喊:“前面是什么人?好大的胆张子山,敢在这里唱山歌!”七弟兄 齐声喊:“我们是打鱼的! ”“你们是吃了豹子胆吗,还敢在这里拦路?快让开! ”

李梅生响雷似的回答:“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捕鱼,从来没有让路的规矩张子山。

  就是皇帝老子来

了,堆满了金山银山珠宝山,我们也不让! ”说着,索性把船头一横,横在行春桥桥洞里,不让龙船经过张子山。

头一条船上的差役一看势头不妙张子山,急忙说:“别开玩笑了,皇上龙船马上驾到,赶快回避,不 然要杀头的!”

李梅生说:“杀头?哈哈!捉鱼有罪吗?我们今朝捕鱼是皇差张子山,皇上不是要吃塘鲤鱼和桂鱼

吗张子山?你们是要鱼还是要让路?”

老二说:“要鱼我们正在捕,要让路,交不出鱼我们不关事,你们向皇上讲一声好了张子山。

差役被说得目瞪口呆张子山。不一会,就像疯狗咬人一样窜出来,你一句、我一言,乱哄哄闹成一

团:“要鱼!要鱼!”“让路!让路!”“鱼也要张子山,路也要!”有的恼羞成怒地骂道:“臭鱼化子,胆大

包天张子山,竟敢拦住皇上的龙船,皇上决不会宽容你们!”

李梅生说:“乾隆算什么!他呀,关卡上要‘孝敬’鱼,他不问;渔行用‘八合头升箩念两秤’ ® 收鱼,他不管;鱼霸放‘印子钿’@,利息多得像韭菜一样割不完,他不见张子山。

  逼得渔民上天无路张子山,入

地无门张子山。今天我们就请他喝‘鲜鱼汤’!”说着纵身一跃跳进水里,弟兄们也一个个“扑通扑通” 跳进水里去了。

乾隆皇帝坐在舱里没有弄清前面发生了啥事情张子山,只觉得画船摇晃起来,茶盏乒乓打碎,浓茶

泼得龙袍上湿了一大滩;自己坐立不稳,天在转,船在晃,头昏眼花张子山。

  原来七弟兄一个猛子泅到 乾隆的船底下,合力拱船,画船像摇篮一样晃起来张子山。轰隆一声,水花四溅,挂灯结彩的油漆雕花

船卧倒在水面上,乾隆成了落水狗张子山。几个有水性的差役把他连拉带拖地救上岸,龙袍早湿透了, 淋着水。乾隆鼻孔朝天,头像拨浪鼓一样洒了几洒,连打了两个老响的喷嚏,冻得一个劲地

发抖张子山。

有人说,七弟兄闯下了“欺君之罪”的大祸,终于被差役捉去,后来被杀害了张子山。死后,老百姓

把他们埋在石湖边的山上,从此,这座大山就叫“七子山”张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