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这个从民间和演义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了吴兰友,力大不说,而且技巧也高,气势勇猛,威震天下,数次救了曹操的命(最后一战以一人之力抵挡数万大军,硬是把曹操救了,死后半晌无一人敢从他身边经过,这份气势,无人能及,就是张飞,也差之千里)

2、许褚:是继典韦之后曹操的第二猛将吴兰友,外号虎痴,曾经大战典韦数百合不分上下,两个人的武艺差不多,但是典韦的气势和名声在他之上,大战马超230回合不分胜败,似有此战上风的嫌疑,打的马超也不得不叹服“恶战者莫如许褚”的感言,从此名气大增

3、庞德:原属马超手下吴兰友,是著名的西凉勇将(西凉也是出猛将的地方)单凭武力,庞德和关羽第一次100回合不分胜败,第二次50回合庞德诈败,并成功射伤关羽,这份武力,曹营除了许褚典韦外,无人能够持平或超越

4、曹彰:曹操次子,力大无穷,能徒手和虎、熊等猛兽格斗,汉中之战曹操落败,一个回合刺死蜀将吴兰,三个回合打败刘封(这个刘封还曾数回合战平徐晃,虽然不敌,但是后来还屡次挑战,而这样的刘封,在曹彰面前居然不到3个回合就落败,败得毫无脾气,也可侧面分析出曹彰明显高于徐晃,而徐晃可是在庞德未投奔之前、曹彰率兵征讨北方时,夏侯敦管理后方的这段时期,是继许褚之后曹营第二号猛将,这个局面在庞德归顺后打破)曹彰来支援,以一人之力几乎扭转败局吴兰友。

5、夏侯敦:不用说,两次大战吕布,虽然第一次战了十数合才落败,但是那是吕布,并不丢人,第二次也是为了救曹操,截住吕布大战,回合数不详,后来吴兰友。

  魏国:

1、典韦:这个从民间和演义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了吴兰友,力大不说,而且技巧也高,气势勇猛,威震天下,数次救了曹操的命(最后一战以一人之力抵挡数万大军,硬是把曹操救了,死后半晌无一人敢从他身边经过,这份气势,无人能及,就是张飞,也差之千里)

2、许褚:是继典韦之后曹操的第二猛将吴兰友,外号虎痴,曾经大战典韦数百合不分上下,两个人的武艺差不多,但是典韦的气势和名声在他之上,大战马超230回合不分胜败,似有此战上风的嫌疑,打的马超也不得不叹服“恶战者莫如许褚”的感言,从此名气大增

3、庞德:原属马超手下吴兰友,是著名的西凉勇将(西凉也是出猛将的地方)单凭武力,庞德和关羽第一次100回合不分胜败,第二次50回合庞德诈败,并成功射伤关羽,这份武力,曹营除了许褚典韦外,无人能够持平或超越

4、曹彰:曹操次子,力大无穷,能徒手和虎、熊等猛兽格斗,汉中之战曹操落败,一个回合刺死蜀将吴兰,三个回合打败刘封(这个刘封还曾数回合战平徐晃,虽然不敌,但是后来还屡次挑战,而这样的刘封,在曹彰面前居然不到3个回合就落败,败得毫无脾气,也可侧面分析出曹彰明显高于徐晃,而徐晃可是在庞德未投奔之前、曹彰率兵征讨北方时,夏侯敦管理后方的这段时期,是继许褚之后曹营第二号猛将,这个局面在庞德归顺后打破)曹彰来支援,以一人之力几乎扭转败局吴兰友。

5、夏侯敦:不用说吴兰友,两次大战吕布,虽然第一次战了十数合才落败,但是那是吕布,并不丢人,第二次也是为了救曹操,截住吕布大战,回合数不详,后来虽然失去了一只眼,但是更加勇猛了,曾为了活捉关羽与之断断续续大战40多个回合,后张辽赶来方才劝退夏侯敦,夏侯敦还扬言不是张辽,非生擒关某不可,如此不把武圣放在眼里,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6、徐晃:典韦死后吴兰友,夏侯敦致力于后方,庞德未归顺之前,徐晃是曹营除许褚外第二号猛将,曹操第一眼见到徐晃,就如此的喜爱,曾与许褚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败,有好几次单挑都是秒杀对手,后期逐渐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大将,曾与受伤的关羽大战80回合占上风,并最后逼得关羽走麦城,丢了小命

7、张辽:实际张辽在武力上与徐晃不相上下吴兰友,但是张辽斩将的效率绝对不如徐晃,张辽的名气主要在智勇双全,此人无论智谋,还是统帅能力,绝对是曹营首屈一指的,曾以智谋以少胜多取胜孙权,两次打的孙权丢盔弃甲,几乎被擒,张辽是个帅才,他的武力虽然不错,但是他的智谋才是他的第一闪光点

8、张合:初是袁绍手下的四大名将之一,曾和张辽大战,四、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后来投奔曹操,成为曹操的得力大将,逐渐到后期,张合的武力也逐步的上升,汉中之战的时候曾经抵挡张飞110回合才败走(原著罗本里,毛本被改成五十回合),到了诸葛亮独揽大权,五虎大将都相继去世的时候,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吴兰友。

  张合的武力也上升到了新的制高点吴兰友,魏延都忌惮他的武力而不敢正面与之交锋,诸葛亮也很忌惮他,只得用计将他射死

9、夏侯渊:是夏侯敦的弟弟,也是一员猛将,统帅能力也很突出,但是太过刚烈,最后被老黄忠以计谋出其不意斩之吴兰友。

10、曹仁:文武双全吴兰友,曾在大战东吴兵的章回里一时无人能敌,周瑜为此费了很大的精力才打败他,后来曹操命他镇守樊城,抵挡关羽

蜀国

1、马超:一部三国吴兰友,“前表吕布,后说马超”,马超是书中被曹操冠以不减吕布之勇的猛将,书中也在他第一次出场时赞过他“英勇无敌”的美誉,而且民间的排名是“一吕二马三典韦”,后来毛主席改成了“一吕二赵三典韦了”,看看他的恐怖战绩吧,数合刺死李蒙,一回合生擒王芳,8、9合打败于禁、20回合(罗本3个回合,了不得)打败张合,在体力受损的情况下40回合杀败曹洪,曹操反间计实施成功后独挥宝剑力敌5将并杀死2将,在借兵破马超的回里曾以一敌七,并杀死六个,重伤一人,战许褚230回合(旗鼓相当),战张飞220回合(占上风),纵观一生,战绩辉煌,就是有勇无谋

2、关羽:一生辉煌的战绩太多了吴兰友,杀名将华雄,斩颜良文丑(其中颜良20回合败徐晃,文丑60回合平赵云),杀黄巾名将管亥、独战许褚徐晃两人而丝毫不惧,斩杀老将蔡阳,老年用计败于禁,斩庞德,其他虾兵蟹将不计其数,虽然有些是用计谋,但是也可看出关羽的不同于一般武将的气概,还被尊为武圣,马超入关后诸葛亮虽然用关羽激张飞来战马超,而且后来关羽听说张飞和马超大战最后平手,竟然要撇下重任要入川与马超比试,如果张飞比关羽强,关羽能不服马超??

3、赵云:武艺超群吴兰友,胆识过人,又忠心耿耿,单骑救主名声大振,前期曾30回合(毛本10回合)战败张合,30回合战平许褚等等,是个以技巧取胜的武将,老年时曾力斩五将,不减当年之勇,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

4、张飞:勇冠三军,后期逐渐向智将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张飞是个不断成长的大将,曾用智谋三战大败张合,为刘备取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吴兰友。

  武力不必说,一生战记辉煌,10回合杀死袁术的首席大将纪灵,起初战吕布50回合不分胜败,第二次更是100回合不分胜败,不过当时也已经下风了吴兰友。30回合战平徐晃(毛本把这段删除了),110回合杀败张合,220回合战平马超,数回合(罗本一个回合)刺伤酒醉的许褚,其他的战绩概不复述

5、黄忠:论武力,黄忠是五虎大将中最弱的(不算弓箭),但是他的百步穿杨可是非常著名,此人极有谋略,武艺高强,老当益壮吴兰友。

  纵观此人战绩:三战关羽吴兰友,第一次100回合,第二次50回合,第三次30回合,均不分胜败,关羽起初也为其头疼,后来归顺刘备,战功赫赫,后来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使曹军丧胆,威名大振

6、魏延:文武双全吴兰友,武艺高强,除了五虎将,他的武艺最高,也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可惜清高自傲,最后被诸葛亮遗计除掉

7、姜维:文武双全吴兰友,是诸葛亮最信任的视为自己接班人的人选,武艺高强,连赵云都刮目相看,诸葛亮死后,他是蜀国的支柱

8、关平:关羽义子吴兰友,后期是荆州关羽的重要助手,曾经30回合战平庞德,40回合(罗本)战平徐晃,樊城数万兵将被关平一人杀回,后和关羽一同被擒,被斩

9、李严:后期蜀汉的重要得力大将吴兰友,初未归顺之前,50回合战平黄忠

10、关兴:关羽的儿子吴兰友,武艺不如父亲,但是也很厉害

吴国:

1、太史慈:太史慈是东吴硕果仅存的准超一流战将吴兰友,他武艺高强,箭法高超,为人又十分忠义,北海救孔融的时候曾一人独闯黄巾军10万之众,如入无人之境,曾和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大战130回合不分胜败,后在战合肥时单挑张辽80回合不分胜败,最后死于张辽定下的计策

2、甘宁:甘宁是一员一流战将吴兰友,没有什么过硬的单挑,但是率领东吴百名将士劫曹营,不折的一人,足见其勇,在孙权战曹操时立下大功

叫我猛将中吴兰哪里出:吴兰友

3、凌统吴兰友,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使一口大刀,曾和曹魏名将乐进大战50回合旗鼓相当,后又与更强的张辽大战50回合而不败,后被李典暗算,险些丧命,多亏甘宁搭救,从此与甘宁结为生死弟兄

4、吕蒙:文武双全吴兰友,刚开始只是一员武将,后来经过孙权的劝说开始熟读兵书,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在奇袭荆州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武艺也是东吴的上流角色

5、周泰:两次救孙权与危难吴兰友,是东吴的大功臣,非常勇猛,在东吴的每场大战都一马当先,其名不在甘宁之下

6、陈武:也是东吴早期的一员得力大将吴兰友,屡立战功,后在和曹操的大决战当中和庞德大战,战袍被树枝挂住无法应战,被庞德所杀,可惜

7、黄盖:东吴早期的开国元老之一吴兰友,武艺精熟,使一条铁鞭,忠心耿耿,是“苦肉计”的主角

8、程普:与黄盖一样是开国元老吴兰友,德才兼备,赤壁之战是周瑜的得力助手

9、丁奉:此人纵观三国的全部武将吴兰友,实在不算顶级高手,但是却在东吴这高手匮乏的地方站住了脚,并打出了自己的名声,年轻时很低调,但是后期却很耀眼,在平内乱,抗曹魏的事件上立了很大的功劳

10、韩当:使一口大刀吴兰友,曾经和周泰联合大战许褚30回合,后许褚主动撤走,他和周泰成为了衬托许褚勇猛的陪衬,可叹

其他如曹洪、乐进、李典、文聘、张苞、廖化、张翼、吴懿、蒋钦、徐盛、潘璋等也很有名吴兰友,可惜名额不够,(孙策是君主不算)

我以我读了10年的三国向你保证,绝对错不了,而且这些也是我一字一句的打出来的,没有复制,希望你能够采纳吴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