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569年),太原阳曲人郭彦景。北魏时,其祖先曾在关中任职,因而迁居冯翊(今陕西高陵县)。其父郭胤曾任冯翊郡功曹,又
做过灵武县令郭彦景。他兼备军政才能,勤政善兵,受到北魏统治者的重视,也受到老百姓的拥戴。
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年)朝廷令州内推选有声望的人统领乡兵,他被拜为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郭彦景。
大统十六年(550年),岷川羌人首领傍乞铁忽与汉人郑五丑等起义郭彦景。郭彦随从大将军宇文贵镇压了这支义军。他因军功被拜为大都督,又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农卿。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封兵部尚书之职。这年朝廷决定攻打与北齐通好的梁元帝。于是郭彦带兵部尚书职随从柱国、雍州刺史于谨南下讨伐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
郭彦因战功进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爵位晋升为县伯郭彦景。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建六官制度,郭彦被拜为民部中大夫。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登帝位(557年),郭彦远离都城去做澧州刺史(今湖南澧县)。澧州之民不善农业,多以捕猎为生,朝廷的赋税制无法施行。
因为这里缺乏粮食,需要常从荆州调运粮食救济郭彦景。自从郭彦任职后,他劝民耕稼,施行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澧州之民学会了农业生产技术,粮食生产有了节余。从此澧州不但不要朝廷调拨粮食补给,反而有了储备,也开始向国家交纳赋税。郭彦在北周东南部建立起善政爱民的威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