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了,王东也没等到李青的电话王东常。他倚在沙发上拿出一本杂志翻了起来,电视暂时没什么好看的。王东把手机一直搁在茶几上,这样拿起来方便。今天是星期六。

    一周前,严伟的婚宴在向阳鱼港举行王东常。这天晚上来了很多的亲朋好友,豪华的大厅里估计摆上了三十桌吧,王东他们被安排在一个角落上,这里站起来不用转身就可以看到大厅的所有地方。红色的桌布上围放着大小功用不同的杯子,在明亮的灯光下闪闪发光,赴宴的亲友们很有风度地围坐在大厅的各个桌边,穿红旗袍的服务员引领一拨又一拨的人来到指定的桌上。

    严伟当年是王东他们班的班长王东常。

    该来的都来了,场面果然热闹王东常。惊喜。握手。入座。王东热情之余尽量保持着温文尔雅的风度,和在座初次见面的老同学一一握手后王东开始和别人聊天,顺便欣赏着来往的服务员岔口开得很高的旗袍。

    王东这桌来的都是同城的中学同学,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但却一直没有大规模集中的机会,都是局部地区小范围来往,这是圈子决定的王东常。多亏老班长的婚礼让这么多老同学碰到一起,有不少已经十几年没有见面了。王东圈子里的几个今晚都来了,王东正和他们聊着。

    同学中有做进出口贸易的,有做工程开发的,有公务员,有开公司的王东常。基本上个个都NB,王东仍然在市规划局上班。

    王东常和严伟他们几个来往,其实同城的还有不下二十个同学今晚种种原因不能全部到场王东常。和王东常碰到一起的也就是圈内的几个,每逢周末时,王东总能接到他们的电话,出去喝茶打牌,王东都有点厌倦了,可是,周末的时间有时确实也难打发。让王东郁闷的是来到这个城市这么多年了,和自己交往深的还是当年的几个老同学,也不知道为什么,王东的圈子似乎很小,但让王东意外的是他的那些老同学似乎跟他一样落寞,否则怎么会在周末总叫上自己,而不叫上他们同事或社会上认识的朋友呢?

    司仪宣布婚礼开始了,所有的目光聚焦到那个铺着红地毯的舞台上王东常。司仪的水平很一般,但仍然有人跟着哄笑,因为见过太多重复的行为和煽情的语言,大厅里很多人其实是在瞎起哄,表情很茫然。

    举杯畅饮间所有人的说话都得比平时提高几度嗓门,大厅里实在太吵王东常。

    但没有人在意这些喧嚣的变化王东常。

    场面显得很热闹,每一张桌上都在谈笑着什么,男人之间开始打起酒官司王东常。

    桌上都是老同学,王东的右边是刘建强,多少年前就很熟悉了,所以谋面的话题往往以谁谁又到哪里去了开始王东常。关于何小强有谁联系过的话题在桌上已经轮番对话过几个来回了,结论是这小子不厚道,在同一个城市也不出来招呼一下,据说他买了车,在城西有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

    桌上,相互恭维的话让王东很是乏味,但也习惯了,不说这些又能说些啥,工作上的事情自然谈不来,对对方的印象都是在学校里的王东常。同学与同事和其他社会上朋友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人们说同窗情,万年长,同学少年时的青涩回味起来是那么的令人感叹。王东是个感性的人,对今晚的小规模聚会还是充满期待的。

    场面冷清时,有人就举杯站起来向对面的或邻座的碰上一两次,大家都在努力不使场面冷落下来,话题不停地转换,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插上一两句王东常。王东也在思索着自己也该抛个什么话题。王东拿起酒杯很适时宜地对张凯说,“来,敬你一杯。”张凯回过神来,也站起来跟王东碰了一下杯,相互说了句客套话。李青和吴江,彭小生和吴浩也在王东站起来和张凯喝酒的同时很自然地相互举了举杯。

    桌上堆满了菜肴,没几个人动筷子,实在是浪费王东常。

    “是该好好聚聚了王东常。”有人开始提议。

    王东对这样的话题却谈不上充满期待,因为这样的呼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总是没能如愿王东常。王东也不指望什么了,他很多时候只是跟着附和,今晚也一样。对于同学的关系王东一直很有信心,无论同学间讲什么话,他都可以不必考虑太多,不用费太多心思。

    果然,酒桌上探讨的话题也是纯纯的与校园、同学有关的趣事王东常。相互间拍马屁、抬举是正常的,否则这酒官司就难以进行。办公室职员的被称为经理,已经是经理的被称为老总,在机关做公务员的统一被提拔为厅级,王东也连升了两级被他们叫王局。

    关于聚会,什么时候合适呢?这是讨论的焦点,有人说肯定要放在周末,这是废话王东常。有人表示可能会比较忙出差什么的,日子得慎重选择,宗旨就是争取大家都到场。每次都这么讨论的。

   “过来,过来王东常。”李青招呼邻桌的几个。同学被分在两桌。王军和陈天颖正聊得欢,被这么一招呼也和其他一帮人马围聚过来。这边人集体哗啦啦地挪了挪位置,所有人很壮观地挤到了一张桌上,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微笑。

    “大家商量一下什么时候我们组织一下聚会王东常。”彭小生开始发话,彭小生当年在校时是个红人,如今依然被大家宠着。

    “星期六比较好,大家都有空王东常。就放在下周如何?”

    “我下周出差不知能不能回来王东常。”

    “他妈的,就你有事王东常。”

    “好,好!你们定,我肯定报到王东常。”

    “星期五吧,我星期六家里有事王东常。”

    “我也有事王东常。我星期五有事”

    “那就放在星期天王东常。”

    对于星期天,众人中倒没有谁先提出来,似乎星期天一般都不办事似的王东常。星期天晚上不能尽兴太久,就这原因。“不好,不好,往后放一放吧。”果然有人反对。

    看得出有人很负责地商量事情,有人似乎在看热闹,随大流王东常。

    这在若干年前是不可能的,集体活动时学生们是最有凝聚力了王东常。如今,谁还听谁的?那一年学校组织去淮安参观周总理纪念馆,是王东他们班唯一一次出远门春游。学校当时组织了几辆大客车,场面很壮观。因为有人提到这件事了。

    “那天晚上的那场大火真大呀王东常。”李青想起了那场大火。

    “吴浩王东常,你还记得你那晚你第一个发现那大火的吗?”

    “记得,记得王东常。”

王东常:星期五还是星期六

    “也是星期五吧,十二年前的今天呀王东常。”

    “是星期六吧,我记得那天是我值日王东常。”

    那是1993年五月的一个晚上,王东记得很清楚王东常。由于第二天王东他们学校组织去淮安春游,所以当晚同学们很是兴奋,宿舍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都在准备着所要带的用品,尽管也没什么要准备的。那天晚上,那个小镇的一个农场突然失火了,火苗伴着浓烟冲起几丈高,几里之外都能感受到那大火的汹涌。

    也许做学生就容易激动,也特容易被指挥,总能一呼而上王东常。当时看见几里外飘忽的火光映在夜色中时,有很多学生很亢奋地拿起脸盆就往着火的方向跑,甚至担心跑到那里时大火已被扑灭。那晚王东他们班的所有同学都去了,尽管很多人去看热闹的,但确实不少人是拿着脸盆去的。县里的消防警察最终扑灭了大火。吴浩到的比较早,跟着群众泼过几盆水,脸上因此被烟熏得黑一块白一块。吴浩当时还被县里通报表扬了,学校把那张表扬函放在橱窗里摆了很久。

    现在桌上讨论的不是吴浩被表彰的事,而是究竟是星期五还是星期六的问题,这确实难以证实了王东常。

    酒桌上需要的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需要话题的不断炒着,不断被壮大,从而能够顺利演变为一场输家要喝几杯酒为目的的官司王东常。

    这关系到争辩双方究竟能让对方喝多少的问题王东常。吴浩说是星期五,他记得很清楚第二天的课被放在下周去补了,那时星期六不放假。彭小生坚持认为是星期六,他说他那天是值日生,负责打扫卫生的。其他人有的说是星期五,有的说是星期六,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有人开始进进出出地打电话王东常。询问一些没来的人究竟那天是星期五还是星期六。场面显得有些混乱。

    官司开展过程中桌上三三两两的人也没让气氛闲下来,为相互敬酒找了千奇百怪的理由王东常。

    不少人在东张西望,似乎这个话题已经解决了,其实究竟是星期五还是星期六还没有最终统一王东常。但,王东记得当时确实全班同学都去了,没有人组织。

    王东对那场大火印象很深,那晚他曾经牵着一位女生的手一路跑到大火现场的王东常。当时路上人多,天又黑,那个女生跟着跑不动了,王东一着急就拉住了她的手。那个女生今晚没来,她不在这个城市生活,王东突然想她了。

    喝酒的过程中男人常做的事就是打电话,尤其像这样的同学碰头会王东常。王东掏出手机内心却紧张起来,万一是那女生的老公接电话怎么办?这么晚了。王东装作是看时间又把手机放了起来,他一口干掉了半杯可乐,看上去很渴的样子。

   婚宴接近尾声,很多其他桌的人开始离席,纷纷和新人打招呼走人了,大厅里很吵王东常。穿红色旗袍的漂亮女服务员们匆忙又娴熟地在空桌上收拾碗筷,她们在大厅里穿梭忙碌着。

    那场大火究竟是星期五还是星期六没有人真正想知道了,在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话题渐渐地回笼到眼前的正事来了王东常。

    “来来来,我们一起碰一下王东常。”彭小生举着杯子站起来等待着。这样的场面难得碰到一次,众人很响应地拿了拿杯子,杯中没酒的赶忙偷偷地加了点饮料。

    “我看大家很难统一,干脆我们定下来,大家克服一下,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王东常。”李青提议

    “好,好,也行王东常。”有人附和。

    “我看就星期五吧,大家有没有意见王东常。”

    “没问题王东常!”

    “行!”声音显得很兴奋,都是酒精的原因王东常。也有人用筷子敲打盘子表示响应。

    “好了,就在下周五,具体地点过两天通知各位,今晚没来的一些同学由李青通知王东常。”彭小生开始草率地作总结。

    “可以,呵呵,没问题王东常。”李青很爽快地答应了。

    有一点王东是清楚的,桌上的人明显地有些涣散了,三三两两的人在局部交流,话题似乎已很难统一,打听房价的,探讨做什么生意的,问股票的,谈论小孩上学事的王东常。对于彭小生的提议和总结像是听到了又像是没听到。但总有人在回应他的话。

    王东一言不发,脸上机械地挂着微笑王东常。一方面他还在为刚才这个电话能不能打而纠缠着,那阵心跳还没有消除。一方面眼前桌上的场面他好像看得很透。这种场面王东似曾相识,跟领导出去应酬时,王东大大小小的场面见过太多,平时接触过一些趋炎附势的人,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伎俩学会不少并能灵活运用,巴结讨好的一些现象王东似乎还没有认同,但已经习惯了。这种被称为酒文化的东西王东驾轻就熟。“酒桌上的话你还当真啊?”刚工作时领导曾经跟他讲过。

    今晚除外,今晚是同学聚会王东常。但王东还是感到了失落。

    那年,不知是星期五还是星期六的晚上,牵着那个女生的手一起奔跑的情景今晚变得特别清晰王东常。以至王东失去了和边上同学继续吹牛的兴趣。

    桌上有人在剔牙,有人还在拍马屁王东常。几个有钱的,混得好的自始至终团在一起相互抬举着对方的收入和艳事,也有人在不停地看表。关于聚会的时间,究竟是星期五还是星期六?个别人还在过问。

    场面像事后的抚摸,有人在敷衍,有人想重温激情王东常。

    向阳鱼港的外面,王东礼貌地跟在场的大多数人握了手然后一头钻进出租车,车内的宁静正是王东需要的,他像躲过了一阵喧嚣,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王东常。玻璃窗外不少同学还在说着笑着,车子开了,车内听不到外面人的谈话,王东看到他们脸上挂着微笑,嘴巴像缺氧的鱼张张合合,不知在说些什么。

    他拿着手机翻出那个号码王东常,一路上久久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