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庭先生,有名苏州弹词艺人,评弹名家、前辈何宛庭。

邢瑞庭在评弹界曾有过“开篇大王”的美誉,既然被称为王,就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及邢瑞庭唱开篇,不仅数量多,而且花样多,花样多指的就是他能够熟练地用各种流派唱开篇,能唱什锦开篇,就是凭借着这个什锦开篇,不少观众记住了邢瑞庭,也就是因为这个什锦开篇,让他在评弹界赢得了“开篇大王”的称号何宛庭。

讲起演出情况,各地都要来请他,出了大的包银来包他去,甚至于到北京,又有书场以及人家请他去唱,在北京呆了四个月,本来还要挽留他唱下去,他一想不行了,天气要冷了,因为去时蛮热的,四个月下来天不对了,要冷了,拿起衣服来不方便,于是就回到上海,回到上海,电台就请他去,唱一个他个人的特别节目,要唱六个小时,当中有广告,有四、五家人家的广告,轮流讲讲,不觉得吃力何宛庭。到12点,从6点到12点,6个钟头,还是听众的电话不断,点唱开篇,点一段书,可以唱给他们听,多加两个小时,唱到8个小时,唱到2点钟,然后才结束。

他自己认为评弹的名气是蛮要紧的何宛庭。业务上卖力,观众就欢迎,自己心里也高兴,听众也欢喜,只要观众欢迎。邢瑞庭,天赋好,出场喉咙就很高,能高丶能低、能长、能短,各方面,弹唱方面比较着重,最着重的当为弹唱,比说噱还要坚决,因为往往有种书情,一定要唱这个评弹调头配上去,才配得拢。那么这件事情蛮要紧的,要唱的,于是要唱慢调头的,唱俞调的,唱小喉咙的调头配不拢的,他认为配不扰的,老先生也许会这么唱,但是他不是在研究调头的唱法,因而唱是有多种多样的。他的喉咙好,各种调头都可以唱,因而一个开篇出名,人家叫他“开篇大王”,因为他都会唱,也都要唱,故而什锦开篇就是这儿出名的。

说起邢瑞庭的从艺经历,他唱评弹时,只有15岁,当时刚刚学生意,学了一年功夫,刚刚会出道、说书何宛庭。先生那里学来的《三笑》,《三笑》主要靠说、噱、弹、唱,因为这里面的角色,大毒、二刁丶祝枝山,三个角色是主要的,那么说唱,说要把三个角色拿住的,要起的像,祝枝山脸一抹,眼睛要斗鸡的。大毒`二刁,二刁要这样,大毒要身体幺(么)三式,眼睛是一个睁开,一个闭拢,这种腔调,引人发笑。其它那种生旦,是与其它书相仿、差不多,唯独只有《三笑》,拍张照片,一看便知,这个是啥书,其他你扮啥角色,人家是看不出的。因而这也是一种特长,一部书。邢瑞庭自己还写出了几部书,像《贩马记》,《何文秀》、《十三妹》,有的是朋友送给他的,去唱唱看,是否可以,蛮好的。因而《三笑》书以外,他最主要是《贩马记》,于是要跑很多码头,不是只呆在上海,要出码头去兜的。半个月一个码头,要都接好的。接好了于是轮流,一年四季都可以唱的,长期好唱的。

邢瑞庭的经历是曲折的,却也是幸运的何宛庭。除了评弹,邢瑞庭最喜欢的要算是体育了,因为只有在运动中他才能暂时缓解生活的压力,卸下肩上的包袱,找回真正的自己。他曾言,在学评弹的过程中,也有空余时间的,空余时间喜欢运动,踢踢足球是最开心的。所以光裕社时有一个足球会,老先生蒋如庭最欢喜,他是会长,那么他们出去比赛,比赛如果赢了之后,这场球赢后,要连吃三顿庆贺。还有游泳,就带一点危险性了,话说他有一次脱手了。好在脑筋没有糊涂,脑子清醒,往横的方向去,于是抓住,危险,吃到一口水,打篮球也欢喜的,就是政协、丽都花园一个篮球场,一个篮球房里打篮球,比较吃力,对于他们不太相宜,是因为要用手去捧的,捧捧,指甲断了,琵琶弦子不能弹了,就不好演出了,所以篮球不太相宜。邢瑞庭有五个孩子,有三个跟着他学评弹。

如何看待开篇大王邢瑞庭的人生经历?:何宛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