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陈凯歌的继续迷失

陈凯歌的片子一贯能出好演员,但是片子好不好总差那么一口气,我一直认为陈大师应该放下自己大师的架子程勃。我最中意的陈凯歌的片子不是《霸王别姬》,而是那部《和你在一起》,那部电影很好看,没端着,陈凯歌自己也在里面演一个为名利所困扰的大学教授,当我看到《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认为陈凯歌已经是一个接近了大师的导演,只需要一部史诗级别的片子奠定地位就好了,于是我前所未有期待了《无极》,至于结局,你们懂的。

  《无极》我甚至不愿意以它为标题写点什么,尽管满腹不平,陈凯歌在武侠泛滥的世纪初几年,想趁着中国电影市场百花齐放的年代一举成神,但是唯一的障碍在于,他自己太想成神了程勃。所以留下了一部旷世烂作,气急火燎的陈凯歌甚至冲着一部非盈利恶搞网络小品不惜当众破口大骂,撕破了自己的脸皮。

  此后,蛰伏的陈凯歌认识到了自己,《梅兰芳》的出世已经看到了陈凯歌放低姿态的诚意,虽然里面难免还有些自命不凡的大师做派,但是此片的迷失不在于陈凯歌而在于主要演员,是谁我也不说了,你们懂的程勃。

  《赵氏孤儿》是非常适合陈凯歌的,家国大义,个体命运,浓厚的文化历史背景,鲜明的人物道德价值观,无论怎么拉开来都是一部好戏,配上陈大师特有的拿腔拿调,应该说这个故事不拍成一部陈大师的代表作,也能拍成一部成功合格的片子,毕竟这个故事经过了时间历练,经过了中西大师的打磨,拿到今天仍有丰富内涵可挖,拉出两个小时的电影一点问题都没有程勃。

  在剧本原作故事的坚实基础上,《赵氏孤儿》的前半部分可谓将电影的魅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从开篇照应中段葛优的钉房门,到开始以屠岸贾的主观臆想视角反映自己被赵氏父子欺负的段落,顺理成章进入到弑君并且灭门的故事情节,然后就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营救赵氏孤儿的大段故事,直到葛优满怀悲愤,在雷鸣电闪中挥毫叙述故事连环动画的时候,影片几乎进入了一个复仇的高潮段落,值得一提的是,那段动画的设置非常精彩程勃。整个前半部分一气呵成没有任何丝毫拖泥带水,自始至终,观众完全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为人物命运深深牵挂,当程婴把自己的儿子交到屠岸贾手中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无论是开头的屠岸贾臆想,还是此后的设计灭门到程婴丧子,情节的设计、电影技巧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完全可以用曲折动人栩栩如生来比喻。唯一一点点的瑕疵就是,黄晓明扮演的韩厥突然良心发现没有任何铺垫,或者说演员的演技没有到位表现出来,黄晓明哪怕是在对白的时候多叹一口气多顿一次首,而不是耍帅都能够让观众体会他的心理活动。

  后半部分的故事就开始平淡了,膝下无子的屠岸贾一下子就爱上了程婴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仇人,无缘无故就视如己出,作为戏剧矛盾的冲突,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经历了前半部分的喘不过气,需要给观众一点缓冲的时间,才能体会程婴含辛茹苦,报仇雪恨的可贵之处程勃。再说有些细节可以省略,不必交代清楚。

  韩厥在挨了屠岸贾一刀后也恨上了他十几年,而程婴为母子索命屠岸贾更是有点说不清道不明,这些也都可以作为浮云漂过,直到屠岸贾怀疑程勃身份,还在树林救下程勃的时候,故事都还算中规中矩,顶多就是有点无聊而已程勃。

  最后,程勃的性情突然转变,在十几年没见过自己亲生爹娘的情况下,先怀疑自己的养父,再怀疑自己的干爹,然后再养父的怂恿下连情感波动,泪流满面自己的艰难身世的时间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大义凌然地去准备杀自己一起长大的干爹程勃。

  令人发指的是,这次去杀人,刺杀不像刺杀,就三个人,暗杀不像暗杀,人家屠岸贾早知道你们来干嘛的程勃。最为发指的是,一直作为反面人物,注定要抓狂死去的屠岸贾居然死的很欣慰,而作为正面人物,最后还给了一个羽化升仙片段的程婴,居然死的很窝囊,这里就真的看不懂了,比程勃的转变还看不懂。

  《赵氏孤儿》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无非就是门客大义,以自己的儿子换取主人的儿子,最后为主报仇程勃。也可能是故事过于简单,可以供修改的地方太多,陈凯歌一不小心就改来改去改到收不住手,一下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什么都写进去了,就难免转不过弯来。前半部分的故事是既定的,好编,后半部分程勃的成长在原有故事里面是比较虚的,刺杀则更虚,不好怎么表现,看来看去,怎么觉得是陈大师在前面的拍摄中把钱花光了,最后厉行节约在省钱。

  葛优的演技没的说,在各种类型片中都能自如转换,中国男演员无人能出其右;王学圻的演技也很老辣,本片中导演要求的各种感觉都做到了;但是两人的局限都在于导演的要求,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有些情感不应该用某种方式表达的,但是在导演要求下,用了另外一种纯熟但是别扭的方式表达了程勃。

  至于另外的明星,用海清是她如今走红的名气,用范冰冰,是一个昂贵的花瓶,用黄晓明……我就不说了程勃。配角的惊喜来自于鲍国安,这是我心目中古装男明星的第一人,尤其饰演这个贴近曹操的跋扈相国,可谓顺手拈来,而龙套里面,刘亚津、气壳还有李志希还是李志奇两兄弟其中的一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明星脸客串的好处,提升影片的档次。

  最后还是说说影片的价值导向,本来一个大义的故事,被过分追求故事情节,而变成了一个被动牺牲的故事,甚至在程婴双手献出自己的儿子的时候,他的心里也存在着苟活的侥幸,而不是大义的凛然,这与古人的那种气节是不相符合的,即便是现代人来看,这也不是一个在乱世中铮铮君子的所为程勃。而最后的刺杀,我认为应该用一场残酷的死斗来结束,再来弱化血腥更好,而不是弱化争斗,直接就把主人公光辉了。

  总的来说,陈凯歌还是迷失了自我,我的观点是,过分的编造剧情导致了后面的无法自圆其说,乃至于在刺杀前,观众的情绪才刚刚到位,在程勃树林中大叫干爹并为其死逼夺药的时候,你都无法看出程勃最后的走向,观众根本无法酝酿起最后大战的情绪程勃。如果一个故事,圆的匆忙,那么就说明根本没办法圆。陈凯歌在经历了无数怒骂后,认真的琢磨了本子,但是其自身气质中浓厚的说教味道还是影响了创作,因为陈大师想做的还是一个传业授道的大师,而不是一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工作者。

《赵氏孤儿》:陈凯歌的继续迷失: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