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回复微信消息时,你是不是也会下意识地打出“笑死”?

毕竟,用两个字笼统地表达情感,比费心思考要省时省力得多。

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的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对语言含义的思考,短暂的快感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更大的空虚——

01

多年以后,你将会想起1997年
第一次接触到电脑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时的电脑,286、386直到后来的win95
开机需耗几分钟
还有那个叫上网卡之类的东东

从那一天开始,你学会了上网冲浪
推开了另一扇门
也开始了被网络热词绑架的一生

02

新旧世纪交替的千禧年
你学会了上网“冲浪”,自称“网虫”
齐秦的歌声教你学会了
有一种感情叫“痛,并快乐着”
《大话西游》的告白教你学会了
有一种遗憾叫:“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

你喜欢用父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偷偷上网
网络上的一切你都倍感新奇
你开始渴望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

03

2005,你终于拥有了一部手机
这一年《超级女声》热播
你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叫“偶像”
还会学会一种新的人群划分
“玉米”、“凉粉”、“盒饭”

你曾经在天涯不眠不休地“潜水”
也曾热衷于在贴吧“打酱油”
你能熟练地分清“菜鸟”、“大虾”的区别
那一年流行的歌词被你写在了小纸条里: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那时的互联网还是语言丰饶的乐园
你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
感到惊奇不已

04

“雷人”、“天雷滚滚”、“被雷得Orz” ( ○| ̄|_ )
这样的评论占尴尬
据了你08年的微博

无论表达悲伤、郁闷、无奈、尴尬
你都开始用一个“囧”字概括

网络热词一开始丰富了你的生活
现在逐渐开始反过来定义你的生活

囧、给你、不差钱、神马都是浮云

05

你在个人简历里写到: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与此同时,几千万网友也在简介里写下来同样的话
你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吃面的照片并配文:
“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下一秒就刷到了同学也发布了一模一样的内容

你在美食视频下的留言: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发送后发现评论区里
早已有了数十条一模一样的评论

跟上了潮流的心理安慰感
让我们变成了一个个没有感情的复读机

06

你发现,大家使用的语言越来越统一了
每个qq空间都有一条留言是:
“今天没吃药,感觉只萌萌哒”
每个微博转发里,都有一句评论: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每条微信聊天里,必定充斥着这样的词汇:
“心塞”、“醉了”、“怎么破”

好像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网络上交流
但好像什么都没有交流

07

你渐渐不喜欢聊天了
情愿用梗图、段子、表情包表达一切

闺蜜倾诉时,你不假思索地判断道:“渣男”
附赠一个“快逃”的表情包
朋友吐槽时,你下意识地随声附和“绝了”
刚存进手机的“无语”表情包已经发送成功

大脑总是先你一步就作出判断
当语言开始退化的时候
热梗就变成了最好用的假肢

08

所有的网友都自称“社恐”、“柠檬精”、“打工人”
所有的不满都是“离谱”、“绝了”、“乌鱼子”
所有的赞美欣赏都是“神仙”、“宝藏”、“yyds”
所有的电影都是“好哭”、“爽翻”、“燃爆了”

你感到一阵烦躁,放下了手机
但你知道,几天后新的热梗开始流行的时候
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跟上潮流

09

上网真是越来越无聊了,你这样感叹道
无论打开哪个网站
都能在留言区看到一模一样的话:
“等发转”、“搞对立”、“举报了”
“恰烂钱”、“割韭菜”、“流量密码”……

你打开短视频平台
每个视频的BGM都是一模一样的抖音神曲

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旋涡让你晕眩
在你看来
网络上互相攻击的两拨人除了立场并不一致
在本质上却并没有任何不同
声音淹没了声音,语言吞噬了语言

10

“不用YYSD,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
微博上的这句质疑吸引了你的目光
你少见地看完了全文,忍不住陷入沉思
但这样的想法如同微风拂面
记不起更大的涟漪

11

手机上收到一篇微信文章,你下意识地想到评论:
“这篇文章写得真是绝绝子”
突然之间,你回想起了几分钟刚刚读过的话
“难道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吗?”
你搜肠刮肚想要寻找更多的词语来捕捉你的感受
却只发现脑海中一片空虚

“叮……”
手机上新收到的推送提醒你的注意
你又打开了一篇微信文章
继续读下去……

写在最后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同样的感受——现在的互联网,越来越无趣了。

一方面,网络上每天都会更新无数的流行梗、表情包、热门视频,疯狂涌现的内容刺激着人们一次又一次按下刷新键。

另一方面,信息的浓度被不可避免地稀释了。

一本名著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部电影可以用三分钟看完,连流行语言也越来越浅薄、贫瘠、指向模糊。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对语言的清洗就意味着对大脑的清洗。”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所描述的图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越来越多的人,在交流时条件反射地套用热梗,却无法准确地组织语言、输出观点,甚至逐渐陷入“文字失语”的困境。

网络热梗越来越多,人们的语言表达与思考能力却逐渐退化。

当世界上的赞美只剩下「绝绝子」、「神仙颜值」、「宝藏博主」、「YYDS」;人群划分只剩下「渣男」、「舔狗」、「韭菜」、「杠精」,而我们离开热梗就不会说话的时候,将会是怎样的场景?

不妨就从现在开始,去用丰富的语言描述世界,去主动表达感受,重新成为文字的创造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