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是在别人的推荐下看的《雪豹》,不久便迷上了周继先。最喜欢的人物,不是周卫国三兄弟,不是特战队的队员,而是周卫国的父亲周继先。
继先,多么大气的名字,继承先辈之精神,开拓后世之伟业周继先。编剧将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而李奎荣更是将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全剧四十集,周老先生出场很少,但是每次出场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话不多,却句句精炼,凝慈父之爱,聚国士之魂;语速不快,无论何时何地均气定神闲,令人信服,正如厚重的中华文明,不以身强而凌弱,但求正气满乾坤。
战争全面打响前,周文尚是一个目空一切的纨绔子弟,然而国难当头之时,周文却毅然报考了军校周继先。这其中,自然有周老先生的影响:
“儿啊,一定要记住,个人得失荣辱比这国家利益,那是微不足道周继先。”
同盟会元老,党国前辈,面对日寇,毅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将爱国之心,民族之魂尽传于其子,这一切与其特殊身份无关,与党国之利益无关,只因“国民责任感”周继先。
天下兴亡,吾之责任周继先。不言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但求竭尽全力报效祖国。个人得失,微不足道;国家利益,重于一切。不为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号令天下群雄,只求殚精竭虑身先士卒肩扛民族大旗。“壮我中华雄风,扬我中华威名。方不致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
胸怀国家,心念民族,不会在意别人之一言一行周继先。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并不为博得他人之好评,只为他日回想过往,心中无愧。
记得不久前,有一篇文章广为流传,大意是你现在怎么做,二十年后的中国便是什么样周继先。后又有文章驳其观点,认为个人所作所为在腐朽体制内并无绝对影响。更以现在之既得利益者,当年同为意气风发之少年人为例。
这个话题,并无可讨论的价值周继先。“我”怎么做,有社会环境之影响,有他人之威逼利诱,然而一切的根本,并不在社会环境,而是心中之自我。一言一行,出于心,发于外,决定权,都在于“我”。至于社会环境,制度法规,本就为人所造,岂能永远将人困住?
改造社会环境的动力,并不在偶尔之激扬文字,而在平日之一言一行周继先。修齐治平,根在修身。人人诚意正心,方能国治天下平。做好自己,推己及人,以个人之努力,促社会风气之变,实为我辈之责。
记得卫国报考军校前,周老先生曾赠玉明志周继先。“玉者,国之重器”。无论埋地几尺,历经千载,玉之本质不会受任何影响。见于天日之时,温润无锋,但其质纯,正如乾坤中之正气,不变,不散。
千年兴衰,中华民族行至今;复兴大业,炎黄子孙人有责周继先。
承先辈之精神,塑玉者之魂魄周继先。成国之重器,方能战无不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