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语]
热播剧《浮沉》改编自网络文学红人崔曼莉的系列同名原著崔曼丽。
记忆中,采访崔曼莉那天,我们约好时间地点,如期而至崔曼丽。
时间:下午3点崔曼丽。
地点:国贸办公楼,崔曼莉私人办公室崔曼丽。
初次相见,崔曼莉是那样睿智,那样优雅,那样美丽崔曼丽。不像一般的文人作家,更像是一位久经职场历练的外企
CEO崔曼丽。跟她对话,稍有不慎,采访与被采访就会角色颠倒,如此,探索她内心深处灵魂的对话怎会实现?
崔曼莉说,她不常来这里,只是有事才来崔曼丽。而今日,特应香玉之邀而来。
崔曼莉问:“香玉崔曼丽,来杯咖啡吧?”
我微笑着答:“谢谢,给我杯白开水吧崔曼丽。”
她又问:“来点茶点吧?这里的茶点很好吃崔曼丽。”
我尝了尝,说:“嗯,是的,真的很好吃崔曼丽。”
接下来崔曼丽,崔曼莉很自然地开始聊起了关于她的事 -------
浮沉
主演:张嘉译 白百何 王志飞 王耀庆
简介: 近日热播剧——《浮沉》,此剧改编自网络文学红人——崔曼莉的系列同名原著崔曼丽。这部红透网络的职场情感小说对职场的描写,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创造了“职场小说”的新高度。在崔曼莉的笔下,充满意味的职场人生和暗藏玄机的商场博弈,通过利用与被利用、计谋与阴谋、智慧与勇敢、设计与沦陷的各种关系被一一呈现,“职场生存法”被其诠释得淋漓尽致。原著小说因此被誉为“最激励人心的职场生存小说”,更成为“千万销售和经理人竞相研习的商战圣经”。
从网络文学“红著”变身为纸质版小说上市后,《浮沉》的发行量迅速突破百万大关,炙手可热程度可见一斑崔曼丽。因此,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也成为国内顶级公司争夺的焦点。与在诸多影视公司的竞争中,SMG尚世影业最终胜出,购得该小说的影视版权,并从策划伊始,就确立了“关注现实的又一力作”这一品质目标。
浮沉里的女人
崔曼莉,作家,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人,有过国企、知名外企从业经历,2004年进入互联网产业,现为某高科技公司执行总裁崔曼丽。2007年9月化名京城洛神,在网络发表长篇小说《浮沉》第一部,引起轰动。为了能了解自己的心灵,为了把习惯这一袭纱幕撕破,为了能够诉诸经验以体验我们所说的那种完全幻想的瞬间,就必须具有能够感受强烈印象的心灵。三十岁是女人一生最好的开始,它教会了人思考,教会了人理解,教会了人宽容,教会了人拼搏。崔曼莉说她写下这句话只用了几秒钟,而真正理解它却用了三十年。
一部《浮沉》网络版,让崔曼莉成了网络红人,自2008年《浮沉》上市以来,就掀起了职场小说的热潮,受到读者热烈追捧,至今大家还在一直念叨着这位美丽女作家.然而,她还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崔曼丽。
崔曼莉祖籍南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地方传统文化陶冶,非常聪慧,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崔曼丽。她年幼时经家族世代画家的耳濡目染,对艺术颇感兴趣,练习毛笔字、画画、学昆曲样样精通,除此,她阅读量很大,几乎一有时间就读历史、文学体裁的书籍,这似乎为她以后的创作做了先前准备。只是她没有如高中美术老师所期望报考中央美院,尽管理科也很棒,后来只听从家里的安排报考中文系。对她而言,都无所谓,一个人的命运如何,似乎在冥冥之中就是天意安排。
揭秘《浮沉》的出炉
崔曼莉的《浮沉》以外企职场为背景,通过讲述职场上各色人物际遇的浮浮沉沉、潮起潮落,真实地展现了缤纷的职场风云和商战玄机崔曼丽。点滴的细节,串成完整而实用的职场生存法则,阴谋与阳谋相辅相成,勇气和智慧并力齐发,构成最为惊心动魄的商界博弈大战。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在职场浮沉多年的老手,都能从这部小说中收获奋起的动力和智慧,找到情感的共鸣!因其布局精妙,视角深入,书刚上市就让崔曼莉红遍大街小巷,就连菜市场的书摊上也搁着她的书。
《浮沉》的创作与出版,着实有一段故事崔曼丽。当初,崔曼莉也只是在网络上以“京城络神”这个网名写了几千字的作品,并没有想到要把它变成一部长篇小说。出乎意料,刚发贴,网络似乎炸了锅,网友对此文章反响强烈,甚至于多家出版社要与她签约继续写作。她对此书的文学意义深表怀疑,但在同事与网友们的要求下,继续着手创作。浮沉的写作如此流畅,来源于她的《琉璃时代》。当时以民国时期为历史体裁的长达35万字的长篇小说《琉璃时代》已完稿,这部民国题材的大长篇是否能够畅销,受到了很多出版社的质疑,但崔曼莉表示理解,可以继续修改。人最需要的是一种自主的意志。如此,崔曼莉连续重写三次,这种百万字自废其稿的“Oser(勇敢)”实在令人佩服,这或许是她在文学上获得成功的秘诀。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薇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离职事件,崔曼莉灵感突发,一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浮沉》在这个时候创作并出版。继而,2009年,崔曼莉的那部纯文学的精彩大作《琉璃时代》自然也引起了各届人士的惊叹和关注。
《浮沉》是一部未完待续的作品,故《浮沉》续集也即将上市与大家见面崔曼丽。那么待续的故事会涉及到哪些呢?想必是更惊心动魄!
写作是 一种生活方式
《浮沉》出版后,虽然书很畅销,崔曼莉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任何改变,就如当初和朋友开公司,和出版社打交道一样,没有特别的感觉,仅此而已崔曼丽。有人说她适合写作,或者适合做生意,这都是别人的顾虑。当然,她表示不会为了写作而写作,凡事顺其自然就好,何必挖空心思去做什么呢?
虽说崔曼莉学中文出身,但对管理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比如说对人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等都很独到崔曼丽。当记者问她是否专职学过管理,她反问到:“管理需要学吗?一个人知人善用,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学是学不来的。我的管理能力是从写作来的。写作教会我很多东西。”
一部经过深思熟虑并付出自己全部心血的巨著,对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需要花多少时间?不多不少,要一辈子崔曼丽。正如作家出版社知名资深编辑王婷婷曾对崔曼莉说:“你那么智慧,做什么不好,干吗把时间浪费在写作上,又不赚什么钱”。对于写作,崔曼莉有自己的认识:写作是很孤独的事情,但从写作中可以考验你的意志力,考验你的想象力,考验你的耐心力等等,写作写好了,所有的麻烦都不是障碍。
写作对崔曼莉来说是人生的一种爱好,有谁会放弃自己的爱好呢?创作本是享受人生,故崔曼莉的创作很随意,很休闲,她说:“我随时随地都可以写崔曼丽。在火车上,在旅途上,在咖啡馆,即使写博客也是零散时间去写,待会采访完,我还可以写。” 她说的很自然,似乎写作就是生命中一种自然的事情,没有任何障碍。
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崔曼莉的创作有虚构、有现实,但她绝不会把她自己的影子带进小说里,如果那样,就真成了自传崔曼丽。对于自传,她不感兴趣。除此,她从不八卦,不会看到谁想到谁就写谁,构思某个人物,她绝对不会如某些作家一样写到某个人物的悲惨命运,就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她会有一个价值衡量标准。这就是她——理性。
简简单单即是真,真真切切即是美崔曼丽。人生就是一场游戏,虚无也好,真实也好,人生活在和平年代,不会缺衣少食,不会困难到活不下去。每一件事情的经历,都是人生历炼的一个过程,不要骄情,不必较真,用平常心去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自然会有转机。
世事在崔曼莉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因为她非常理解别人,总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去分析问题崔曼丽。她常说:失败也不一定是坏事,它会使你更懂得人性是什么。再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然而,面对挫折,崔曼莉有了自己的说法。她说她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而她所遇到最大的挫折就是曾因食物中毒让她的身体受尽折磨,例如失恋、失业、失败等等,对她来说,这一切都无所谓,最起码还活着。当然,如要她选择失恋和生一场病,她说她宁愿选择失恋,她渴望健康。她自信道:“我是一个生命力很顽强的人”。的确,崔曼莉喜欢挑战,经商赋予她果断与智慧;写作还原她浪漫与柔情。
人生就是一种态度
人生活着就要有信仰,至于崔曼莉信仰什么,或许是忠实于她内在的原则,隐形中有一种超常的力量支撑着她心中的信念崔曼丽。崔曼莉有理性,也不乏有感性的一面。当她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她对钱的追求欲望不高,她说她从小通过她的家族,就理解了奋斗可以得到金钱,买来各种方便,而买不来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需要有信仰,有执着追求的事业,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不带任何面具活着,活得青春,活得潇洒。所以,崔曼莉是一个快乐的人。
人生的浮浮沉沉,无所谓是是非非崔曼丽。当问起崔曼莉是否觉得自己现在是名人时,她无所谓地说:“在这个大千世界,我很渺小,不就是写了一本卖的还不错的书吗?三年后大家就可能不记得我了;哪怕《琉璃时代》能进入文学史,但也绝不可能与《红楼梦》相比。相对而言,几年前的畅销书,有谁能说出几本?几十年前的名人专著,谁又能记得多少?大家都不会去刻意记忆。我写出了《浮沉》,写出了《琉璃时代》,创办了公司等等,都是很小的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她的谦虚之言,确实透露出她的不凡之处。
人不要太贪婪,活的不要太自私,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期待别人对自己过于忠贞崔曼丽。在崔曼莉看来,人生就是一种态度。故而所有的恩恩怨怨,到了她这里都不成问题。家庭、生活、事业、写作,她都处理得非常和谐,还时不时受某所知名高校邀请去做公益演讲。
她优雅、她干练、她豁达、她真实崔曼丽。她坦言:做女人真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