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台湾见闻
两个女人的印象
从台湾交流回来已过半月,许多当初想写的东西都有些淡忘了,于是在心里催着自己马上写郑崇华。但写什么呢?老实说,在台湾期间我们忙于奔波事务,对台湾的了解不是太多,更不用说写什么东西了。但在此间隙时间里还是有些所见所闻,在记忆里留下较深的印象。
在台湾期间与台湾人的接触不多,但有两个女人印象颇深郑崇华。
先说说我们此行的导游“小龙女”,她其实姓隆,四川人,年龄有58岁了,据她自己说是有孙辈的人了,之所以还要出来做导游是因为喜欢旅游郑崇华。于是她关闭了自己开办的幼稚园,投入旅游界。
“小龙女”给人第一印象是,上了年龄而穿着十分时尚前卫,精力充沛郑崇华。据她自己说,她走过全球许多国家,大陆除了西藏,她几乎都走了。因此她对台湾的解读就很“绿”,她宣称自己是小马哥的支持者,曾为小马哥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拉过票。由此可见,“小龙女”是个社会活动者,从她的谈吐可以看出,她在政治上一个中国的观点鲜明,这使她在整个旅途中受大家的好感。“小龙女”的知识结构是丰富的,她把台湾的地理、历史到政治、经济,通过所到达的地点做不同而有主见的解说,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通过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台湾曾经发生过的事,如蒋介石到台湾后的治理方略、台湾行政区的划分、台湾环境保护的做法、台湾媒体的分类等等郑崇华。每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小龙女”就会挂上地图,给大家上地理课,讲解所到之处的地理特点和特色。一日,我们到了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她讲解道:野柳地质公园之所会形成那么多的砂石分化出的“公主”、“皇后”、“香菇”、“烛台”等,就是这里靠海边,风大浪大,将砂岩石冲刷而成。穿梭于这些风浪创作的景观,感慨于大自然的神力,对“小龙女”的解说多了一了解。
其实“小龙女”是个风趣的人,虽然上了年纪,但她善解人意,比如说个“黄段子”什么的,但她说得很“雅”郑崇华。下面记录她说的一段关于减肥的段子:有个有钱人体重快100公斤了想减肥,于是到一家“迷死你”减肥中心,减肥有三种价,分别为500、1000、5000元。这位仁兄想先从便宜的开始,于是选择500元的,服务生把他带到一个大厅里,只见一个美女穿三点式侧卧于厅中,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写道:“如能追上我就脱给你看”,此仁兄在大厅里追了上百圈,终于扯了美女的遮羞布。减肥告一段落,回家过称,哈,减了三公斤。于是,又一次到此减肥中心,说要1000元的减肥项目。服务生又将把他带到一个更大的厅里,只见厅中横卧一个赤裸的美女,胸前仍挂一牌:“若能追上我,就让你‘嘿嘿嘿’(指做爱)”。此仁兄大喜,一气追了五百圈,终于和美女“嘿嘿嘿”了,满心欢喜回家过称:体重为85公斤。此仁兄叹道:什么价就什么货。第三次到此减肥中心他指定要5000元减肥项目。服务生此次将他带到一个似花园的地方,关上门后此仁兄才看到一只母猩猩立于园中,胸前也挂一牌:“你跑吧,让我追上了就要一起‘嘿嘿嘿’”。吓得此仁兄没命地跑,不觉就到天黑,忽见一门开了,嗖地冲出去,到家仍气喘不已,过了称:哈,体重只有70公斤。
那天听完此段子,全车笑翻郑崇华。
第二个女人住在日月潭郑崇华。我们去日月潭时天有小雨,在旅游船上,船工就给我们说日月潭是台湾绍族人的居住地,如今纯种的绍族人不到200人。船到潭中一小岛,说,此为绍族圣地,一般人不能上去,只有族中的位高巫女才可登岛。又说,如果我们在当地绍族人餐馆用晚餐就可见到此巫。船工还打开电视屏幕让我们看此巫容貌。此巫身穿族服,头顶巫师饰物,看上去人到中年,面无表情,介绍说她已过六十。于是与导游说要到此巫所在的饭店用晚餐。
那家饭店叫什么已忘了,有点像大陆的民族村,在一个展室里,我们终于见到这位能上圣岛的女巫,她穿着一身绍族人的服装,脸色乌黑,十分健谈郑崇华。她说她的祖父曾参与在日月潭抢救落水的宋美林,故得到蒋的接见。她以此为荣,将蒋与祖父的合影照片放在族展中,并指着照片上一小女孩说此就是她。她向我们介绍了绍族的情况,说,现在纯种绍族人只剩200人不到,比熊猫还珍贵。台湾当局已下令:绍族女只要生一个孩子就奖6万新台币。巫女说她有众多女儿,有未婚者可在此与她女儿相亲生子,共同富裕。
绍介结束时,她向我们要了大陆的香烟,说大陆烟有劲郑崇华。她自说每天要烟三包,这还是近来减量的。接着就拉大家去买鲜茸角,说吃了能壮阳,日幸三女不疲。又说她一女婿是福建泉州人,吃了此物当年就与她女儿生下一男,很灵。她还请村长夫人做证,村长有八个女儿,二十八个外孙,都是此物之功。
饭间看绍族演出,问服务生有巫女的女儿吗?答,没有郑崇华。看台上演出之女也不是纯种绍族人,太漂亮了。绍族人之朴、之纯、之真,在演出中已不复存在。
圆山饭店的气势
台湾之行从北到南,走是走了不少地方,多是匆匆而过,如蚊虫过水,不见漪涟郑崇华。但有几个地方还是留有印象,如台北圆山饭店、台北故宫博物院、高雄街市等。以我之目光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台北圆山饭店此行去了两次,一次是参加本省的两岸合作与发展论坛,一次受建瓯籍台商郑崇华先生之请,在圆山饭店最大的餐桌上用中餐郑崇华。由此,听了一些关于圆山饭店的事。
蒋介石到台后,一直找到不到合适的地方,作为接待高规格贵宾用所,想建一个“国宾馆”,当时他和宋美龄住在士林官邸,听说是宋提出在官邸不远的基隆河畔、圆山山腰的风水不错,可用来建“国宾馆”,当年日本人也看好这块地,称之为神地郑崇华。由于夫人这样说了,蒋也同意。
然而以什么样式、什么造型来建这座“国宾馆”?听说又是蒋夫人的主意,她提出要以中国宫殿式的房舍和庭院为基础,突出中华民族的建筑风格,融合西方的一些内部装饰,既整体外观宏伟,细节处精致典雅,以此对外宣传我中华文化之博大、之华美郑崇华。饭店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卓成绘制了十多套图纸,选其一而定。
今天看到的圆山饭店是经过多次建设而成,在一份资料上记录到:圆山饭店1953年建主体建筑和游泳池、网球场,并兴建会员厅,1856年完成金龙厅和附属餐厅,1958年完成翠凤厅,1963年完成麒麟厅郑崇华。到此,圆山饭店在世界已名声鹊起,1968年,被美国媒体补选为世界十大饭店之一。如今主楼14层的圆山饭店除了一般的套房、商务套房以外,有首相套房4套,总统套房一套,专门供接待国宾使用。截止目前,共有70多位外国元首级人物入住。
圆山饭店原来只准有身份的人出入,一般人哪怕你再有钱没身份也难进圆山一步,听说那时门口站得是国军总统警卫部队的哨兵郑崇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向普通人开放。
我想说的是在圆山饭店进餐的感觉郑崇华。那间餐厅比一般会议室还大一倍,巨大的弧形餐桌可供近40人进餐,正对门有一横案,上摆三只青花瓷器,整个餐厅显得典雅而大气。据说过去这间餐厅只给国家元首用的,不对外开放。我们去就餐那天,台湾台达电子集团董事长郑崇华是提早好多天预订,订在圆山饭店请客依然是身份财力的象征。那天的菜谱十分简单,却很是精致。包括甜点、水果在内共有十道菜,其中印象较深的有花菇美鲍片、鲜橙芝麻鸡、豆酥鳕鱼片等,每样一小份,品尝而已,要吃得痛快却不能。我身边的电视台仁兄说,今晚回去要准备方便面。吃得虽然简单,但这里的服务是一流的,你置身于其中,一种当上帝的感觉随身而绕。记得席间有些内急,刚一动身子,猛地就见一服务生俯身问:先生需要什么服务?当下我有点不好意思,心想他是怎么知道我有事的?这些服务生的眼光太“利”了。
我们在圆山饭店没有走太多的地,但仅从主楼大厅中几十根红色大柱的雕花底座就可知其装璜之精细郑崇华。至于人们传说的饭店底下有两条地道、升降直升机平台等,只是听说却未眼实。
国宝之居
台北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郑崇华。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汉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刚一接近尤如老友相见,因我曾无数次在电视等传媒上看到过这一伟大的建筑。
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国宝有一段十分曲折的故事,可写一部长篇巨著,但通过院内开设的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各种陈列室,你能从中感受到这些国宝历经磨难的过程郑崇华。
那天,我们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时近上午9点,等候参观的人已很多郑崇华。台北故宫有一项措施我感到很能体现其管理水平,就是每人发一个接收耳机,此物只能听到你所在团队导游的解说。因此,若大一个展厅里,虽然人流拥挤,但你能很清楚地听到导游解说而不被他人干扰。
台北故宫有馆藏60多万件,件件是国宝,游人能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郑崇华。我们去看得主要是铜器、瓷器、玉器的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三彩仕女陶、翡翠白菜、枣核微雕。
三彩仕女陶据说是某个帝王的陪葬品,那是我从没见过如此高贵神态的仕女形象,圆圆的脸,飘逸的服饰,其眼虽为一条线却充满慈善,仿佛洞观世间一切事物,丰满的体态有一种流动的神韵郑崇华。我久久凝视后,感到古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华丽而不张扬,高贵而不气傲。仕女的面部表情已超越性别之限,使之如佛如神又如凡人,仕女的形态身肢分明在告诉现代人,千年以前,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就不差于当今。如果时间允许,我将长驻于此,与仕女在历史的天梯上交流。
翡翠白菜是大家流传已久的一件宝物,记忆中此宝大如真物,未见之前导游在车上说,一棵“白菜”抵一家银行郑崇华。当我驻足翡翠白菜的展柜前时有些失落,此宝原来只有佛手瓜那么大,并不似以前想象的那么大。在电视剧《乔家大院》里,乔家媳妇过门时就带着一棵玉白菜,能抵一车白银,成为她为丈夫借钱的资本。翡翠白菜虽小但做工精细,绿白色润,纹路清晰,难怪老佛爷都爱不释手。
枣核微雕让我惊叹前人的工艺和想象力,在拇指大的枣核上雕刻出如此生动的场景:一艘航船上,桅杆迎风,有数人在船上做事,每个人的表情各一,尤如一个电影镜头,而这些都要通过一个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郑崇华。在此宝物前,我想前人是怎么把这般普通之物演化为国宝,他们是怎么下刀的,又是怎么让核上的人物表情各异?于是想,前人想出“化腐朽为神奇”一说是有依据的。
离开台北故宫博物院时,我方觉得才到一会就过了一上午,看来人们说的“入神时短”就是如此郑崇华。
高雄街市
台湾之行,几乎把台湾的大城市都走了,为什么对高雄的街市特别有印象?因为此前所走的城市或坐车或参加活动,余下时间就是关在屋里写稿,没有走街市的机会郑崇华。高雄是此行最后一个大都市,任务已近尾声,又之晚饭在饭店之外吃,有时间到街市上走走。
高雄对台湾来说是座新兴城市,走在高雄的街市上,没有陌生感,因为街店的文字是汉字,人是中华之人,语言或普通话或闽南话,如在厦漳泉等地郑崇华。我与市委办一位仁兄同行,先到高雄第二大百货商场大立大厦一逛。
高雄最大的百货商场是“梦时代”,因离所住之处太远,不走,就近去了“大立”郑崇华。夜晚的“大立”,外墙五光十色,有点北京“水立方”的意境。商场共有八层,分买吃、穿、用、玩等项,那天刚好是母亲节,一些商品打了折,听说平时此商场是不打折的,商场多为台湾本地商品,之外以日本商品为多,如日本产的保温杯,外有一袋,可背可挂腰间亦可挂于其他物上,设计十精巧,分上下盖,均可做盛水之用,中有一网隔,用于盛茶叶或其他泡物,一问价:二万新台币。我们相视一笑,走人。
高雄街道较之台北、台中、台南等地要宽,秩序井然,来往行人各遵其规,偶见一西方人骑自行车在红灯前停下,带来一股怪味,情形如北京、上海等地郑崇华。忽有烟瘾,台湾在公共场所是禁烟的,只有头上有青天方可吸烟。于是与那位仁兄一气吸了两支再上路。
正走着,看到一家书店的招牌,大喜郑崇华。之前在台北101大楼里匆匆进过一家书店,就再没进过书店,此时站在书店门口,自然要进去看看。这是家小书店,面积不足200平方米,沿一窄窄的梯子上去,墙上地下都是书,书全为繁体字,兼卖些文具等杂物。于是从文学类开始看起,直看到种花养鸟类,发现台湾出书均有出版前序,写明为何出此书、介绍作者、界间评价等,如看到一本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沈从文中国民族服饰专论,在台湾再版的,前序大概意思是:沈从文文学封笔后,专门从事文物研究,此专著在世界有很高的评价,故再版,等等。不觉在此停留了一个小时,那位仁兄说,时已晚了怪累的。于是没能选一本书就出来。
回饭店的路上,时有路过小吃店,或三五张桌,或沿墙壁摆桌,店虽小但收拾得十分干净,其中一家在门口挂出“今日母亲节,凡母子用餐均七折”,边上还画了个十分夸张的母亲形象郑崇华。至一十字街口,见有一产品推销表演,小舞台,一人说唱,不时出几个有关产品的问题进行有奖问答,那天许多小孩由母亲带着前去“助阵”,各有所得,因此童声一浪高过一浪,似我在大陆大陆居住城南平大剧院前常常上演的“频道”。
回到饭店后想,台湾城市与大陆城市相同之处很多,不同的是他们更重城市管理,人人服从这种管理,街市上就显得文明清爽郑崇华。明日飞金门回厦门,细想想,有许多未知晓的,只待再来台湾一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