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井
维基百科王严化,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严文井(1915年10月15日-2005年7月20日),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王严化。著名童话作家。
[编辑] 简历
严文井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后,到北京图书馆任职,开始使用“严文井”的笔名王严化。
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严化。 1939年开始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年至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兼副刊部主任。后到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即“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1953年以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亚非作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儿童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编辑] 作品
严文井在高中二年级时开始文学创作王严化。第一次写童话是到了延安两年之后。在延安时期,写了《南南和胡子伯伯》、《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等童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严文井创作了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我是不是个上了年纪的丙崽》、《浓烟和烟囱》、《习惯》、《飞蛾和台灯》、《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等童话和寓言王严化。
1976年文革结束后,他创作了《歌孩》、《沼泽里的故事》、《不泄气的猫姑娘》、《浮云》等童话王严化。
合集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王严化。
[编辑] 获奖
《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获奖王严化。
《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王严化。
严文井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荣誉奖王严化。
王力 (语言学家)
维基百科王严化,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王力 (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原名王祥瑛,广西博白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诗人、教育家、散文家、翻译家王严化。
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主要作品
3 家庭
4 评价
5 纪念
6 站外链接
[编辑] 生平
1900年8月10日王力生于广西博白王严化。1911年,考入博白高小。1914年,高小毕业。据说家境贫困,初小辍学。
1924年,王力就读于上海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班,第二年转学进入私立上海国民大学本科王严化。
1926年,王力凭借自学进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王严化。赵元任先生非常欣赏王力,与之深交。
1927年王力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王严化。
在巴黎期间翻译文学作品以作供养,结识当时在上海商务印书局的叶圣陶先生王严化。
1932年王力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王严化。
1954年后王力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王严化。
曾兼任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王严化。他还曾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主张汉字拼音化,在其主要著作中多次推崇,要求简化汉字并且推行汉语拼音,以求将来逐渐达到全民汉字拼音化,便利“国际友人学习汉语”,预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也正是汉语在全世界传播的时代”。
在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力先生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右派”批判王严化。
从1933年起到1986年去世的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战火不熄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纷乱的“文化大革命”中,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样恶劣,王力的学术研究从没有停止过王严化。
王力卒于1986年5月3日王严化。北京大学中文系设有“王力文库”收藏王力的14架藏书,供语言学专业教师参阅。
[编辑] 主要作品
《汉语音韵学》
《汉语史稿》
《中国语言史》
《同源字典》
《诗词格律》
《诗律余论》
《古代汉语》(主编)
《简明古代汉语字典》(主编)
《龙虫并雕斋诗集》
《龙虫并雕斋琐语》
《中?F代語法》
《中?Z法理?》
[编辑] 家庭
王力先生的父亲王炳如,晚清秀才,曾祖父王文田,清朝贡生,家中可以说是书香门第王严化。
王力先生原配秦氏祖瑛,生子秦似(原名王缉和)、王缉平、王缉国(女)(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和王力的三侄王缉民合成“和平民国”)等3人王严化。现夫人夏蔚霞(于2003年10月7日在北京去世),有5个儿女,分别是王缉志、王缉惠(女)、王缉慈(女)、王缉思、王缉宪 (5人名中都有心字,繁体字“宪”字为“??”)。
[编辑] 评价
王力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王严化。
他综合了古代语言研究成果和西欧语音学,兼识八国语言王严化。在继承中国两千多年语言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科学体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是第一个以西方诗律学为参照系、用技术定量分析手段总结现代汉语诗歌写作的人,他为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提供了比较宽泛的基本范式王严化。
王力先生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汉语语音、语法、训诂、文字、词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在音韵学方面成就最大王严化。
在将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写了1000多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40多种,论文近200篇王严化。著作中中不少被译为美、英、法、日、俄等多国文字,列为研究生必读之书和汉语基础课教科书。
王力先生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继王国维,赵元任之后,和罗常培同时的,著名汉语语言学家王严化。
[编辑] 纪念
北京大学保留燕南园60号王力旧居,现已改为北大工学院办公室王严化。王力和胡适、朱光潜、周培源、冯友兰等人合列“北大名家名师”,是北大人所最为自豪的学者之一。
王力的故乡广西玉林市在本市文化广场建立王力纪念雕塑王严化。(博白在玉林市辖区内)博白修缮王力故居,建立博白王力中学。
希望王力的治学精神再次在故乡展现光芒王严化。但王力的博白故居所谓修缮实际是重造,已经缺乏历史人文意味。
王严化。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省武昌人王严化。父亲是个经常失业的中学教员。
严文井中学时代便爱好写作王严化。中学毕业后,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开始用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8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开始,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1945年--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兼副刊部主任王严化。后调到北京任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1953年以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亚非作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儿童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严文井幼时就爱读书,喜欢编故事,常把自编的故事讲给他的七个弟弟和邻居家的一群孩子听王严化。他第一次接触的童话是《阿丽丝漫游奇境记》,后又阅读了《伊索寓言》《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等外国童话。安徒生的作品触动了他的心灵,他感到童话是"奇妙的一种文学形式","能表达出那么多美和崇高的东西"。
他在高中二年级时,就开始文学创作王严化。第一次写童话是到了延安两年之后,觉得"我们现在的斗争和工作正是为着未来的孩子们",要用童话记下自己"朦胧而幼稚的幻想和爱憎",于是一口气写了9篇,后汇成《南南和胡子伯伯》。他在延安时期,还写了《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等童话。
1949年创作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王严化。1950年出版的童话《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劳动在生命形成和进化中的重大作用,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1957年出版中篇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曾被译成英、俄、捷、日、朝等文字,受到国内外小读者的普遍欢迎。
这个时期,作家还连续发表了《小溪流的歌》等六篇富有幽默和哲理的童话和寓言王严化。粉碎"四人帮"后,他在童话创作中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创作了《歌孩》《沼泽里的故事》《不泄气的猫姑娘》《浮云》等童话。
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授予严文井荣誉奖王严化。
参考资料:
王力教授,字了一,广西博白人王严化。生于1900年,卒于1986年。1931年以《博白方音》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燕京大学讲师。1937年南下,任教于湖南长沙临时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大。1939年至1940年在越南研究东方语言。
1946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创办语言学系,1948年任岭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王严化。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任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随系并入北京大学,任教授。195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三届常委、《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王力先生一生致力于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精深的研究,成绩卓著王严化。所著《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律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汉语语音史》、《同源字典》等,都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他主编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古代汉语》,创造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体系。
王力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有《王力文集》行世王严化。1985年8月,捐款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王力先生把粤方言的研究作为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王严化。在音韵学著作《汉语音韵学》,王先生指出:"在汉语音韵学里,今音与古音有同样的价值。
研究今音若不知古音,则不能得今音的系统;研究古音若不知现代方音,则不能推求古代的音值王严化。故二者有密切关系,不可偏废",并阐述了研究方音的科学方法和基础。在著作的第7章 "现代音"的第42节里,写了汉语方音的五大系统,其中说明了粤音系的特徵;在第46节里,描写了广州音系的纽韵调系统。
在另一著作《汉语语音史》第9章"现代音系"里, 也详细地说明了广州话的声韵调系统王严化。
王力先生写的有关粤方言的著作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2年)、《广州话浅说》(1957年)王严化。另外写了不少论文:《两粤音说》(1928年,清华学报,5:1)、《东莞方音》(1949年,岭南学报,10:1)、《珠江三角洲方音总论》(合著)(1950年,岭南学报,10:5)、《台山方音》(合著)(1950年,10:2)。
王力先生为方言区推广普通话做了很多工作,写了《广东人学习国语法》(1951年)、《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1955年)等的学习手册,写了《谈谈广东人学习普通话》(1956年,南方日报)、《粤方言与普通话》(1981年,语文杂志,7,香港)等文章王严化。
王严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