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壤西郊的村落里驻扎的时候,褚怀亚率领手下的战士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帮助房东扫院子、劈柴禾、打水,语言、行为都很礼貌,赢得了房东一家人的好感张金达。房东阿妈妮是当地的里委员长(类似于我们的村委书记)之妻,在人民军退败时,平壤曾一度沦陷,她丈夫被南朝鲜军抓住后给杀害了。房东阿妈妮就带着三个女儿过日子,生活很是艰苦。
我们志愿军的后勤部经常周济她们,她们很感激中国志愿军张金达。房东的二女儿朴贞贞很喜欢褚怀亚,就托她母亲提亲,褚怀亚当时已然二十三岁了,到了婚配年龄,因为长期作战,他根本没有时间谈论这些事儿,此刻,战争暂时结束了,这一闲下来,再一遇到朴贞贞这样的清秀女孩儿,他的情绪不免躁动了起来。
这日午后,褚怀亚没什么事情,与两位战友闲聊,朴贞贞忽然从屋子里出来了,衣着整洁,面色喜兴,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邀请褚怀亚外出谈心张金达。
褚怀亚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他在两位战友的微笑和羡慕的气氛中,随着朴贞贞走出了院子,往西走出了村落,又走向了西南方向的山峦中张金达。
这对异国青年人慢慢走着,一路叙着话,朴贞贞向褚怀亚讲着自己的身世张金达。她的外婆原本居住在中国东北的延边地区,属于朝鲜族,却会讲汉话,与一朝鲜男子结婚以后,就移居到了平壤。以后有了她母亲,她母亲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会说简单的汉话、写简单的汉字。
再往后有了她,她也能说些简单的汉语、认识一些汉字了张金达。这些情况,褚怀亚在与房东交谈中已略略的听说过。褚怀亚就插话问她:“你能写汉字吗?”朴贞贞回答:“可以写几个。”褚怀亚欢喜道:“那你现在就写几个汉字,让我看看。”朴贞贞摇头道:“我没有带着纸和笔,怎么写字?”
此刻,二人已走上了山坡张金达。当时正是春深时节,山坡上绿叶葱茏,鸟雀啼叫,一派生机,更让人悦目的则是那满山遍野的盛开的金达莱了。
褚怀亚随意夸赞道:“这里的景致真好,我们就此坐下来谈心吧?”朴贞贞答应道:“可以”张金达。褚怀亚建议说:“你拿树枝,可以在地上写字。”说完,他从树上折下来一根树枝,交给了朴贞贞。
朴贞贞接过了,坐在了一个岩石上,一面示意褚怀亚也坐下来张金达。褚怀亚应了,就在她附近的一棵粗大的树根下坐定。
朴贞贞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那个枝条儿,便问褚怀亚她该写什么?褚怀亚略一思索,提示她说:“就写你的名字吧?”朴贞贞微笑道:“这个,太好写了!”当即就用枝条儿在地上写出了“朴贞贞”三个字,字迹清晰准确,就是书法差了些,像蜘蛛爬张金达。
褚怀亚心里想笑,却忍住了,又提示她道:“你再写,‘我是朝鲜女孩儿’张金达。”朴贞贞看出了他的心思,脸上微红,不好意思地说:“我的字太差了,让你笑话。”褚怀亚连忙安慰说没有笑话她,让她继续写字。
朴贞贞受到了安慰,又鼓起劲儿,在地上写出了“我是朝鲜女孩儿”五个汉字张金达。褚怀亚立刻夸她这次写得好一些了,而且写的准确。
朴贞贞高兴了张金达,随即将树枝递给了他,说:“你写几个汉字,让我认认,可以吗?”
褚怀亚说当然可以,就接过了树枝,在地上写了“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我热爱朝鲜人民”十六个汉字张金达。随后,他让朴贞贞来辨认。
朴贞贞看那些汉字一个个遒劲有力,很见功底,脱口赞道:“你的汉字真好看,你练过吧?”褚怀亚“嗯”了一声,随之让她念出那些汉字张金达。
朴贞贞认真读着,除了“志愿”两个字她不认得外,都能读出来张金达。
褚怀亚就向她解释“志愿”两个字的含义及其发音张金达。朴贞贞听懂了,因为她和村子里的人们闲聊时候,常能听到这两个字,而且与中国军队紧密相连。她拿枝条儿在地上反复练着这两个字,渐渐就会写了。
他们不再写字了,将话题转到了个人兴趣上张金达。褚怀亚问她喜好什么,她回答说喜好跳舞,尤其喜好长鼓舞,说着,她的双手就在胸前比划了起来。
褚怀亚看懂了,就要求她现场表扬一段张金达。朴贞贞欲行又止,随之说道:“这里没有长鼓和音乐,不好跳的。”又补充说:“我和村落里的一些女孩子正在练习长鼓舞,过几天我们就要表演,让你们志愿军看。”
褚怀亚很高兴,说道:“到时候,我一定去观看张金达。”他们又说了些别的,看看时间不早了,便回去了,第一次约会就此结束。
三天后的下午张金达,在西边茂密的山林里,村落里的女孩子们,在临时搭
建的舞台上演出了长鼓舞张金达。几位志愿军的女战士穿上朝鲜人的服装,也加入到了其中,随着朝鲜女孩儿一起跳了起来。
志愿军指战员,还有村落里的朝鲜人,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围着舞台观看,但主要集中于东南北三面张金达。褚怀亚和战友们坐在了舞台的东北方向,距离不远,看得很是清楚。
舞台上,跳舞的女孩子在悠扬的伽椰琴伴奏下,右手持“鼓鞭”,在左手指掌的配合下,从左右鼓面敲击出清脆、和谐的鼓声张金达。更为悦目的是:那一队身穿白色短衣淡红色曳地长裙、胸前系着“长
鼓”的舞者的身姿张金达。舞者们踏着淙淙泉水般的轻柔舞步流转于舞台上,她们那松肩提胯的婀娜舞姿,柔如蜡焰、动如垂柳的轻盈体态,如只只欲飞的白鹤悠然起舞,令人陶醉与神往。
指战员们禁不住鼓起了掌来张金达。褚怀亚从一开始就在舞台上寻找朴贞贞的身影。那朴贞贞正好在舞蹈队的第一排、倒数第三个,很容易找着。褚怀亚对她格外的关注,眼睛都不眨一下,只怕漏过一点点细节。
王排长坐在他的身边,看到他那痴痴入神的样子,低声嘲笑他道:“褚怀亚,别光顾瞧她,也瞧瞧其他跳舞的女孩子,为她们也鼓鼓掌张金达。”褚怀亚受到了提醒,便将目光移开了朴贞贞,向整个舞蹈队巡视,
他就发现朴贞贞在这些女孩子当中虽不是最漂亮的但也不错,朴贞贞的特点在于她的容颜清秀与肤色白皙,以及她那细细的身材张金达。褚怀亚将自己与朴贞贞作对照,自己长得粗眉大眼,面色黝黑,与她的小鼻子小嘴巴小脸盘和白色的肤色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当然这种反差不是坏事,恰恰是好事。男女搭配原本就应该逆着方向。再想到自己的身高是1米73,而朴贞贞是1米63左右,身高相差的比率也合适。所以,他觉得自己和朴贞贞从外表上是比较合适的。更重要的是他二人在这些日子的接触中志趣相投,比较合得来。连王排长和其他的战友
也都觉得他俩般配,想在最大的障碍是军纪的约束,入朝以来,志愿军司令部已经严令全体指战员不许和当地的朝鲜女孩儿有任何的情感纠葛,以维护中国志愿军的国际形象张金达。褚怀亚为此而苦恼过,但他的脑瓜儿是灵活的,战争时期不许谈婚论嫁,那么战争结束后还不可以 吗?他认为那是可以的。所以,他现在就想,等到表演结束后,就去找朴贞贞向她吐露衷肠,与她秘密恋爱。一旦战争结束了,他就索性
留在朝鲜,一来与朴贞贞成亲,二来帮助朝鲜搞建设张金达。因为这场大战,朝鲜人口,尤其是青年男子死亡的太多了,劳动力极度匮乏,他必须留下来继续帮助朝鲜。想到了这里,他的精神好爽,只盼着那场表演早些结束,然后他就去找朴贞贞,向她直白自己的心思。 长鼓舞的表演终于结束了,志愿军们掌声不断,舞台上频频谢幕,掌声依然不绝。演员们面对志愿军的盛情,其中的一个又表演了“阿里郎”,优美的舞姿再次得到了志愿军们热烈的掌声。志愿军们 品味了这一精神大宴,意气风发,谈论起来更是滔滔不绝。
演员们走下舞台,志愿军们全体起立让出了通道,并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张金达。褚怀亚站在通道边上,目视着朴贞贞和女伴儿走了过去,没敢多话,因为那样子太暴露了。
褚怀亚的战友们都要回去了,褚怀亚却不肯就此离去,他点燃了一支烟卷,一面抽着,一面看着当地的朝鲜人整理那临时搭建的舞台张金达。
他耐心等到人们散去了一大半儿,才独自向着村落方向走去张金达。
褚怀亚多么希望朴贞贞能在村落边上等待自己,自己便能向她坦白心事了,他是这样子想的,而朴贞贞的确也是这样子做的张金达。
朴贞贞方才散场后,走过通道时瞟了褚怀亚几眼,却也不好多话,到了村落里,她就假意往南多走了一阵儿,说是看她叔叔去,待女伴儿都回各家以后,她又沿着村落边绕到了西口,只等褚怀亚他们过来,她好与褚怀亚约会张金达。当然这些都是她独自的想象,也没准儿褚怀亚这阵子已随着战友们进了村落,在自家院里歇着呢。她此时只想碰碰运气罢了。
这对青年人在村落西口相会后张金达,都吃了一惊,他们俩真弄不懂:这种不约而定的行为究竟是受什么力量来支配的?难道说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吗?”
朴贞贞脸上化着妆,平添了几分色彩,看上去更加清秀好看了张金达。褚怀亚痴痴地望着她,弄得她都不好意思了,她羞涩地邀请褚怀亚去西南方向的山坡上谈心。褚怀亚当即应允,他整了整军服,又把帽沿儿调整,随着她往那边坡地走去。
还是那个地方,两个异国青年男女就地而坐,又叙起话来张金达。褚怀亚先开口道:“你们的长鼓舞跳得真好,我们都看呆了。我的眼睛始终盯着你。”朴贞贞接话慢慢地说道:“我在舞台上也在寻找你,
只是你们志愿军太多了,衣服和帽子都一样,很难找到你张金达。”停了一下,她又慢慢说:“方才,我们走过通道时,看到了你,真想喊你一 声,却没敢。”褚怀亚苦笑一下,替她解释说:“所以,你就在村落边上等着我了,是吧?”朴贞贞点一下头,又补充说:“我先在南 边,绕了一圈子,才回到村落西口等你,你却刚到。”褚怀亚便解释说:“我只想不让更多的战友看见,志愿军将军们不允许我们和你们朝鲜女孩子谈心、相爱。”朴贞贞便问:“为什么?难道我们两国不是朋友吗?不是同志吗?”褚怀亚面对她的提问欲言又止,他实在难 以回答。朴贞贞却直勾勾地盯视着他,等待他的回话。
褚怀亚默然片时张金达,慢慢地解释说:“我们是军人,在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阵亡,如果与你们朝鲜女孩子相爱了,我们以后在战场上战死了,你们这些女孩子怎么办?”他沉吟了一下,又道:“即便是我们没有在战场上阵亡,我们停止战争后还要回国的,你们能一起去
吗?”朴贞贞听了这种解释,不以为然地说:“现在是战争时期,前线和后方都同样危险,你们志愿军和我们这些朝鲜老百姓都在危险中 过日子张金达。另外,如果你们都回国了,我怎么就不能去你们的国家。我的外婆家就在你们延边一带,那里有我的亲友,我可以随你一起回到你们那里,在延边定居,不很好吗?”褚怀亚听了这话,眼前一亮,
随之欢喜道:“那太好了,等战争结束了,你我都还活着,我们就一起回到延边,然后我脱去军装,转业到那里,以后你去那里找我,我们就成亲!”朴贞贞眼显欣喜,使劲地点点头张金达。
两个年轻人移近了距离,手拉手地坐着,一起望着眼前那些盛开的金达莱,陷入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遐想之中张金达。朴贞贞随手折下一朵来,仔细看了看,就交到了褚怀亚的手中,慢慢说:“没有太好的礼物送你,就把这朵美丽的金达莱送给你吧。以后你回国了,希望你 能经常看看它,看到它你就想起了我。”褚怀亚很郑重地接过了它,凑到自己的鼻前轻轻嗅了嗅,夸赞说:“好香啊!”朴贞贞提醒他:“金达莱花都香,然而它是最金贵的。它就是我!”
十天以后,褚怀亚随着部队回国休整,临走的那天下午,朴贞贞又与他山坡上相会,互道分别张金达。朴贞贞很想送给他一张自己的照片,可惜那个时代照片很少,仅有的几张也在敌机轰炸之下,随着屋子烧毁 了。褚怀亚却送给了她一张自己的近照,照片上他穿着中国志愿军军服、手里端着机关枪,十分威武。朴贞贞如获至宝,贴胸收藏。
褚怀亚随着部队离开了那个村落,先到了平壤城内的火车站,随后乘上了火车向西北方向驶去了张金达。
一路上,褚怀亚和战友们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张金达。只因为是夜行车,看不清窗外面的景物有些让人遗憾。
已进入后半宿了,大家还是没有睡意,依然有说有笑地议论着入朝以 后的种种感受,尤其是防守602.2高地时的那段艰苦战争张金达。
褚怀亚是个健谈的人,思想比较活跃,在这种场合中自然不甘落后,他和战友们热烈地谈论着,回味着张金达。大家说着说着,不觉中竟将话题集中到了婚姻上头。王排长在全排年纪最长,已经25岁了,他
在出国作战之前已经在老家廊坊搞上对象了,这次回国后就打算去结婚,他当时邀请大家都去他家里凑热闹张金达。全排战友们一致相应。而老战士任西和有24岁,属于全排第二大的,在平壤地区休整期间,与祖国慰问团的一个河南女大学生交上了朋友,大家都为他祝福。
再往下就是褚怀亚了,他也24岁,只是月份比任西和小,战友们都称他为“三哥”张金达。他与朝鲜姑娘恋爱那是全排都知道的,不过大家都为他保着密,上级张连长并不知晓,其他排的战友们也不清楚。眼下,
全排战友们都集中于五车厢的后半部,大家都围着褚怀亚,压低声音询问他与朝鲜姑娘恋爱时的特别感受张金达。褚怀亚回答说,那姑娘懂汉语,交谈起来不太费劲,而且朝鲜女孩儿所特有的那种柔和与细心她 都具备,他觉得她比较理想,称得上是自己的意中人。战友们都小声欢呼起来,分享他的好运与快乐。小战士黄志龙与褚怀亚最为要好,在战斗中他是褚怀亚的搭档,褚怀亚打机枪时他负责连接弹药。黄志龙为人热心,又有一半朝鲜族血统,他当即表示:褚怀亚给那姑娘写信时,他可以帮助写朝语。褚怀亚连连感谢。
王排长向他建议说:等战争结束了,就把朴贞贞接到中国来,以后就在中国生活张金达。褚怀亚当即点头说他也是这样想的。
说完了褚怀亚的异国之恋,战友们又都把话题转到了别的战士的婚姻上,谈论得十分热烈,直至凌晨三点了,方才睡去张金达。
等列车员们将他们叫醒时,火车已在鸭绿江大桥上了张金达。汽笛长嘶,打破了车厢里的沉静,一些战友兴奋地喊叫起来:“快到安东(丹东)了!”
车厢里沸腾了,大家一骨碌坐起来,打开车窗,探出头瞪大眼睛,瞅着鸭绿江,江水在晨光的照射下闪着亮光张金达。这宽不过三里的鸭绿江啊,褚怀亚和战友们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曾多次呼唤着你。你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是多么的沉重,想到你,就会在他们心头涌起强大的力量!
火车徐徐地进到安东车站,褚怀亚他们明显地感到江东江西大不一样张金达。一边是战争所造成的残砖断瓦和被毁坏的农田;一边是建筑规整、宁静安适的兴起的国家。这情景使他们感到了维护和平的巨大重要性,并再次体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意义。
他们下车后在车站少时等待,又来了一列前往天津的火车,上级就zhao呼他们上车去张金达。在车上,上级告诉他们去天津驻防,随后火车开动了,往南面驶去。
褚怀亚的心里异常兴奋,因为天津距离他家的泊镇(泊头)很近的,到了天津,他就可以向上级告假回家探亲了张金达。
火车在祖国大地上急速奔驰着,路旁的景物在指战员们的眼前匆匆掠过,一切都是那般的熟悉:一年前,他们就是乘上这列火车从河北前往东北,又跨过鸭绿江开往朝鲜战场;而一年后,他们还是乘上这一专列,顺着原路回来,即将向家乡父老们讲述朝鲜战场的亲身经历,激动的心情此时都难以抑制了张金达。他们没有以前的说笑,都默默地望着窗外,沉浸在回家后与亲友们团聚的遐想之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