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而我们这群人的青春更是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周小刚。那一年夏天起,我们像一颗颗蒲公英种子一样,从军校被抛到了前途未卜的天涯海角。那一年夏天起,有些兄弟就此从我的生命中消失,甚至像流星一样永远消逝了。当然,从那一年夏天起到现在,大部分人还在拼了命地活着、好好活着,为了爱,其中也包括我。

  经过了很多年,当我终于能够静静地坐在这座南方小镇,听雨打窗棂,看云起云落,那一张张鲜活的青春脸庞,那些似乎已经从记忆中消失的脸庞,却无法遏制地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带着血和泪的温度,如此真实,如此残酷周小刚。他们似乎在提醒我,这是我无法忘却的青春,这是我无法忘却的一群人。那些记忆里有过辉煌,也有过卑微,有过丑恶,也有过挣扎,但无法否认的是,那是一段怒放的生命。

  一、开始的不一定都是梦

  1、各奔东西

  褐红色的跑道上,278个身穿橄榄绿的小伙子笔直地站成几行整齐划一的队列周小刚。热辣辣的大日头下,平时人声鼎沸的训练场今天似乎安静得只能听见呼吸声和心跳声。

  军校围墙外面是大片的农田和树木,盛夏的蝉儿早上9点就开始在围墙旁的大树上唱歌了,外面偶尔有几只小麻雀飞进来,好奇地在这群绿色队伍的头顶盘旋几周,啾啾几声,颇有几分“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的味道周小刚。可是这278个小伙子今天没有心思躲到树底下去享受荫凉,他们依旧像雕塑一样纹丝不动地站在太阳下,两只眼睛紧盯着前方的 台,任凭汗水如小溪般在身上流淌。很多人脚下已经湿了一摊,可是没有一个人在意,因为今天是他们这群人四年来最后一次站在一起了,马上他们就会各奔东西,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再也不会相见。

  “一队一班,周小刚,南海省滨州市支队”, 台上一个肩扛“两杠三”的中年“大盖帽”用洪亮的声音念道周小刚。已经站得麻木的李志国全身一激灵。听到周小刚的去处,李志国心里泛起一股酸溜溜的味道:“本市最好的地方,要是我也分到那儿该多好!”

  可惜这只能是李志国的一个幻想周小刚。周小刚有个在中央军委当领导的叔叔是全校人尽皆知的秘密,他也从不避讳这一点。早在今天宣布任命去向以前的一个星期,他就满不在乎地在队里吹水说:“看来老子是要在这里扎根了。本来想回甘肃的,我叔说南海省武警总队的机关在滨州,在滨州支队当排长将来好直接进总队机关。甘肃的发展前途跟南海省没法比。女朋友一听说就要跟我分手。去她的,江山和美人,老子选江山,将来还怕没美人?”

周小刚:怒放的青春

  周小刚的女朋友和北京的叔是他吹水时的固定话题周小刚。女朋友忽而在滨州,忽而在上海,忽而又在深圳,忽而又在甘肃老家,没人去深究真假,也没人当真。正因为交友不易,女朋友这个话题大部分时间都像是军校生封闭枯燥生活中的海市蜃楼,听着解馋但也许只是个幻影。

  但周小刚所说的毕业去向,却没有几个人会怀疑,关于这方面的消息,诸如立功、评奖等等,在四年的军校生涯中早已被事实一一证明了周小刚。本市支队,待遇好而且经常和领导接触,这样的黄金位置,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可是在周小刚嘴里,却如此轻描淡写。

  毕业生队里流传着一句很经典的话:周小刚的大学档案跟一般人不一样,他的每张档案纸都是打上水印的,水印就是那个神秘的叔周小刚。这句话最早就是校园才子李志国说的。但是一向心高气傲的李志国今天却分外羡慕周小刚的那个“水印”,现实能打消一切天真和傲慢。

  毕业分配的去向关系到今后在部队的发展前途,关系到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周小刚。李志国放下自尊,提前半年开始搜罗家里能找到的人脉,最后找到了武警总部一个师长,是李志国父亲儿时的玩伴,但在村里论辈份只能算是李志国的堂哥。

  堂哥师长有几十年没有见过父亲了,但是回忆起儿时和父亲一起光屁股下池塘摸鱼的老交情也有些感慨周小刚。李志国打听到堂哥以前在部队也是凭借写得一手好字和锦绣文章被领导看中才得以离开老家上京当秘书的,于是他趁热打铁,花了两天时间写了一篇言辞恳切、文采飞扬的自荐信,讲述了自己以县里高考状元的成绩超过了大学一本分数线20多分,本来报了一所外语外贸大学,但因为家里贫困交不起学费最后不得已选择了“免学费包分配”的军校。李志国体育成绩是弱项,但是上军校后还是逼着自己克服弱点天天训练,不知道比别人多流了多少血汗。而且他还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央省市媒体上发表了一两百篇文章。最后李志国讲了目前毕业分配的严峻形势,结尾引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几句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李志国选择写信这种方式既是灵机一动搏一把,也是他内心一点文艺青年的气息在作祟周小刚。写至文末,李志国回想起自己被迫改变志愿读军校这几年来的艰辛努力,眼眶都有些泛酸。

  没想到李志国误打误撞,看罢信,稚嫩单纯的书生气让堂哥师长的爱才惜才之心油然而生周小刚。李志国现在的经历跟他以前年轻时差不多如出一辙,这几十年来,宦海浮沉,冷暖自知,还从来没有人跟他这么诚恳地交过心,他也好多年没有收到过这么厚的亲笔书信了。堂哥师长难得感动,第二天居然主动打电话给李志国,勉励了一番,答应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