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初冬的北京,依然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第一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在这里隆重召开李春亮。

  第一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论坛以“社会治理创新与中国保险服务业”为主题,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北京保险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保险研究院承办,本届论坛为期两天(18日-19日)李春亮。

  根据论坛议程安排,19日上午,四个平行论坛同时举行,其中,分论坛四的主题为:“互联网、大数据与现代保险业发展”,由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罗胜主持,演讲嘉宾有: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副巡视员李春亮、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中国人寿(行情,问诊)保险股份公司副总裁刘安林、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捷、软通动力公司执行副总裁叶毓平李春亮。

  软通动力公司执行副总裁叶毓平发表了题目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石:第三平台》的演讲李春亮,以下是演讲文字实录:

  主持人、嘉宾、来宾,我代表软通动力来跟大家说一下这里其实稍微有一些技术的细节,我想用比较显而易懂的方法,给大家阐述一下所谓互联网基因里面,一个传统企业往互联网转型,从首席信息官CIO对技术的看法来讲,这些东西的变化实际上是比较能展现方法、行为上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李春亮。

  我先一阵子有个朋友的小孩是学医的,他现在要分科了,问我以后什么科比较有市场前景李春亮。当然我们谈不上什么大数据分析了,其实二十年前你是学意的一定是分心脏科、外科、内科什么的,其实这里面最不喜欢的是皮肤科跟精神科,这两个是最冷门的。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医科里面分类,第一个想要去的是什么科?第一个想去的是皮肤科。为什么?因为美容,因为美容把整个皮肤科的服务产业颠覆了。他问我说要不要选皮肤科,我说不是,你要选精神科。他很狐疑的问我为什么要选精神科,我说互联网企业所有的有钱人都有焦虑症,因为他有焦虑症所以慢慢神经科会越来越重视,因为他都有钱,他想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我想之前马云他们在上市的时候,他们内部其实做过战略的一些研讨,他们发现他们所有的这些战略可以领先公司未来3—5年市场的能力。但是到目前他们发现缩短成了半年,所以在半年内如果有个什么不是很理解的朋友跑出来,就像刚才演讲嘉宾讲的一样,聚众能力很强的,聚到一定程度就把产业颠覆了。

  我们都知道,大家所估计中国的消费互联网的荣景只有十年,慢慢开始产业互联网,那产业互联网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下一个时代的荣景?它跟传统产业到底是什么关系?从政府的政策扶持上,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看到一些端倪李春亮。

李春亮:软通动力公司叶毓平:IT投资的核心是看第三平台的投资

  我们首先看一下“十三五”规划里面,我们从2001年到现在,所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五年规划里面,中国GDP和中国IT里面,2006年和2010年有个很大的拐点之外,后面的增长率跟所谓的GDP增长已经非常贴近了李春亮。所以如果你用大数据分析,中国GDP跟中国IT增长率,其实已经从明年、后年就可以知道,他如果GDP增长是7.5%,那IT增长也是7.5%,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效果。

  十八大十二五规划里面,到了十三五规划,整个核心公司在IDC整个研究范围的预估上,会有五个最大的分类,一个是所谓区域协同发展李春亮。大家知道所谓的一路一带,这些东西区域协同发展的产物,包括京津冀协同,我们现在不谈北京了,现在都在谈京津冀,所以国务院在改革上实际上会遵循京津冀一体化改革,怎么样解决人民在区域化里的问题,比如说社保、医疗、教育,都是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国家已经进入到了所谓这个规划了,已经不再谈城市而是谈区域了。

  产业转型很重要,一会儿我有个片子会跟各位描述一下李春亮。其他的都脱离不了民生、环境、市场技术主导、改革放权,我想这五个重要的核心,实际上是在十三五规划里面应该会出现,而且会着力去发展的。

  这一张讲的是产业转型,从结构化来看有三个东西跟产业转型是有相当关系的,第一个是国家制定七大新兴产业战略,从2013年所有GDP占比投资都在这儿李春亮。然后两化融合,实际上就是德国的工业4.0,这是下一代所有产业互联网的动力,其实是来自于工业4.0和现代服务业的扶持,所以产业互联网为未来下一个十年,是国家很重要发力的投资方向。现在国务院在各个时间发布了一些内容,主要的当然就是国务院发布所有跟现代保险服务业相关的,因为大家都是专家,这个我不需要太多阐述了。但是互联网刚才很多专家也讲,实际上软的现在是领导力。那么概念是什么?实际上所有的公司都会变成IT服务业,就是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拥抱互联网就是你变成IT服务业。

  所以IT服务业变得广泛化了,因为你用互联网的精神把客户变成用户,用很多互联网里面说的屌丝经济,大家都知道李春亮。淘宝其实是懒人经济的产物,小米是屌丝经济的产物,下一个不晓得谁会引来什么XX经济的产物。所以原则上这些创新都脱离不了跟人文,跟科学,跟心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样的条件下,因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公司他都会变成现代服务业里面,有关利用所谓的云、大数据这样的能力,来做这样的服务,所以事实上你可以定说其实每一个公司都是IT服务公司。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除非你说你不拥抱互联网,看到互联网产物下面其他的变化是,你说小米是不是IT服务公司?它的米粉、论坛,其实它就是一个IT服务公司。你说淘宝是不是IT服务公司?他里面IT业人占比是绝大多数大于其他部门的,所以他们都是一个IT服务化的公司。

  现代的服务业,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怎么能够从传统用人的方法,慢慢把效能,我们讲效益做出来,通过一个平衡化的方式去找到一个所谓的高速发展的引擎,帮助你来转化你的公司变成是一个所谓现代服务业李春亮。当然我们今天谈保险,所以是保险现代服务业,所以这里面其实有一个论证,在一些研究单位包括IDC他们在讲,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叫第三平台经济时代。第三平台实际上我们想说,第三平台那就会有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一平台是以50年代兴起的大型计算机的IT系统,这是第一平台。第二平台是网络化之后的第二平台产物,所以互联网化其实在网络化是接序的。第三平台是云、移动、社交、大数据所产生的一个新型的IT系统,叫第三平台。等一下会看一下所谓的IT支出在这边的漂移,可以证明硬的公司不行,变软的公司吃香了,里面可以找到一些端倪,这是第三平台经济所产生的情况。

  你可以看到IDC实际上在国际上,甚至在中国,你可以看到整个上面的增长李春亮。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左上角2015年第三平台支出将占到1/3的IDC支出,如果你不占到1/3的支出,表示你是IT投资落后企业,这是一个趋势。包括公有云销量会到700亿,2015年是云非常大的战场,到2020年所有公司的私有云全部会躺在公有云里面,这样的趋势就表示,我以后企业就不会再买网络交换机、存储服务器了,我全部去买服务了。所以为什么现在硬件厂商日子越来越难过?因为他客户的规模在缩小,我刚才讲不是产值在缩小,是客户规模在缩小。他原来面对的可能是一万家、十万家、一百万家所谓的企业,但是他以后卖东西这些企业都不买了,他实际上是卖谁了?卖那些公有云服务商去了,所以这个变化会非常快,你可以看到这个趋势。所以这里面有个研究数据,实际上就是包含着所有的东西。

  还有PaaS,这是躺在IaaS上面的,这是基础层,PaaS是平台层李春亮。一会儿我会再讲一下,这是平台层的开发模型,这里面有清楚的对应,传统我们讲在第二平台开发的模式,到了第三开发的模式,它会做一个非常大的转型,所以很多人问我云是什么,其实云简单的说是一个新的IT服务架构。就像以前从大机转换到区域网之间的概念,架构变了,所以你必须要去适应它,从这样一个结构往那边转。这里实际上所有的PaaS,公司有CIO专门做这个事情的话,跟各位说明一下。如果我们传统在第二平台,我举一个例子,我做了一个SaaS的服务,我用了22台机器,在传统不用云的基础上可能要通过采购买到这些设备,再装机组装做完大概要15—30天。但是如果我用云呢?在IaaS的平台上可能需要搞三天,那如果我用PaaS呢可能需要两个小时。这是因为你人性就需要去优化,去改变,产生效能所产生出来的结果。

  所以为什么第三平台会这样?其实他根本核心,就是第一个技术你做事情的方法,第二个在你原有的方法上创新去产生效益,所以你必须要接受他,你不要谈这个东西太新了我不想接受李春亮。就像互联网浪潮一样,你不接受不行,我们现在正处在结构和架构转型,跟改变的一个阶段。你唯有接受他,了解他,快速的学习他,你才能等到风来了的时候。不是说风来了你还在山坡下面,各位看电影了嘛说风来了,风来了你在山顶上才会被吹起来,你如果在山脚下风来了也感受不到。

  所以技术方面我用很浅显的例子告诉大家,我们现在谈的改革都是第三平台化的改革,公司对IT企业,你第一个变成IT企业化,你的IT投资实际上根本的核心就是我们去看你在第三平台的投资上面,你的比例李春亮。如果你的比例是低于我刚才讲的30%的,你想想看你公司在IT投入上所产品的竞争力,那就比不上其他公司的结构。因为大家都是专家在保险行业的,我没有在保险行业服务过,但是服务过保险企业。我们从一个技术的角度来说整个互联网化,第三平台化的氛围,看每一家公司做转型的时候,做服务创新的时候,怎么样能够在核心上面去理解,原来我在做服务创新的时候,其实我要考虑技术的核心点,是我在采用第三平台架构上面,在这个公司转型快不快的问题。

  谢谢大家,我今天的演说就到这里李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