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雁越寒潭,怀柔论剑”编剧论坛开锣徐远翔。汪海林、宋方金、王力扶、余飞、刘誉、阎刚、王军、陈彤、沈亢、王志军、孟婕等30余位编剧再度发声。有对行业乱象的幽默调侃,有对错谬方向的沉痛思考,有着眼创造的建言献策…饱含营养,饱蘸深情,饱满热烈。固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不思考,上帝就睡着,人类更加不知其可。行业是大家的行业,表达改变世界。

  宋方金:就这样风雨兼程

  大家好徐远翔。时间很快,弹指一挥间,已经是第二次论剑了。

  第一次论剑的时候,我记得徐兵老师带了一瓶洋酒,边喝边听,会议室里散发着酒香徐远翔。等徐兵老师发言的时候,徐老师散发着酒香说,说实话,我不知道咱们这是要对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过了一个多月,在天津一个影视论坛上,徐远翔老师如及时雨和急先锋一样出现了,徐兵老师这次迅速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前一阵儿应老朋友汪海林闫刚之邀去怀柔论原创和ip,待一下午也不知说什么,还白吃了人家一顿饭,再想想,原来是这个会上没有对手,导致我不知冲谁说徐远翔。早知徐远翔去天津那个会,我应该自己撞过去。

  徐兵老师深居简出,一般不开口,这次一开口,一万多点击率徐远翔。货真价实的一万多点击。不像现在很多电视剧,动不动就上百亿点击率,还有两百多亿的,咱们地球人口一共70亿,等于说全部不干活儿给他蹭蹭在那儿点。

  我刚从中戏毕业开始写剧本的时候,住在八大处山下一个村儿里,我那个房东是个很彪悍的妇女,喜欢跟村里人吵架骂街论理,有次跟我聊天,说我不怕跟我对吵的,即便吵不过,我回家想想可以再杀回去徐远翔。我就怕对方不理我。我喊破了嗓子人家鸦雀无声,这就完蛋了!所以,在此特别感谢徐远翔老师。若是没有徐远翔老师在天津影视论坛上的肺腑之言,这第二次论剑还有没有都很难说。古今中外,思想交锋,观点论战,都是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聊聊更健康。

  昨天我跟编剧帮“帮主”杜红军一块打了一辆出租车过来的,到了宾馆大门口,保安问你们是干什么来的,我说我们是怀柔论剑,保安抬杆放行,这时出租车司机扭头看着我,说哥,能带我进去看看你们比武吗徐远翔。我说我们不是比武,他说那你们论什么剑?我说我们是论见识的那个见,不是七剑下天山的那个剑。出租车司机转头看了看杜红军的体型,说对,看样子你们也不是练家子。我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还听说一个媒体朋友跟保安说的是我们是华山论剑,保安也给放进来了。

  实际上,我们怀柔论剑的这个剑的确也就是见识的见徐远翔。从去年怀柔论剑到今天,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战文章和论坛文章,余飞老师关于全版权运营的文章对编剧行业来说弥足珍贵,汪海林老师最近在宁波和北京电影节的演讲都很扎实,把问题现象和本质都说得很透彻了。还有影视独舌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的微博上绝对敏捷老师的思考集锦,对影视行业来说,可谓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当然,这个行业不会因为几篇文章就改变,也不会因为几项政策就改变徐远翔。但是我们需要不需要呼吁呢?需要不需要努力呢?我想还是需要的。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朋友劝我,不要不务正业,要埋头写作,要出作品,要用作品说话,你看某某某,一年上了五部;某某某,一年上了三部。我特别感谢这些好朋友的好心劝告,但是我也特别想说的是,最近几年来,中国影视有作品吗?这么说,会得罪一大批人。但我觉得不会得罪稍有良心和自知的人。

  我们最近几年来,何曾有过作品?我们有一大堆产品、商品,没有作品;有票房,没有心房;有大数据,没有审美依据;有收视率,没有回头率徐远翔。我在宁波论坛上曾经说过,一抬头,影视界遍布着犯罪嫌疑人。就是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谁还能洁身自好?谁还能出污泥还不染?靠贩卖影视地沟油和文化三聚氰胺发家致富瞒天过海有意思吗?

  实际上,今天我主要是想来听的徐远翔。因为我最近说得比较多了,今天想听听各位

  同行对行业,对创作是怎样一个看法徐远翔。

  昨天那个出租车司机其实还给了我另外一个启发,就是他以为我们是来彼此打架的徐远翔。华山论剑就是互相打架,切磋武艺。最近几年来,编剧同行之间的聚会已经很难探讨业务,主要探讨的是自身跟大环境的关系,说白了也就是人跟钱的关系。钱把人变得不像人了,人把作品变得不像作品了。实际上,现在都没有作品这个词了。都叫拍IP。或者超级IP。也没有人物和人物关系这些创作名词了,都叫人设和CP。当然,现在IP这个词也过时了,好多人嘴里都已经在说VR。

  今天希望能听到大家对这些的看法徐远翔。因为我是有困惑的,我的困惑在哪儿呢,就是经常看见有各种集团和影视公司的发布会,这些发布会上会有很多项目发布。当他们发布这些项目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听不懂,各种新名词满天飞,各种惨不忍睹一看就是拉低人类底线的故事在讲。我产生的感觉就是我跟他不是一个行业的。

【怀柔论剑】宋方金、王力扶发言实录(转载):徐远翔

  在此之前,给我这种感觉的是于正老师,第一次看见于正老师的电视剧的时候,我觉得于正老师跟我不是一个行业徐远翔。他那种极致狗血不顾一切的故事戏法吓着我了。我觉得他那个剧里的人长得是中国人的样子,但跟我不是一个国度的。

  第二个给我这个感受的是郭敬明老师,我因为做一档谈话类节目要谈《小时代》,我去电影院看《小时代》的时候,又给了我这个感受,就是我跟郭敬明老师也不是一个行业的徐远翔。我不能接受一个繁华的大上海,几个朋友一出门就遇见了,而且每次遇见都正好是遇见自己的好朋友在说自己的坏话或者撞见好朋友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我认为上海滩、大上海这威名被《小时代》给毁成了一座小城市。

  第三次给我这感受的,就是最近一年多来的这些影视公司的发布会徐远翔。我原来是发现有些影视工作者跟我不是一个行业,是个案,我现在发现整个影视行业跟我都不是一个行业。这很惊悚。因为这意味着两个结局:一,我出问题了。我出问题不要紧,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至多我自绝于行业。二,影视行业出问题了。这个问题不小。因为影视行业目前是文化的前沿阵地。

  让我承认我自己出了问题是比较难的,人都是固执的徐远翔。所以经过我对我自己和行业的鉴定,我认为,影视行业出问题了。我本来想给影视行业琢磨出一条生路,但忽然想起了徐远翔老师,又觉得这决不可以。因为要给人指出一条生路,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死了。但目前影视行业正活蹦乱跳,日夜都在产生亿万富翁。影视界的人个个都是资本家,每个人都是股东,每个人都要上市。

  上市这个词我倒不陌生,我小时候在村里的时候经常听见大人说上市,意思是猪长得差不多了,该到集上去杀了卖了徐远翔。后来有一个懂金融的跟我说,现在上市大概也是这意思。于是我明白了万变不离其宗。

  人设就是人物设计嘛,CP就是人物关系嘛徐远翔。他们老说的网大,全称网络大电影,就是以前的电视电影嘛,电视电影,就是以前的盒带嘛。大家知道吗,在八九十年代,除了院线电影,还有拍盒带的,几万块钱拍,能卖几十万拷贝。就是不在院线发行,在录像厅发行。每个电影制片人都在拍,赚快钱。那时候的盒带有两个绝招,一是拳头,一是枕头。就是性与暴力。我2008年在吴天明主办的那个编剧班上听美国教授讲课,说好莱坞的秘诀就是性加暴力等于美元。我一听吓了一跳,原来这秘诀美国也早知道了。

  当时拍盒带的时候,因为裸露镜头太多,没有演员肯演,导演们就去找歌厅的小姐来演徐远翔。小姐们一听是拍电影,这还了得,分文不取,都纷纷为艺术献身。献身多了,就长了心眼,开始要钱。露多少,要多少钱。前几天跟海林吃饭,海林说现在有些网络电影打色情的擦边球,也是找小姐和外围来演。我一听,还是盒带的路子。所以,还是《圣经》说得好,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总结一下:一,我认为影视行业被居心不良的资本绑架了徐远翔。这些钱是想来直接生钱的,它没有耐心,也不想通过拍摄一部好作品产生的价值来提升自己的价值。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就应该拥有的常识是,凡是不进入价值流通领域,直接在资本领域内升值的资本,基本可以判定为骗局。最近一段时期来,从e租宝到快鹿集团,例子不胜枚举。

  二,我认为创作领域被业余人士占据了徐远翔。这跟我说的第一点有关系。因为居心不良的资本是左右不了专业人士的。因为专业编剧不会放低自己的手艺标准。于是他们炮制了很多新的概念,大IP就是这时候出现的。最近两年来的作品,大部分是业余水准。按照编剧的专业水准来看,这些作品是不应该被拍摄的。

  三,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徐远翔。一个必须由专业人士来把持的行业,由业余人士占据,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在人类史上也不多见。但目前在我们的祖国,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人命关天的本该由专业医生把持的医疗界被莆田系占据;比如,普渡众生的本该由专业和尚把持的寺庙界被莆田系占据。业余人士把持了影视界的灾难后果,并不比我刚才举的这两个例子小,反而更重。因为医疗和寺庙的后果全社会看得见,但影视界的后果除了搞创作的专业人士能看出来,社会其他人看不出来。

  一个民族的性格由源远流长的文化构成徐远翔。一个民族的未来蕴藏在它的过去与现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我们就这样风雨兼程。对于讲故事的手艺人来说,是背水一战的时候了。如果我们不能对资本与业余一剑封喉,我们就会被业余与资本万箭穿心。

  王力扶:碎片化破坏了人类最重要的智慧体现——逻辑

  最近阅读中,有两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徐远翔。

  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不能把美和面包同时给人民徐远翔。

  这话说的很极端,但仔细想想,太对了徐远翔。这大约也是全球任何时代创作者共同的绝望。我们以为不会有比这个更糟糕的状况吗?当然有。我们大约就赶上了。

  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你把美给人民,他们要评判一下,美能不能换来面包徐远翔。如果不能,美就没有任何价值。本来对于创作而言,它的唯一本质就是美,和面包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能在二者之间建立关系。这一点,一个好的创作者态度应该是清晰的,决绝的,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不能把面包和美同时给人民”。不要考验他们,也不要高估自己。

  苹果和梨可以杂交出苹果梨,但苹果和大葱是没有嫁接可能的徐远翔。不要幻想在面包和美之间寻找你的作品,除非你不懂美。写作者的根本工作是创造美,把烘烤面包的事儿交给面包坊。也不要质疑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伟大的思考者。世态发展到当下,写作者缺乏虔诚与信仰。对于伟大创作者的虔诚的信仰。信仰他们的经验和忠告。

  第二句话,是宗白华说的徐远翔。他说,美是无用的。

  为什么呢?因为美不需要有用徐远翔。什么是有用?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可以用度量衡的方式表达。可现在我们不得不用最笨重的方法,如同做数学题与物理实验那样,必须找到一个答案:美到底有什么用?

  不是我固执,而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现在的人们一个交代徐远翔。否则他们认为他们不需要美。现代生活是不是已经无处安放美了呢?这可怕的想法也许在短时间不伤害他们,却直接毁灭了文学艺术的价值。美无法以量或者数字的方式体现它的价值。

  超越度量衡之外的价值就是抽象价值,不硬通,也无法代换,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徐远翔。情感世界的东西,价值永远是模糊的。它不像数学和科学,能准确表述器世界。我们就是一群为情感工作和服务的人。好吧,非让说美有什么用,我只能说,它让你的情感发生了。这个发生,不是原来没有,而是通过它,你的情感发生了改变和升华。我所做的我们能做的,唯此而已。它是一种思想情感。

  每个时代的当代生活,其实都是最糟糕的徐远翔。我们看到的美好,都经过了最伟大的创作。创作意味着虚构。虚构出了一种伟大的超越真实的真实。每个时代都有一群最糟糕的人们在参与生活。就连陀思妥耶夫斯基都要说,按照人民的本来面目爱他们就可以。

  但你生活在时代中,还是要做异端,发出异端的声音,对抗庞大的庸俗徐远翔。这是创作者的义务。反话是无用的。当没有人能听得懂反话的时候,美真的无用了!美是无用的,我们在生产无用。这个等量代换如果一旦成立,艺术美学世界立刻就崩塌。所以,请不要用利益苛求艺术创作。艺术价值不等于现实价值。

  但,现在已经变了徐远翔。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只剩下了一个标准,那就是用途,说白了就是利益。可见可触摸可享受可以转卖。于是,艺术作品直接取消了美,因为它标准含糊,无法估计啊。太麻烦。重新生成的文化生态,艺术创作变得特别简单。它有多少粉丝和点击量,就可以证明它的合理合法性。它的身份一下就不可疑了。因为粉丝和点击量。

  浅阅读徐远翔。仿佛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么浮躁匆忙过。阅读忽然变成了一件代价很大成本很高的事儿。于是很多代价低廉的填充时间或者换个说法浪费时间的无聊读物应运而生。最典型的就是机场读物。职场必胜啦,恋爱必胜啦,育儿啦,股票啦等等。浅阅读的特点是不需要内容。字码在一起,哗啦哗啦淌下来,就一个意思,没意思。当你知道你读了一本没意思的书的时候,时间也过去了。我一开始非常不理解这些人,觉得他们不可思议。但后来我明白了,他们被拧干了。他们需要节省不多的脑力和情感。它们的用途不在书本里。

  浅思考徐远翔。浅创作我们关注追逐甚至制造话题,却不肯去关心当代人的精神疼痛焦虑。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给我们的精神找个出路的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思考。这段时间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诗和远方”,它流行着好像中世纪流行的圣经箴言,好像西藏大地上到处传颂的心咒。

  我经常逼自己,作为一个写字的人,你要用几十万字写什么?在我看来,如今的浅薄创作气氛责任确实在创作者,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行当徐远翔。大量的浅薄作品诞生,就是因为创作者追求量,不再进行精细创作了。精细的创作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的投入。要对素材进行美学识别。而美学经验如同隐私,是非常个人的东西。它不能借鉴,不能模仿,不能抄袭,不能用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于是,大量的创作者开始了浅创作。

  举个例子,一个历史题材,我准备了六年的史料都没有敢下手,但有一个年轻编剧,七个月就写完了徐远翔。我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我看了几眼那个电视剧,我完全明白了。他从素材里寻找的是最浅的那一层,就是人物从头到尾的简单遭遇。

  遭遇不是命运,命运是有美学高度和深度的徐远翔。更何况对于一个历史题材,要寻找高于简单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我们不要用常识的方法写历史。要创造思考创造高尚的情感经验创造能让观众疼痛的情感。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志气,带来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创作者集体业余。因为专业意味着不能速成没有捷径,技能导致专业精神遭到重创。人性从来没有变过。任何一种文学艺术,都是人性创造的。可现在的创作已经对人性没有兴趣了。我们已经不思考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我们用几十万字,写什么?这真的不是个问题了吗?!

  最后我再延伸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创作者,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提倡所谓的碎片化了徐远翔。碎片化是个很恶劣的东西。碎片化破坏了人类最重要的智慧体现:逻辑。如果人类整体丧失了逻辑,我们所创造的智识体系将会崩溃。伦理道德乃至法律,一切人类效果良好的措施,都建立在逻辑之上。逻辑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正确与理智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题外话,就在今天早上,我和著名编剧宋方金与阎刚在阳光灿烂的餐厅共进早餐徐远翔。就一个问题我们发生了争执:方金与阎刚认为我们的剧本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半成品,所以编剧无法直接抵达观众,也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人民。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举个例子,如同一棵树,看树的时候,枝干和树叶都在。我们看到树叶的时候,枝干并没有融化,也没有隐蔽起来。一部影视作品,虽然最终是通过其他人的转化呈现的,但文学的表达并没有因此多了一倍。而且,好的有浓度的文学,不应该也不能在后边的创作环节中被稀释。所以,我的作品,我始终有完整的表达权。这需要我们重新建立一种生产系统。李樯成功了,刘和平老师成功了,王丽萍成功了,彭三源成功了,王志军也成功了。

  我们必须在路上,从现在开始,风雨兼程徐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