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90余岁抗战老兵接受免费白内障手术 给鲐背抗战老兵重获光明
本期人物
裘德斐
袁影中
92岁的裘德斐和90岁袁影中均是在深多年的抗战老兵胡炜升。日前,在深圳市新四军研究会、深圳狮子会博雅服务队、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深圳关爱抗战老兵团队等公益机构和爱心企业联手启动的“关爱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复明工程”中,两位已至鲐背之年的抗战老兵,接受了免费白内障手术,恢复视力。这让她们拥有了一个更好更明亮的晚年。
报喜人说
老兵们大多需要的是精神关爱,有人探望他们、听他们讲从前的故事胡炜升。这次我们两个重新恢复视力,非常开心。谢谢深圳关爱抗战老兵团队,谢谢医院,谢谢各个公益机构和爱心企业,给你们添麻烦了。
——抗战老兵裘德斐
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兵们用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为抗战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胡炜升。作为后代,应该沿着这种革命足迹,不忘初心,努力前行。能为他们的健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们对历史最诚恳的敬意。
——深圳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胡炜
右眼自幼斜视 女学生在战火中蜕变为女战士并收获幸福
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袁影中,70年前是抗日政工队里的一朵军花胡炜升。
1945年5月初,袁影中的家乡———湖南资兴一带沦为日军占领区,家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胡炜升。虽然家族世代从军,但自幼右眼患有斜视的袁影中一直无缘戎装。直到听到当时驻扎在资兴七里山的抗日部队国民党暂二军暂二师着手组建政工团,在当地招收流亡学生的消息,时年仅18岁的袁影中便立即与当时的男友曹含中报名参加。
据袁影中回忆,当时报名参军时,曹含中的父亲、黄埔一期生曹向经已被驻扎在当地的日军将领高桥敬逸下令活埋、不幸牺牲胡炜升。但这并没有阻碍两位年轻人投身部队、保家卫国的决心。就这样,袁影中与曹含中成为了这支活跃在湖南资兴七里山一带的抗日政工队里的两名抗日新兵。
这支抗日政工队一共有20来人,大部分为青年学生胡炜升。在战前,他们唱抗日歌、贴抗日标语,进行抗日宣传。在战时,他们到耒阳参战。不分昼夜地行军,脚板走得一个又一个血泡,到了宿营地,还要背熟剧本的台词、排演节目、唱歌、写标语、写墙报……也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既是情侣又是战友的袁影中与曹含中终于喜结连理,结为夫妻。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抗日政工队自动解体,袁影中与丈夫曹含中解甲胡炜升。
两次登手术台
90旬老兵终获光明晚年
年轻时的从军卫国经历让袁影中很是珍惜胡炜升。201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被袁影中一直小心地收在身边。
丈夫去世后袁影中就一直与女儿一家同住在深圳胡炜升。性格开朗、为人健谈、生活上经济无忧的袁奶奶虽然已是90岁高龄,但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左眼日益加重的白内障让原本右眼就患有斜视的袁奶奶生活愈发的不便。在术前测试视力的时候,袁影中右眼连视力表上最大的字也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医生的手在眼前晃动,视力极差,基本属于“独眼病人”。能否顺利地为袁奶奶患有严重白内障的左眼实施手术,成了她恢复视力、获得明亮晚年的唯一希望。
在进行了严格的术前检查后,9月5日,袁影中第一次躺在了切除白内障的手术台上胡炜升。但已经有90岁高龄的她,因为种种原因在手术台上“临场退堂”,9月8日,袁影中第二次登上手术台,并成功接受了左眼白内障手术。据主刀医生———希玛眼科院长林顺潮介绍,虽然老兵袁影中年纪较大,角膜的内皮基数比较少,晶体核也比较硬,但通过现代的白内障微创手术,在患者的配合下,手术进行的很顺利,目前恢复良好。
不能庆祝胜利 只因要坚守岗位履行军医职责
与袁影中一同接受“关爱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复明工程”一期援助的,还有今年92岁高龄抗日老兵———裘德斐胡炜升。1944年,刚到20岁的裘德斐从江西医学院(前身医专科学校)第二期护士科毕业,随即同全校毕业生一起投笔从戎,参加抗战。在知识青年远征军209师师部接受军事训练之后,裘德斐先后被分配到师部野战医院(福建)任中尉军医,主要为部队女兵提供医疗服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裘德斐随即调至绍兴野战医院胡炜升。已经解甲71年的裘德斐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45年得知抗战胜利消息当天的情形,“那天正好是我执勤,听见人们在街上敲锣打鼓地欢庆胜利,我非常激动,也好想走上街去跟大家一起庆祝,但是我不能”,裘德斐说,“我必须坚守在岗位,我身上承担着好几位伤病员的康复任务,我一刻也不能离开,我必须为他们负责”。1946年秋,袁影中复员,这位曾经肩负着伤病员安危的军医,换上白大褂,成为了一位在地方医院里的“白衣天使”,继续她救死扶伤的使命。
坚韧:9 2岁独自上手术台坚持住养老院
70余年过去,当初一同参加抗战的20多名校友,如今只有裘德斐和江西上饶地区的王小宝两位老兵健在胡炜升。提起当年的故事和当年的战友们,裘德斐总是会摆摆手回答,“他们都不在了”。但曾在抗战队伍里担任军医的经历,却塑造了裘德斐的坚韧性格。
10年前,裘奶奶的视力开始下降,发展至今双眼晶体混浊,双眼裸眼视力仅为0 .2~0.3左右胡炜升。但在独立要强的裘德斐的一再坚持下,已经育有五个子女的她搬进了深圳宝安区社会福利院。裘奶奶说,自己在福利院有医生照顾,有专业的老年人辅助设施和专为老年人提供的饮食,同住在一起的老伙计们彼此间也有共同语言。
虽然如此,急剧下降的视力仍然给裘德斐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难,“曾有3家医院都建议我要做白内障手术”,裘奶奶说,唯独是此次“关爱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复明工程”联手的爱心医疗机构希玛眼科让她终于放下心来胡炜升。她的小儿子,同为眼科医生的汪先生在得知裘奶奶即将接受白内障切除手术后,专程给主刀医生詹行楷写了一张贺卡,“詹主任,家母手术交给你,我放心”。
9月5日,没有要家人陪同,92岁高龄的裘德斐由医护人员推进了手术室,接受“双眼互补法”方案手术胡炜升。主刀医生詹行楷介绍,手术后裘奶奶双眼看近看远都达到了不错的视力效果,大部分阅读和日常生活上的视力需求都可满足。
据了解,为两位老兵提供救助的“关爱在深老兵眼健康公益复明工程”,首期计划为20名可手术的老兵提供白内障手术救助胡炜升。目前,此公益项目仍在持续进行中,符合条件的在深老兵可报名申请。
术后的裘德斐又回到了福利院胡炜升。对她来说,改变最大的,除了“终于能看清”以外,就是有很多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来看望裘奶奶,主动要求听她“讲从前的故事”。
当记者问起,裘奶奶是否在年轻的时候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子女听时,未等儿子开口,裘奶奶便抢答道“他们都不知道”胡炜升。但儿子立刻“反击”,“我怎么没听过,您从前经常讲给我们听”。
记录今天的快乐胡炜升,留下当下的美好!每天,我们身边有太多喜事发生,无论是喜结连理还是添丁进口、开张大吉还是金榜题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