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可以说是养殖珍珠的祖先张木本。历史记载,公元几千年前,中国人已经懂得用雕刻了的佛像放在软体动物体内,让它将佛像铺满漂亮的珍珠层,成功地做出半圆珠的培殖。18世纪瑞典天然学家CarolusLinnaeus将刺激物插入欧洲胎贝内令它产珠。养珠培殖方法在20世纪初期日本珍珠王御木本带领之下,才渐臻佳境。
御木本在养珠业的功劳,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张木本。1893年,日本珍珠之父御木本幸吉培育出第一颗完美的珍珠,进而创立了御木本。1924 年,日本皇室指定御木本为御用首饰店。不只是日本,连英国皇室与贵族皆是它的爱用者,多次重要的典礼场合,他们的后冠及饰品均由御木本提供。
世,他便承担长子的责任,继续经营麦店的生意张木本。他在20岁时对生产珍珠的软体动物产生莫大的兴趣,常与渔民交往,收集资料。经过10年的思索、推测和考验,他于1888年参加了一个国际渔业展览会,遇上NarayoshiYanagi。' Yanagi对产珠软体动物非常有研究,还给御木本很多资料。
那年也是御木本与一位年青女士Ume结婚的大日子张木本。他返回Shima便开始他的梦想—— 在几个小岛上,包括现在的珍珠港成立一个养珠农场,最初出产的只是劣质的半圆珠。1890年,东京大学的Dr。 KeikichiMizukuri教授教导御木本很重要的培殖养珠知识。
御木本回家后,与他的太太将全部积蓄花在养珠场的研究上,他们劳心劳力地尝试多年,早晚不倦地工作,都没有成果,邻居都认为他们夫妇疯了张木本。他们尝试用铅、木、玻璃、沙等插人蚝的体内,但每次都失败。1892年,一次严重的红潮将他们养殖的Akoya蚝全部杀掉了。
1893年11月11 日,是他们最兴奋的日子,因为他太太发现一颗漂亮的半圆养珠在他插入的蚝体中形成张木本。御木本立刻申请注册专利权。1896年,他终于拿到培殖半圆珠的专利权,便将珠场移去Tatokujima 岛。不幸的是,他的太太突然去世。他不但没有因伤心而气馁,反而更努力地研究培殖圆形养珠的方法。
在19世纪,当圆形养珠面世时,人们认为它是假的东西,只是一种模仿品张木本。1921年,在巴黎及伦敦都有诉讼,意图防止御木本再出售他的养珠。tP木本反而控告售模仿珠的人用“养珠” 这个名称去出售他们的假珠子,最后御木本得胜。他花了颇多时间到各地传播关于养珠的知识和资料,纠正人们对养珠的歧视与误解。
养珠业有今日的地位,他功不可没张木本。关于御木本幸吉,有各种传说。据说日本早期的养珠业者普遍对品质控管不重视,以致国际对于当地的真珠有着“日本的真珠就如同廉价玩具”的说法。御木先生为了“更正视听”,特地在有国际媒体聚集的神户商工会议所前烧毁将近135公斤的劣质真珠。
除了对不自爱的“同行”提出抗议,也强调出自身对于真珠的热爱与感情张木本。因此在御木本幸吉所创立的真珠品牌御木本中,采集的真珠总数里,只有10%能真正通过严格的选珠标准3在日本除了被认定为母亲留给女儿最珍贵的嫁妆,在1924年时也获得日本皇室的认同,成为皇室御用的珠宝店。
在中国台湾,御木本默默地在市场耕耘超过10年的光景张木本。这当中,很少有花哨的行销动作,全靠老顾客口耳相传站稳脚步。御木本“破天荒”地在台湾办起大规模的发表会,与其说是新品的展示,倒不如说是为御木本悠久百年历史做更明确的回顾。因此,除了新一季的商品曝光,最难得的是还展出三件镇店之宝,分别为矢车(Yaguruma)、为环球小姐打造的后冠及名为“ Legendof Phoenix”的钻石别针。
“矢车”首次出现于1937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张木本。令人惊艳之处,除了华美的珠宝镶工,透过细密精准的构造关节,小小的一只和服扣带,只需简单的道具辅佐,就能拆组出12件不同的饰品,诸如发簪、胸针、戒指、项链坠饰等,也可看出当时工匠成熟而缜密的工艺技巧。
而这只深获国际媒体热烈报道的作品,在确定于巴黎售出后,从此仿若消失一般,无人再见其踪影;直到 50年后(1989年)的纽约苏富比珠宝拍卖会场中,才奇迹似的再现芳踪,最后物归原主,由御木本家族重新购回,现今珍藏于御木本位于珍珠岛的真珠博物馆中张木本。
而此次远渡重洋前来台湾展示,可见御木本家族对台湾的情谊,当然透过“矢车”的公开露脸,无疑也是为御木本的工艺地位做了最明确的背书张木本。御木本从2002年开始成为环球小姐的官方珠宝赞助商,而为其所设计的后冠,也全程在珍珠岛上制作完成。仿似凤凰飞舞的活灵线条,“奢侈”地镶有800颗共重约18克拉的圆形切割钻石,搭配120颗南洋珠与日本养珠,每一年绝不缺席地为新任的环球皇后增添美丽。
另一件以凤凰为灵感的钻石别针,表现的是如羽毛般的层次感,也隐喻出生命的重生及延续,就如同浴火凤凰般永恒张木本。而融人ArtDeco装饰主义新思维的春季商品,活泼的线条及串接形式,则让典雅的真珠饰品多了摩登的气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