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饶,位于赣东北,东联浙江、北接安徽、南挺福建,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下辖12个县区市董屳生。

  中文名称: 上饶

  外文名称: Shangrao

  别名: 饶城

  行政区类别:

  人口: 660万(2006年)

  方言: 吴语、闽南语、赣语、徽语

  著名景点: 三清山、龟峰、灵山等董屳生。

  机场: 上饶三清山机场

  火车站: 上饶火车站

  车牌代码: 赣E

  著名高校: 上饶师范学院等董屳生。

  目录

  简介

  地理概况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信州区

  德兴市

  上饶县

  广丰县

  玉山县

  铅山县

  横峰县

  弋阳县

  余干县

  鄱阳县

  万年县

  婺源县

  经济状况

  交通概况公路

  水路

  铁路

  航空

  自然资源

  气候特征

  语言文化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十大顶尖的文化瑰宝弋阳腔

  河红茶

  连史纸

  朱子理学

  鹅湖书院

  湿法炼铜

  禅宗黄龙派

  仙人洞遗址

  道教文化

  城市荣誉

  民族风情

  风景名胜中心城区景点

  秀美三清

  婺源

  龟峰

  五府山

  灵山

  铜钹山

  梧风洞

  大鄣山卧龙谷

  黄岗山

  赭亭山

  万年神农宫

  鹅湖书院

  葛仙山

  乡村旅游

  上饶集中营

  方志敏纪念馆

  线路推荐名山秀水游

  宗教名山游

  乡村休闲游

  中心城区观光游

  红色经典游

  避暑消夏游

  古风品位游

  文化教育高等院校

  中学

  小学

  上饶师范学院

  驰名商标

  市歌 市花 市树 市鸟市歌

  市花

  市树

  市鸟

  特色产品

  主要名人

  友好城市国内友城

  国际友城

  简介

  地理概况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信州区

  德兴市

  上饶县

  广丰县

  玉山县

  铅山县

  横峰县

  弋阳县

  余干县

  鄱阳县

  万年县

  婺源县

  经济状况

  交通概况 公路

  水路

  铁路

  航空

  自然资源

  气候特征

  语言文化

  名词 动词 形容词十大顶尖的文化瑰宝

  弋阳腔 河红茶 连史纸 朱子理学 鹅湖书院 湿法炼铜 禅宗黄龙派 仙人洞遗址 道教文化城市荣誉民族风情风景名胜

  中心城区景点 秀美三清 婺源 龟峰 五府山 灵山 铜钹山 梧风洞 大鄣山卧龙谷 黄岗山 赭亭山 万年神农宫 鹅湖书院 葛仙山 乡村旅游 上饶集中营 方志敏纪念馆线路推荐

  名山秀水游 宗教名山游 乡村休闲游 中心城区观光游 红色经典游 避暑消夏游 古风品位游文化教育

  高等院校 中学 小学 上饶师范学院驰名商标市歌 市花 市树 市鸟

  市歌 市花 市树 市鸟特色产品主要名人友好城市

  国内友城 国际友城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上饶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董屳生。

   上饶:古称“信州”;得名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素有富饶之地的美誉董屳生。   地理位置: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   拼音:shàng ráo   市树:香樟   市花:三清山猴头杜鹃   市鸟:鸳鸯   市歌:《上饶之歌》(歌词见“上饶市歌”一段)   城市精神:“清贫、务实、承古、创新”。   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 UTC+8。   现任市委书记:蔡晓明   现任市长:董屳生

  编辑本段地理概况

     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

为什么没有上饶板块(转载):董屳生

  地处赣东北董屳生。东邻浙江衢州,南连福建武夷山,西濒鄱阳湖、北连安徽黄山,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 ,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地形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上饶、黄山之间,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上饶、衢州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西北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信江流贯全区。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 , 水面占 11%,,岗地、平原占 14 %。   上饶地理形势是两条山脉夹一条大河拥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怀玉山脉和鄣公山脉东南—西北走向,两条山脉之间的信江,汇集了140多条支流,由东向西直奔鄱阳湖,背有靠前有沼,风水独占鳌头。当信江从源头奔流而出入鄱阳湖时,就注定了这条贯穿赣东北大地的河流要成为上饶人民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这条汇聚了怀玉山脉、武夷山脉等无数源流的母亲河,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迹。黄岗山,华东第一高峰;三清山,江南第一仙峰;鹅湖山,儒释道三胜境;灵山,中国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大鄣山、铜钹山、大茅山、磨盘山、洪山、岑山等诸山,或巍峨险峻,或阿娜秀丽,不一而足。   鹅湖书院、信江书院、玉山科举考棚、铅山古廊桥、婺源古廊桥、铅山河口古镇、古民居、古宗祠、上饶集中营旧址、葛源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铅山连史纸、弋阳腔、婺源三雕、婺源傩舞、婺源歙砚、婺源徽剧等国家级文化遗产。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澄波桥,始建于晋升平年间的三清山古建筑群(含石雕、石刻),铸造于宋建炎元年的鸡应寺铜钟,清代玉山考棚、上饶县龚氏宗祠中的《浣纱记》浮雕、流传千年的古信州“串堂”、万年贡米生产习俗等一大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上饶山水孕育出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五府山--垂帘瀑

  上饶:古称“信州”;得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之名,素称:“富饶之地”董屳生。   秦: 属会稽、丹阳、九江(今安徽境寿县)3郡。   汉: 为会稽、丹阳、新安3郡。   三国:吴属会稽、建安、新都3郡。   晋: 属会稽、新安、信安、建安4郡。   唐: 乾元元年析衢州之常山、江山、玉山3县、同时,析饶州之东南方   向小部分属地置“信州”,是域属信州、徽州;隶江南东道。   宋: 主属信州郡、隶江南东路。   元: 主属信州路、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 洪武九年朱元璋定天下后,重分天下之权势。部属胡大海以“不利漕   运”为由,析信州与“江南东道”,归江南西道湖东道。并改   “信州”为“广信府”。   清: 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江西第六行政区。   1949年:设上饶专区,辖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   德兴、 鄱 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景德镇等16县。   1950年: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   1952年:将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但旋改称改回上饶专区。   1953年:析景德镇由江西省直辖。   1958年:析上饶之浮梁县,归景德镇。   1960年:将上饶县并入上饶市。   1964年:恢复上饶县。   1968年:析上饶之东乡县,归抚州专区。   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   1983年:析江西经济最强县乐平,归景德镇市,   1983年:析上饶打造多年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贵溪及余江2县,归鹰潭市。   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   信州区。   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江西省管辖董屳生。下辖十县一区 ( 信州区、 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横峰县、 弋阳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代管一市德兴市)。

  信州区

    面积 308平方千米,人口 36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000。 区人民政府驻三江新区三江大道。辖6街道1镇2乡。    睡美人--灵山

  德兴市

    面积2082平方千米,人口 31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200。 市人民政府驻银城街道。辖1街道5镇6乡。

  上饶县

    面积2240平方千米,人口 69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100。 县人民政府驻上饶县城西。辖2街道11镇10乡。

  广丰县

    面积1378平方千米,人口 76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600。 县人民政府驻永丰街道。辖3街道16镇4乡。

  玉山县

    面积1723平方千米,人口 54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700。 县人民政府驻冰溪镇。辖11镇6乡。

  铅山县

    面积2178平方千米,人口 41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500。 县人民政府驻河口镇。辖7镇10乡(含2民族乡)。

  横峰县

    面积 655平方千米,人口 19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300。 县人民政府驻岑阳镇。辖2镇6乡。

  弋阳县

    面积1592平方千米,人口 36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4400。 县人民政府驻弋江镇。辖9镇5乡。

  余干县

    面积2326平方千米,人口 108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5100。 县人民政府驻玉亭镇。辖6镇14乡。

  鄱阳县

    面积4215平方千米,人口137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3100。 县人民政府驻鄱阳镇。辖14镇15乡。

  万年县

    面积1140平方千米,人口 35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5500。 县人民政府驻陈营镇。辖6镇6乡。

  婺源县

    面积2947平方千米,人口 33万董屳生。邮政编码333200。 县人民政府驻紫阳镇。辖10镇6乡。

  编辑本段经济状况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28.5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达到83.5亿元,增长22.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8.1亿元,增长3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4亿元,增长4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4亿元,增长19.4%;外贸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增长16%,其中出口5.8亿美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89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1元,增长8%董屳生。

  编辑本段交通概况

  公路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5877.261公里,其中:国道314.205公里(2条)、省道982.866公里(17条)、县道3247.322公里(177条)、乡道3407.888公里(392条)、村道7898.89公里(14245条)、专用公路26.09公里(6条)董屳生。按技术等级划分为:高速公路174.802公里(2条)、一级公路32.661公里、二级公路1405.373公里、三级公路814.674公里、四级公路2993.81公里、等外公路10455.941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69.6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乡镇通公路率达100%,通水泥(油)路率达92.3%;行政村通公路比率达87.8%,通水泥(油)路比率达50.2%,构建了“三横二纵三斜”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了

  弋阳腔

    弋阳腔又称高腔,是高腔鼻祖,中国戏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四大声腔"之首董屳生。弋阳腔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演奏出了中国戏曲史上最高亢的旋律,创造了中国戏曲的新形式,揭开了中国戏曲史的新篇章。弋阳腔剧目发展到100多种,曲牌400多个。弋阳腔产生后的500多年里,在全国衍生出一个庞大奇丽的高腔体系,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河红茶

    红茶鼻祖,也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董屳生。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为“茶中皇后”。 红茶鼻祖——上品河红茶‘正山小种’是英国王室传统茶饮。‘正山小种’原产地就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明清两代,河红茶制作师傅遍布全国红茶产区。

  编辑本段城市荣誉

     葛仙山

  2010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第一名   2010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排行榜第六名   2010中国上市公司最佳投资城市排行榜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