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院士、杰出青年、长江学者不用许晓,任命个野路子当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所有问题的根子都在教育部!

  微信公众号【六角亭体工队】爆料

  华科“邮箱门”事件中,学校网信办蛮横敷衍“一刀切”的官僚主义作风又一次将学校置于负面舆情之中,分管网信办的梁茜同志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许晓。我很好奇教育部任命华科的校领导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因素,不然同样是两肩膀扛一脑袋坐南三办公,那么多院士、杰出青年,长江学者都竞争不上的副校长,这头直接坐了个没博士文凭、没科研经历、没学术背景的“三无”领导。

  华中科技大学“邮箱门”事件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李妙文博士在知乎披露华科分管网信办的副校长梁茜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相关的技术职称和学术成果,不知道电子邮箱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而这正是酿成华科“邮箱门”事件的主因许晓。

  【链接:如何看待华中科大收回毕业生“终身邮箱”一事许晓?会不会被其他高校借鉴? - 李妙文的回答 - 知乎

   】

  然后很多评论说副校长没有规定必须有博士学位许晓,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其之前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下发的一份竞聘校长的文件,这份文件发布于2016年4月份,文件具体内容如下,该文件明确规定了竞聘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所应具有的条件:

  二、报名条件和资格:3.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61年3月31日以后出生),根据优化班子结构需要,同等条件下,50岁以下的优先考虑;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许晓。

  其中明确要求许晓,竞聘副校长必须具有博士学位!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公开竞聘副校长文件》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依据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的竞聘要求,梁茜同志连竞聘副校长的资格都没有许晓。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为了方便做个对比,现将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公布的14名通过资格审核参与副校长竞聘的教授基本情况总结如下许晓。

  以下是丁汉院士等十四名参与竞聘副校长的同志履历与梁茜副校长的对比: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根据教育部官网的人事任免文件许晓,梁茜同志于2015年8月被任命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副校长;(网站地址:)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与梁茜同志同时被任命的校长有:邵新宇、段献忠、骆清铭、马小洁、许晓东、陈建国以及总会计师湛毅青,依据公开资料可知,除梁茜以外,其他同时获任的华科校领导均有博士学位许晓。

  有不少人说没有规定华科的副校长一定要有博士学位许晓,还有人说竞聘校长和任命完全是不一样的途径;那我想举个例子:一个糖尿病人和一个健康人的腿上都被划了一模一样的口子,糖尿病人的伤口溃烂了,健康人的伤口愈合了,原因是什么呢?高校管理和人体都是混沌系统,只能从宏观分析趋势,而产生趋势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吧!

  与华中科技大学号称“同城双星”的武汉大学在学校的行政领导中就没有这种情况,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以下七名副校长均有博士学位许晓。

  这里冒昧的展示一下武汉大学行政领导(校长)的履历:

  谈广鸣(常务副校长),男,江苏常州人,1958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许晓。现任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2月至1988年6月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工程系77级本科生、81级研究生、84级博士生,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在加拿大Regina大学合作研究三个月;1991年任副教授,1996年任教授,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二级教授许晓。2003年和2015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19期中青班和48期高校领导班学习,2013年7月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共湖北省第八次、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和2007年)。

  李斐(副校长),男,汉族,1960年8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湖北省副主委,第十一届湖北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许晓。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3月至1982年7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85年9月至1991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87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任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科资勘所项目负责人;1995年8月至2000年7月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历任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教授,校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 许晓。

  舒红兵(副校长),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重庆市荣昌县人,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许晓。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

  在兰州大学生物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室,美国Emory大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分别获得学士(1987)、硕士(1990)和博士(1995)学位;在美国Tularik公司完成博士后训练(1995-1997)许晓。

  李建成(副校长),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内蒙古集宁市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

  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先后获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3年)学位,1993年7月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芬兰、德国做访问学者许晓。先后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

  周叶中(副校长),男,汉族,湖南武冈人,1963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晓。

  1981年9月至1988年6月先后在武汉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攻读本科、宪法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许晓。1988年7月至今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1996年9月晋升教授,1997年7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唐其柱,男,汉族,湖北松滋人,1963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许晓。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第一临床学院(人民医院)院长。

  1981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湖北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学习;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任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医师;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湖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1991年7月至1995年4月任湖北医学院附一院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5年4月至1997年7月任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心内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其间:1995年10月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7年8月至2000年8月任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其间:1998年10月至1998年12月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第十期中青班学习许晓,1999年3月任主任医师);2000年8月至2005年4月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其间: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武汉大学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学习,2001年1月聘为教授,200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EMBA学习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李资远(副校长),男,汉族,湖北仙桃人,1964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许晓。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本科学习许晓,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2年8月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1992年8月至1997年12月任武汉大学团委副书记(其间:1996年9月被评聘为副教授);1997年12月至2001年4月任武汉大学团委书记(其间:1997年12月当选十届共青团湖北省委委员,1998年6月当选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9月至2004年6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BB%80%E4%B9%

  然而同样是世界名校-----华中科技大学许晓,一所连院士当副校长都要竞聘的双一流大学,一所科研、教学人才的宝库,怎么就把副校长的名额浪费在连博士学位都没有的人身上?教育部在人事任免上为什么要这样坑华中科技大学,坑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我只能用一首打油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分管领导嘴一张许晓,

  十年寒窗全泡汤;

  不学无术居高位许晓,

  华科从此无书香许晓!

  后面两张截图许晓,是梁茜副校长在2016,2018中国高校CIO论坛上的报告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

收回终身邮箱许晓,教育部任命的“好”校长坑苦万千学子![已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