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公元前255年),战国时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宋策。他同商缺、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宋策:远交近攻之策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266年范雎出任秦相,辅佐秦昭襄王宋策。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襄)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宋策。”

对外,为达到兼并六国,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宋策。

  魏、韩两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应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宋策。魏、韩臣服,则北可慑赵、南能伐楚,最后再攻齐。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昭襄王三十九年(公元前268年),

昭襄王用范雎的计谋,派兵伐魏,攻占怀(今河南武陟西南)宋策。

  两年后又攻占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宋策。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范雎又为昭襄王谋划攻打韩国,首先攻占地处韩国咽喉的荥阳,将韩断为三截,致使韩处于危亡之中,不得不听命于秦。后又经过一系列征战,秦国势越来越强,为平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