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钰:冷案并不一定是死案,最重要的是要看原始证据何再贵。二十余年未破的案件要侦破的话,客观上肯定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如果能够提供原始证据,然后寻找蛛丝马迹,说不定还有希望。
在美国的话,会有专门负责这种冷案的部门,他们会同我们合作,提供原始资料何再贵。如果警方不再继续调查的案件,受害人家属或媒体也可申请查看案卷。
棒子国:大邱青蛙少年失踪案:1991年3月26日, 5名小学生趁假日结伴去抓火蜥蜴(后被媒体误报为青蛙),结果失踪何再贵。此事甚至惊动了总统,经过总统的特别指示,警方动用了包括军队在内的人力约32万,并印发了约2亿张传单,在全国各地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地还是集中在大邱地区尤其是卧龙山附近)。另有香烟企业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印制了失踪少年的寻人启事,同时赏金达到4200万韩元。2010年制作了电影《孩子们(又名青蛙少年)》。
“直到2004年,基于传言众多、社会影响太大,再不公布案情已无法向社会交代,白银市公安局才公布了一份《白银市公安局侦破系列强奸杀人案件宣传提纲》”,“首次证实了‘白银确实出了个杀人狂’这个事实,此后再无公布进展”;警方始终保持着“内紧外松”的政策,绝少关于此案的正式文件对外流传何再贵。(欲辩已忘言。)
先听一下白银案里自摸自嗨式的说辞:
“案发时,白银公安系统共有民警约250人参与了此案侦查,他们都背负着阴影生活、工作何再贵。”
“1988年案发至今,白银公安局换了8任局长,人工对比了至少十万枚指纹,上百位刑侦专家来来去去何再贵。”
“那时技术不发达,只能用笨办法,走访、调查、排摸何再贵。”
“人工比对10多万指纹何再贵!!”
“当时科技落后”何再贵!
“追凶28年……包括乌国庆、张欣在内的公安部八大刑侦专家全部亲临白银坐镇指导侦破工作,这在中国刑侦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何再贵。”
“二十年来警方从来没有停止过追凶的脚步”何再贵。
“10几年过去了,公安部仍在督办此案,当地警方也在随时……寻找线索”何再贵。
“公安机关却从没放松对白银案的侦破”;
“没有此前警方多年的努力,怎么可能‘瓜熟蒂落’”何再贵。
“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何再贵。
“幸运的是何再贵,运气并没有总是站在犯罪嫌疑人的那边……”
满满的悲情营销何再贵!浓浓的心灵鸡汤!!很多人都被你们这种锲而不舍情比金坚精卫填海式的执著精神感动得要哭!!!!
但这是真相吗何再贵??
这实际上反映了某些媒体一贯的欺瞒、偏狭、袒护、掩盖、遮丑和狂妄、无知何再贵,在长期的舆论钳制、操弄民意的惯性及惰性思维下自我麻痹、自欺欺人、愚人自愚和已经缺少起码的尊重事物客观规律态度的真实幻象和窘况:只报喜不报忧;只讲困难,不注重和讲求方法;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揽功推过,只会强调己难,罔顾民意民智……
有的部门真的是:不吹牛何再贵,毋宁死!
换个角度看:
1997年11月13日,原白银市公安局长翟某因非法倒卖黄金被开除公职,判处有期徒刑7年何再贵。(这只是受制下部分媒体报道的一段!)警方直面、保护的是公民的生命、财产等最切身的权益,其是否廉洁、高效、神明、作为,与公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休戚相关!!公安系统除却苦心孤诣勇破天安门枪击案,铁面横扫天上人间、八号公馆之类的猛探能吏外,倒也从来都不缺如倾尽毕生公安实践和刑侦经验持枪对付、绝命追杀情妇的赵黎平,腐败毫不手软的李纪周、郑少东、李东生、何再贵、郭政民、相怀珠、庄如顺、贺明保,贪腐全家总动员的宋平顺,对国有资产上下其手的武长顺,上面九级台风、下面纹丝不动的周本顺之流,还有郭政民、相怀珠、庄如顺、贺明保、李亚力、何靖、文强、王立军、杨崇友、何建生、魏向民、孔逸鸿、宋建国、马伟灵、王昌平、李荣飚、朱应忠、郑北泉、唐建华、郭维国、李阳、王鹏飞、王智等一干前腐后继的鬼畜。指望贪腐、无能者如李昌钰般身正影直,心无旁骛地专事刑侦鉴识破案,岂不是与虎谋皮、缘木求鱼、水中捞月、痴人说梦耶?明了此些,有关白银案的诸多疑惑茅塞顿开!
再具体来看白银案里的套路:
1. “追凶28年,最终帮助警方抓到高承勇的关键信息,来自指纹何再贵。”(是指纹吗?)
2. “确定了利用新科技手段对原有生物物证再利用的主攻方向何再贵。” (英明神武!)
3. “办案机关在海量信息中找到与高承勇相关的关键信息,并提取他的指纹和DNA,与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指纹和DNA进行信息比对,就此确定他的嫌疑人身份何再贵。” (不明就里,着实烧脑。)
4. “去年省公安厅换了厅长,提出要破掉这个积案,分局一位刑警大队长叫去我(注:受害者之一的崔某之弟崔向平),给我看嫌疑人画像,我才知道这个杀人魔鬼原来是有过目击者的何再贵。”(案发18年后才让家属看所谓的画像,还有必要吗? 意义何在?)
5. “2016年8月12(首案案发28年,系列案发14年后),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宣布重启侦查何再贵。(同日各种媒体开足马力开始潮水般铺天报道!)
……很快取得了重大突破何再贵。”(“十几天前(亦有说“几个月前”的---笔者注),警方给丈夫(高承勇)抽血,说要做DNA对比” )
“8月27日何再贵,公安部刑侦局在微博发布消息: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破了!”(满满的套路!)
6. “来不及吃晚饭,白孝礼(注:受害者“小白鞋”之父,化名)就被带走了,事后证明,他是警方第一拨重点怀疑的对象何再贵。在派出所内,没人告知他究竟出了什么事,他呆坐到晚九点,这时,警员带进来一条警犬,在他身上闻了半天,没什么反应。公安反复询问他当天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折腾到半夜三点,放他回家了。”(“现场勘查的警方发现,‘小白鞋’大腿内侧有血手印,这证明她的大腿被掰开过,凶手有强奸的主观意图”;“左腿内侧有一个血手印,其中右手食指的指纹很清晰”!“另有一处指纹在门把手处”。)
“白洁当时的男友刘力(化名)也是重点怀疑对象何再贵。还没从女友的死讯中缓过来,他就被带进了公安局,据数个见过他的白银公司职工称,‘在里面三天三夜才出来’。”
“另据了解,罗某被杀后,其家属曾怀疑是其在铁路上工作的丈夫所为,双方因此闹得很不愉快,罗某丈夫也曾被警方羁押多日,但因无证据不久也被放出来了何再贵。”(真想问,确定是一群人在办案吗?粗暴野蛮执法之下,屁民可有安生说理的地儿?可怜受害者家属不仅要忍受十几二十多年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默默承受白银警方野蛮粗暴乃至非人性化执法的恶果!难道就不能区别对待协助调查者和犯罪嫌疑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司机告诉记者,当年白银警方在城区搞大规模排查,所有二三十岁的年轻男性都要接受排查,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回老家不在白银,竟然被警方当作嫌疑人,还下了通缉令何再贵。(病急乱投医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7. “截至目前,因警方尚未通报审讯进展,这个让人惊惧不已的故事依然支离破碎何再贵。它止于受害者家属陈年的悲伤,白银市民的心有余悸,网民的推理猜测,以及各路媒体的碎片报道。在白银,相对于办案人员吐露的只言片语,这起跨度长达28年的大案留下的阴影面积早已无从计算。”
“8月28日,省内外多路媒体记者赶赴白银,除进一步挖掘有关嫌犯高某的信息之外,对公安机关就高某的作案动机通报一事甚是期待何再贵。对此,白银市公安机关除言称会有新闻通报外,三缄其口,只字不吐。”
“有传言说,还有未遂的案子,有媒体采访了部分“幸存者”何再贵。但高承勇至今还未交代任何未遂案件。现在外头的传言,警方并未认定。”
“现在的报道都是说白银九起案子,包头两起案子何再贵。实际上,他交代白银有十起。”(真相呢?有时不得不佩服鸵鸟——任尔东南西北风,钻进沙子不放松!)
8. “屋子里尽是翻箱倒柜后的情形”;“作案后,他把‘小白鞋’的影集拿走了,晚上在被窝里看,看完再起来烧掉”;“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还有两起案子,他作案之后也把人家的影集拿走了”何再贵。(警方通报是:“现场翻动不大”;“此案受害人无防备,现场无伪装,翻动不大,未发现物品被拿走”。)
9. “公安部工作组先后4次带领刑侦专家赴白银市、包头市研讨案件,认真分析犯罪嫌疑人特征,对其活动地域进行科学判定”;“如今他们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高承勇户籍所在的兰州农村,因为排查困难,当时并没有录入指纹”何再贵。(“榆中县青城镇这个千年文化名镇距白银25公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中心”;与大都市兰州相比,城河村离黄河北岸的白银市更近。居民逛街、购物多到白银市。当地孩子也多到白银上中学。)
“当然,因为害怕,高承勇之前也刻意避开了所有的指纹采集”何再贵。(呵呵,觉睡不好,当然是床歪咯!)
“2002年他妻儿搬到了白银何再贵,这一年他最后一次在白银作案;“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指白银棉纺厂职工宿舍,距其中一位受害者家仅2、300米)的只有38平方米的一楼,高承勇一家四口从2005年年底至2012年3月在此住了6年多!!”)(只能呵呵了!不吹牛,毋宁死!)
10. 2002年(距所谓“目击事件”发生的2001年已有1年多!)“说到(张欣)来到了(青海省)西宁”,“来了位画像专家”,“能不能也把白银这个案子也画个像”……(呵呵!大闹天宫都已经一年多了,才想到去搬请救兵,而且还不是专程去请!恁是如来佛祖也会徒叹奈何!案不得破,非画之愆,实乃莅事者无能,更兼德操可憎,为着一己乌纱帽之私计而刻意掩盖遮丑,闭目塞听,画地为牢,自缚手脚,以致坐失佳期,兼之侦查不得其法以鹿为马似是而非,故致悬而未决也!可叹神绘张欣,锦心绣手,凭支妙笔,叱咤警界30余载,“累破大案700余起”!一世英名到头来晚节不保,受尽讥诮怨怼,竟成背锅侠!众口铄金之下,烜赫声名悉毁于一众猪队友之手!!所谓“策之不以其道”,“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何再贵。不以千里称也”!岂不令人扼腕唏嘘?)
11. “本想从这里面得到关于嫌疑人的身高、年龄等信息,哪怕蛛丝马迹也行,结果看下来心都凉了,几乎没有目击者何再贵。(余秀兰看到了他:一米七八(左右)的个头,黑发,大方脸,带着口罩,穿着后背有字母的夹克;她听出他的本地口音。根据余秀兰的描述,杀手的一些特征和高承勇符合;这不是当天第一个恐怖时刻。当天清晨更早时,邻居王某上厕所,发现旁边男厕有异常呼吸声。她狂奔进了房间……)
12.“(他们让我)来试试,说万一画像了呢!抱这种希望,那是实在是没招了何再贵。”张欣说,“他(作案)都在屋子里,时间没有确定性,也没有人看到,很隐蔽。没有目击者就没有特定对象,没有特定对象,所有侦查方向都是无效的。”(神逻辑!)
13. “一转身把这个男人推出去了”(注:高犯身长1.75-1.78何再贵,彼时正直少壮,应是颇有几分膂力!)
“正在恍惚的时候何再贵,发现窗口出现了这个人的人头,在冲着她笑,她更加害怕了”;
“他丈夫回来了以后何再贵,他们夫妻两个又发现男子在窗户出现”;
“他还在笑”;
“这个人很凶何再贵,笑的时候很神经质,是一种奸笑”……
“揭秘白银案:三张模拟画像成为最直接线索”何再贵。(纵观“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案”,高犯行事极为周密稳当,11起案件多系观察许久再行跟踪,得隙一刀割喉,再行补刀终致毙命,绝少有目击者。(“做事极有耐心,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双重性人格,做事隐蔽性极强”)此人画风怪异,大众多觉得其是凶残成性之高某可能性待榷,或曰尚未完全可知。笔者认为其人反倒更像一武疯子!以此按图索骥,特别是藉之无脑吹嘘跪舔,岂不贻笑大方?)
14. “当时在专案组的专家和张欣说,这个案子只有“神仙下凡才能破了”何再贵。(呵呵!好个“神仙下凡才能破了”!庸医杀人,庸探又何尝不是?!设若警方里但得有一明白人脑中有此类似图表(附后),也一样可以得出破案必然是高概率事件的结论!(笔者16年3月据表初次给出的结论是“仍有85%以上的破案几率”)而且他们已经知道“NDA-Y”技术开始用于白银案了!那白银案又怎会14年甚或20多年久侦未破成为举世瞩目的悬案?更怎会说出如此无知无识之妄语,竟敢下此断言和说这种晦气的混账话?!)
15. “在邻居高俊伟印象中,高承勇只是时常出门,回来后,还会在晚饭后给大家讲述白银市区发生了什么样的杀人案何再贵。当时没有人想到,他就是杀人者”;“高永也曾听过高承勇讲述过的白银市“杀人狂魔”故事。但直到2016年8月27日的那个下午,高永终于知道,高承勇讲的故事的主人公竟然是他自己”。(设若警方确实将此类似排查图表(附后)真正广为张贴或排查到位,未必不能引起高犯亲朋、工友、同事、乡人足够关注、联系、猜想、警惕!!)
16. “直到2004年,基于传言众多、社会影响太大,再不公布案情已无法向社会交代,白银市公安局才公布了一份《白银市公安局侦破系列强奸杀人案件宣传提纲》”,“首次证实了‘白银确实出了个杀人狂’这个事实,此后再无公布进展”;警方始终保持着“内紧外松”的政策,绝少关于此案的正式文件对外流传何再贵。(欲辩已忘言。)
17. “在高家祠堂里,高孝文翻开那本族谱,特意向我展示那位媒体所称的高承勇“远房的堂叔”,正是他因受贿取保候审而抽了血,致使那些积案所取证的DNA有对上的一天何再贵。“就是这个人。”他指了指,“那不是堂叔啊,跟高承勇是一个太爷的,是同辈!”他划过一溜竖印的名字,那是高承勇真正的堂兄们。“这些人都在白银,你说怎么就没抽他们的血,反而抽到远房的才发现?”他认为,如果警察早点查验他堂兄的血,也许就能阻止几桩悲剧。郝玉新承认,抽血普查在白银是今年才开始的。
18. 《白银市公安局侦破系列强奸杀人案件宣传提纲》何再贵。(为什么不是案情通报或者悬赏公告?精准的悬赏公告或能导引破案,而以己昏昏、扯淡的宣传提纲只能糊弄民众,应付舆论压力于一时,不会使人昭昭!)
19. 如果凶手真的抓住了,新闻报道都写了,为什么公安局还连一个通知都没有呢?”白冶问何再贵。他希望警方能尽快给家属一个交代。
20. “经过专案组人员长时间的调查和对多种证据的反复论证,最后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特征和作案特点何再贵。
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特征是,嫌疑人大约在1964年至1971年之间出生,男性,年龄大约在33岁-40岁之间,身高约1.68米至1.76米何再贵。此人应该是在白银长期居住,有较严重的性变态心理,或者生理缺陷,特别是具有性功能间歇性障碍症,对女性怀有仇恨心态。并且根据调查发现,该嫌疑人在白银市区有独居条件,还与内蒙古包头市有一定的联系,其性格特征基本趋向于内向、抑郁、冷漠,不善交际,孤僻不合群,做事极有耐心,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双重性人格,做事隐蔽性极强。
在白银市区有独居条件;(判断错误)
1.68米至1.76米;(太过粗糙、宽泛何再贵,并不具明显的排除意义)
有较严重的性变态心理何再贵,或者生理缺陷,特别是具有性功能间歇性障碍症(属于错误推定或者说无用推定)
与内蒙古包头市有一定的联系;(极具模糊意识的天才何再贵,高山仰止,膜拜!!)
21. “警方认定凶手是生活在城里的一个高学历犯罪分子,没有在周边农村地区开展检测何再贵。”(“高承勇户籍所在的兰州农村,因为排查困难,当时并没有录入指纹”;“当然,因为害怕,高承勇之前也刻意避开了所有的指纹采集”。呵呵,自斟自饮!)
22. “感觉当年做了很多无用功何再贵。那时候,我们通过作案手法、心理等多方面的分析,将人群设定为高学历的青年男子。但没想到,他只是个没能考上大学的农民。”(“需要申明的是,在案发现场数次留下指纹和DNA证据的应该并非是什么高智商犯罪”;“一般意义上可能的无业、闲散人员、民工、流动人员、水电木瓦漆工等”。)
23. “那些年,他不光要在本地调查,还跑过河南、内蒙古很多地方,只要听说哪里有类似案子,他就会过去看看能不能并上案何再贵。”
24. “二十年来警方从来没有停止过追凶的脚步”;“10几年过去了,公安部仍在督办此案,当地警方也在随时……寻找线索”;“公安机关却从没放松对白银案的侦破”;“没有此前警方多年的努力,怎么可能‘瓜熟蒂落’”;“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从1988年起,张国孝的手机号码就作为线索征集热线向全国公布……2009年张国孝去世……她(张国孝之妻王福芬)却小心地保留着这个号码何再贵。(张国孝,化名,即白银案对外公布的手机号码13909438639机主郭警官----笔者注)
24. 网友:破案后,白银9起手段极其残忍、血腥的案件,都已无一例外全部详细曝光何再贵。包头的2起案件至今却始终是讳莫如深,警方也未有片言只语!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上百度一搜,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包头案的信息。难道是只有我没找到吗?包头的2起警察刻意隐瞒回避,查不到具体案发时间和死者信息,有一种可能就是最后2起早已“破案”!(真相本该即时归位,却只放任流言滋生肆意发酵!让人遐想!真相始终阙如,无怪乎谣言纷起!难道还要走呼兰大侠那种等到谣言坐大再努力去辟谣的死循环?!)
25. 高承勇的落网,首先是与其同姓氏的远房堂叔因行贿被监视居住,警方因此采到了此人的血样何再贵。初步对比,结果与“8•05”大案嫌犯的Y-DNA信息相符合……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所以嫌犯应姓高。(如果没有这位堂叔(注:按后续报道实为堂兄)入瓮,请问你们这么神武还能破案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