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爷爷在夜晚倾听秋天,今年秋天感觉还不怎么秋,因为江南气候还挺热的,但是真正的秋天若到了,则必定非常的惆怅冯爷爷。
还记得作者爷爷年轻的时候,坐在外来打工妹的床上,静静地思念自己的母亲,突然,作者爷爷感觉到了一种秋的博大,那就是心破碎时,好一阵凉意潇洒冯爷爷。
秋天应该如何倾听呢?作者爷爷想,秋天,和夕阳一样,都是金灿灿的,都是黄色的,秋天是一种收拢吧,在这种收拢中,还有一种轻微的小发散冯爷爷。
作者爷爷小的时候,就非常多愁善感,当被人问起最喜欢的季节时,想也不想,就是秋冯爷爷。现在,作者爷爷对于秋的理解,比当初深厚多了。
而秋,之后就是隆冬了,冬天是一种真正的收拢,就好像夜晚,有一种没有前途的感觉,因为这种收拢力气太大了,故而某诗人只好如此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作者爷爷仔细一品读,发现这根本就是扯蛋,这逻辑好比是:死亡来了,投胎还会远吗冯爷爷。
但是冬与夜一比,感觉就来了,也就是说,秋这个东西毕竟它连着春,夏,还有自己,而漫漫长夜,正是隆冬的样子,而夕阳无限好,恰好说明,春,夏,秋,至少还是一直生命的轮转,而夜和冬,则毫无生命的勃发可言冯爷爷。
故而夏夜虽然生机勃勃,但正如蛙田里埋头苦叫地青蛙一样,有生命,有生气,而依然被什么给紧固了,是的,黑夜这个东西,在于看破红尘者而言,其实正好是一种痛苦地永生冯爷爷。
而在于普通人看来,黑夜则恰巧多情绵绵,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等会儿就睡去了冯爷爷。
作者爷爷继续倾听秋天,发现今秋,与往秋,总是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每个春,秋皆是轮转回来,而夏,冬则不是,夏是春风得意时,哎,突然莫名其妙就盛夏了,就绽放了,就是夏至未至了,就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了,而冬,则是永远站在那里,好像一种觉醒,秋虽然也是觉醒,但是是一丝丝渗透式的,而冬则是秋越来越浓,越来越浓,然后突然站着,嗯,老衲我还在老地方呢冯爷爷。
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多情才子陈百强如是唱道,是啊,秋是说不尽的,正如夕阳的无尽意,然而夕阳是收拢发散完之后,往上托,也就是说,夜里也有一个小太阳,只不过在山的后面,地球的后面,而秋则是一波一波地走向寂灭,走向幻灭,话说,粮食丰收了,果子成熟了,也就被吃掉了,而秋,比起黄昏,则是一种再也没有回头路的感觉,秋本身的清凉剥离,就是一种永恒的惆怅,黑夜之后其实也不会再有黎明的,但是夕阳的向上托总算让人看得见,而秋则必须让你死一回,让你放下一回,好了,放下就可以永生了冯爷爷。
秋夜冯爷爷,则莫名其妙,夏夜,多情绵绵,春夜,你侬我侬,冬夜,MERRY CHRISTMAS,圣诞神仙老儿来也!
春日,则双颊通红(春风挺冷的有时),夏日,则蝉林鸣鸣,人去哪啦?睡觉去了,要不就在水里,秋日,则红枫小惆怅,换来小潇洒,冬日则,手捧午后红茶,被心爱的女孩子拒绝后,感怀慢慢,并且用这个感怀来变成了一种小安慰,随冬日午后的阳光扩散开去,变成艺术冯爷爷。
在人间找不到意中人,苦难的作者爷爷大呼:秋,愁!嗯,嗯冯爷爷。
一愁白了头,为什么呢?因为过几天就是冬了冯爷爷。某诗人的名言,又要来了,逻辑就是,家里没有米了,所以离买米的日子也不远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