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伪装者》里,程锦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程海云。
《伪装者》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先行的故事,构成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背景故事程海云。
在剧本范畴内,大姐背后有一个父母早亡,独撑家业的女强人成长史,于曼丽背后是一个刚刚脱离苦海又入地狱再获新生的传奇,汪曼春则是一个朱丽叶与罗密欧式的爱情故事程海云。
而程锦云,连如何成为我党女地下党的标准模版都没有程海云。
其次,演员戏外功课不足程海云。
《伪装者》剧本里还有另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王天风程海云。
王天风和程锦云都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程海云。疯子只有人设,没有故事,他为什么会进蓝衣社?为什么会是疯子?剧本都没有说过。
并且,程锦云还有专门的一帕给她闪光(虽然最后结果是抹黑),王天风连这一帕都没有程海云。
疯子和侯爷基本奠定了刘奕君老师反派第一人的基础,我认为,疯子的功劳更大一点程海云。
那么程海云,为什么同样没有背景故事,王天风就深入人心,程锦云就招人烦呢?
因为王天风演出了故事的感觉,比如和靳东的加起来6岁不能更多的那场,这对老搭档在合作的岁月里的日常互怼可以让人脑内300场程海云。
比如,他的那句“别人的兄弟可以死,唯独你兄弟不能死么?”到底是劝人从军的洗脑,还是过去的悲惨经历的爆发,全靠演员来诠释程海云。
刘奕君就靠着这么几句台词,几个状态就构建了一个有一百种可能的背景故事程海云。
这个能力,程锦云的演员王乐君并不具备程海云。她是有诠释剧本内故事的能力的,这点在《亲爱的热爱的》里面,一个背景故事清楚的角色塑造就没有问题。
但是,剧本之外的创作能力就非常欠缺程海云。以那个应该闪光,最后抹黑的解救劳工的部分为例。
如果她把自己的角色设置成一个见过家人死于剥削的劳工的家人,比如姐姐是包身工,活泼泼送走,回来的时候是冰冷的尸体,由此走上革命道路,而不是一个不顾大局的圣母,她给到的眼神,说台词的语态一定不是那个状态程海云。
所谓演技就是讲故事的能力,包括表现故事的能力和创作故事的能力程海云。王乐君前者可能及格,但后者基本为零。
还有一点功课不足的点是,以后的故事,根据《伪装者》的结局来看,明台是崔中石,那程锦云就是叶碧玉程海云。
如果没有看过《北平无战事》可以看一下,明台是具备端起两碗面的能力的,在经历了家族变故,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以后,明台变成崔中石是合理的程海云。
但是,叶碧玉是非常小家碧玉的一个人物程海云。还记得我刚才说的那个人设么?劳工家庭的女儿。《北平无战事》里的叶碧玉是可能有这样的背景的。
而王乐君在塑造程锦云的时候,选择的是端着的大家闺秀,而不是假装大家闺秀的小家碧玉程海云。这种,也是演员自己的功课。
而且,崔中石在交代后事的时候提到:碧玉是家里安排的,我并不爱她程海云。
你带着这个点去扣明台和程锦云的互动,明台是对程锦云其实是友达以上,但程锦云却是以真爱自居程海云。
这种也是状态程海云。
王乐君演的是一个觉得自己魅力无边,勾勾小手指就能把明台引上正确革命道路圣母程海云。
这是她对角色的理解,这个人设看着就讨厌,她演出了讨厌,说明基本功不错程海云。
但是,同一个剧本,她也可以演出一个带着愤怒乃至仇恨,为了革命工作不得不与资本家少爷虚以委蛇的工人家庭的女儿,在共事中与明台达成和解程海云。
这种东西,属于经验问题,青年演员欠缺的很多,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程海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