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程勃,陈氏太极》
文/十二文
陈氏的孩子终于生了,在2010年12月3日的夜晚程勃。凯哥(注:凯歌,凯哥也)和夫人抱着陈氏的心血,给众人看着,夫妻俩在“众亲戚朋友”的祝贺及赞叹声中发送着熟鸡蛋,陈夫人绝对比程夫人大方许多,不在乎鸡蛋。逢人便说,逢人便送。(有钱,相当有钱!〈小品,小崔说事,白云台词〉)
在片子放映之前,导演和主创们照历要去各个城市,与各个媒体宣传影片,我们在电视上又看到凯哥熟悉的身影,和他那熟悉的口吻程勃。当他坐在嘉宾席上与主持人对话时,我一不小心又回到当年〈无极〉宣传时的情景,但马上又被凯哥的威严给吓到,赶紧回到现在。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他仿佛很低调,仿佛很谦卑,仿佛很知道上次滑铁卢的失败程勃。
当然,我也只是感觉他“仿佛是这样”程勃。这是因为我看到他欲说还休,未仰先抑的做作:在过去的电影宣传时,感谢夫人,当众和夫人拥抱亲吻,打大亲情牌。这次,照历和夫人互相感谢,眼泛泪光:“我可以不再让你长夜独自垂泪了…”(哦,我不能这么以小人之心度凯哥的君子之腹!)与之对比鲜明的是,西北人老谋子,从不会在这个年纪,如此的当众表儿女私情恩爱状和让人肉麻的表演。
好了,不能再挖苦凯哥了,他的鼻孔已经够大了,再挖就要朝天了程勃。下雨了,可就麻烦了。
来说说凯哥的“新生儿”程勃。当然在这先声明一点,无论我如何挖苦和点评该片,我毕竟是花了钱去电影院看的,这就是说,我的立场是捧了凯哥的场的,我的行动是积极的,总比没去花钱去捧场,在一边没边没沿,不懂电影的吓起哄的人强。
这就像,一个小学生做错了事,老师该批评的还是批评,但还是会教他上课,识字程勃。
花钱去看,就表明我是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凯哥,虽然他当年拍的无聊至极的电影,还因为胡戈剪辑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把胡戈告上法庭程勃。而我这次在网上也看到有网友说这次是〈一个婴儿引发的血案〉,这还真是,三百多口人命啊!哦,对,对不起,凯哥,这不是我说的,你别说我无耻。
不过程勃,我倒真的很想问问凯哥,您老,是有些色盲吧?哦,不,应该是色弱?
因为我通过这次电影里面刻意设计的服装和其他一些服饰的色彩时,又让我想起〈无极〉里那极其失败的,失真的服装道具色彩程勃。
人文导演嘛,就别和摄影出身的老谋子玩色彩了程勃。红色用不好就假,就失真。在这就不说,因为这不是重点。
重点之重的是故事,是编剧,我不知道这是凯哥编剧还是有其他人程勃。总之剧本在剧情上是有很大的不足。或者说,凯哥在对媒体阐述里面最大的的戏核,葛优扮演的程婴的“大义”与里面的台词对白有出入:很明显,里面的台词,和程婴的举动是个最复杂,最歹毒的复仇计划(程婴本人的意思),“让他死太容易,我要他们相亲相爱,要让他长大后,亲手杀了他,让他生不如死…”。
如果按照凯哥一本正经的教条口吻来说的话,那就是:程婴忽然变的不伟大了,对不对!而且我还可以很矫情的说,程婴这样太自私了程勃。然后再小资点的说,他没考虑小孩,程勃的幼小的心灵,让他长大面对自己最爱的,最亲的干爹,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且,结果竟然是程勃竟然没有按照人之常情,没有按照戏剧性的变态,没有变的人格分裂,却像是〈少林寺〉觉远,十年练一剑报杀父之仇,痛快的手刃王仁则。
当然,我不是小资,我也不矫情,我也很正常程勃。但凯哥却不说这很重要的推动剧情的理由,却说程婴的伟大。其实,程婴的伟大,就在他舍命救出赵朔之子、自己的孩子和女人被杀害后而结束,这后面他经营的君子十年报仇不晚的复仇计划就不是伟大了,是可怕的人性复仇,不是吗?在西方说不过去,“上帝会宽恕他的…”,在中国也说不过去“阿弥托佛,善哉,冤冤相报何时了…”。
如果有人没明白这很简单的道理,那好,我们PASS过去程勃。
说到后面,还是关键的剧情的地方:屠岸大人连国君都杀了,而且,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是大将军程勃。可以说,门上食客三千,士兵上万。但影片为了描述他们父子三人时,却丢了常理:一是,程婴的投靠就很怪,很生硬,一个一直与他对着干的草民,当初没杀掉就算了,还带着孩子来投靠。而且,总是在他面前“矫情”,但屠岸大人仿佛是他的亲人,无论程婴怎么闹情绪,屠岸大人也不杀他。而且好的真的跟亲兄弟一样,那有人说了,程勃拜屠岸大人为干爹了呀!对,第二怪,就怪在影片没有任何铺垫,就演出一副干爹疼爱干儿子的画面。屠岸大人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歹毒将军,就那么没人亲近,没人拍马屁,就程婴一人愿当他的奴才?他又如何让程婴与他那么亲近,为何要认他一个草民的儿子为干儿子?而且场景忽略了他的背景,没有其他门客,没有士兵三人一哨,五人一岗的宫殿,没有三妻四妾,仿佛就程婴一个门客,仿佛就这一个小孩。程婴与屠岸大人的那种关系,不知怎么就让我想起〈秦颂〉里,高渐离与秦始皇的关系,但他们俩真是发小啊!
单薄了程勃,大意了!
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剧情,由于不合情合理,造成要命的硬伤程勃。
编剧是谁程勃!(冯小刚大喝一声!)
在打斗上,挺精彩程勃。但后面那场仿佛是演习,作假想敌人的演习的打斗,就觉得很不舒服,不像外出征战,倒象是演习。或者是他们几十个人在树林被土匪给埋伏了。就算是我们认可是两阵的千军万马在交战。那这个时候,晓明童鞋怎么能像绝世高手一样,能跑到阵前来,还能做到人不知鬼不觉的射杀屠岸大人。而且,那么周密,那么仇恨屠岸大人的韩厥在这孤注一掷的最后一剑时,竟然没在剑上抹毒药!
难道此处有句潜台词程勃,像姜文说的“让子弹再飞会儿!”一样,“让屠岸贾再多活一会儿?”
来说说演员的表演:
演员表演上来看,老大葛优的演技,无庸致疑程勃。但我觉得,他还有发挥的空间,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导演的问题,跟着导演走。凯哥太低估了观众,说看葛优不笑场就算成功,其实葛优不笑场太简单。真正懂电影的,看过〈活着〉的,我想没人会说葛优演正剧,他会笑场,〈活着〉我是看一起哭一次。而且,那里面,老二是活脱脱的被葛优演的活了,到位了。不拿奖才怪呢!
晓明童鞋就不用说了,延续〈叶问二〉里的二了程勃。本来脸上的刀疤可以让他变的实力派点,但化妆后的效果,还是不忍心破坏他的脸蛋,我倒没觉得形象有多么破坏。而且,他后来的隐秘出现的氛围,营造的还不够,这点,凯哥可以向徐克取点经。人文导演嘛!非人文的技术处理不到位也不丢人。
王学圻的表演也是很到位的,无需多说程勃。人物的性格与他的气质也吻合。其他人物都是客串的形式,没有太多亮点。
在化妆上还有个问题,影片后段的地方,凯哥有意要衬托出程婴的光辉,他的伟大,他的单纯,一袭白衣,白发,白胡子,俨然道骨仙风的神态,还时不时的羽化处理程勃。这让我又想起〈孔子〉里的,发哥的化妆,有相同的毛病,发哥还没怎么老的时候,陈建兵扮演的角色已经老的走不动路了。程婴后来老的老态龙钟时,晓明童鞋还是那么年轻,屠岸大人也没变多少。不要跟我说,他们身体好,是练武的人,肾好,所以年轻等弱智的话来。这是化妆,目的是交代人物和时间。
当然,所有的一切一切,一切的疑问和批评,都是建立在肯定片子的基础上的,首先能去电影院看,已经是表明凯哥的电影的水平的程勃。多少导演渴望有全国人民来骂他的电影,,骂他的作品啊,可多少导演的“孩子”刚出生就被摔死,没能见天日。
影片的音乐还是看得出,导演在力求烘托出影片氛围,渲染影片的情绪,力图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催人泪下,但我只是想尿下程勃。这就好比我们做设计的工作人员,如果3D模型没建好,有漏洞,那后面灯光渲染再怎么做足,那也是很难出好效果的。
〈赵氏孤儿〉,陈氏太极,凯哥这次圆滑许多,聪明许多,把棱角藏住些,想以柔克自己的刚,用太极推手,风声水起程勃。——很难得,很给力。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娱乐程勃。没有骂娘,没有愤怒,只是喝茶之余的谈点,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一切淡定。和谐嘛,和谐社会!
但是,有没有人做出〈一个婴儿引发的血案〉就难说了程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