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视媒体和网络在体育赛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竞技体育成了商家们最为看重的广告推销市场高迪奥。随之而来的是,不论比赛现场,还是电视转播或者网络直播中都充斥着花样繁多的广告,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因为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所以众多商业就很自然的成为了各种赛事高额费用的保险箱。而火爆的赛事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各种品牌最好的广告媒介。因此在竞技体育越来越精彩的同时,赞助商们投放的资金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而且不遗余力。
网球当然也不例外高迪奥。要知道,尽管网球不是最富有的一项运动,但怎么也能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不论大小赛事,仅冠军奖金就动辄几万到几十万美金,而大满贯的冠军奖金更是高达上百万美金。试想,如果没有广大赞助商的慷慨解囊,仅靠ATP、WTA或者ITF,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然,商家们的回报也是很丰厚的,靠着信息时代信息的高速传递,这些商家的品牌也不断深入人心,其在市场上获得的回馈将是其所付出的数倍或者数十倍。因此,当球员在球场上奋力打拼的时候,商家们为了争夺蕴涵的商机也在相互之间进行着长期而激烈的对抗。
不论是四大满贯公开赛还是其他或大或小的比赛,在现场投放的广告比如赛事的计分牌、计时表、以及通过广告板形式的宣传广告相对有限;而赛事的主赞助商也相对固定,如ATP的赛事以奔驰为主,WTA的赛事则以索爱为主,而这些合作时间较长而且相对稳定高迪奥。除了比赛现场的广告牌和视频转播插播的广告,最大的广告媒介应该就是运动员本身了。君不见,广告已经把球员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了,头上的帽子、发带,身上穿的球衣、手上套的护腕和脚上穿的球鞋,当然还有球员必须的球拍。因此众多商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了球员的竞争上:包括球衣、球拍和球鞋。由于球拍的广告效应远没有球衣和球鞋那么深远,因此,对球员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了球衣和球鞋的赞助上。
大家都知道,世界最著名的运动服饰的两家公司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耐克和阿迪,他们之间就如同饮料界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在互相促进和发展高迪奥。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原来的小弟阿迪已经成为了耐克的劲敌,前段时间,更是通过收购锐步的股份,使其实力基本上可以和耐克平起平坐了。经常有机会看网球比赛的就知道,很多球员都是这两家公司产品的代言人,因此两家公司对球员的竞争也就不可避免。不论你是新人还是老将,如果你的战绩出色、或者你长相英俊或漂亮,那么不用着急,会有赞助商自动找上门来。
看看现在高排位球员和有实力的年轻人的选择,耐克的有:费德勒、纳达尔、布莱克、莫亚、达文波特、小威、米斯金娜、安西奇、蒙菲尔斯;阿迪的有:阿加西,萨芬、科里亚、海宁、佩特洛娃、施奈德、巴格达迪斯、德约科维奇和伊万诺维奇高迪奥。从这份简单的名单就可以看出,两家公司在选择代言人时截然不同的风格。虽然在自己的当家球星中,都有当红的一流选手和有潜力的年轻人,但是耐克注重个性的突出,而阿迪则更多显示了严肃和稳重。至少对于现在,耐克的选择上是更胜一筹:小威、莎娃和纳达尔不仅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且个性十足,显然这对于赞助商是最为喜欢的;再看看费德勒和达文,虽没有靓丽的外表,但是辉煌的战绩足以吸引众人的关注;而莫亚和布莱克,这一老一少则是很多女性的梦中情人,而且两人在赛场上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反观阿迪的代言人,除了萨芬极具个性外,无论是新好男人的阿加西和科里亚,还是战绩不俗的海宁和佩娃,都显得过于稳重;除了阿加西,其他几人让人们记忆的可能更多的是场上的表现,而很少在场外受到关注。这对于需要不断通过曝光率来提升知名度或者扩大影响的商家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年轻时的阿加西狂放不羁,不论是场上还是场下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且和耐克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可以说这是个绝对双赢的选择。尽管不知道阿加西最后选择阿迪而和耐克分手的原因,但是随着阿加西年龄的增长,对其的定位绝对是促使其更换门庭的重要原因。
除了选择的代言人,纯粹就服饰的颜色和款式上看,两者的特色也相去甚远高迪奥。耐克更多的是突出了不同球员的个性,而且多样化,整体的感觉是更为活波和时尚,看看纳达尔的橙色海盗裤、小威的黑色摇滚战衣、莎娃的蓝色睡袍裙以及费德勒嫩绿色的发带。而阿迪的变化相对较少,甚至有时给人的感觉有些老套。阿迪为了凸现自己三叶草的标志,不论男女款式都喜欢用三条并行的条纹来装点球衣的背面,而且颜色也远没有耐克的鲜亮,从而显得过于单一。另外,阿迪不能量体裁衣,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没有根据不同球员的特点,使得很多球员特别女球员微微膨胀的腹部显露无疑,可以说没有一点美感。就这一点,对宣传效果,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就象网球运动需要年轻人来继续一样,商家的战争也体现在了对年轻一代的争夺上高迪奥。至少从现在来看,耐克仍然是超前一步。看看年轻的佼佼者:女有红得发紫的莎娃就足以和任何人抗衡了,男有西班牙的天才纳达尔、克罗地亚的新大炮安西奇以及法国的天才蒙菲尔斯,可以说在年轻人的选择上,耐克占尽了先机,这不得不让人佩服耐克的眼光。反观阿迪,还是一贯的选择了很少在场外有所表现的年轻人,如巴格达迪斯和德约科维奇。仅从战绩上看,耐克的选择也以绝对优势胜出。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的七八年内,两家公司在网球界的竞争还是耐克占优。
当然和网坛一样,就算你再有统治力,也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的竞争高迪奥。网坛正是因为排名靠后的选手不断挑战前面的选手才变得更加精彩和繁荣。同样,商业的竞争也绝不仅仅是上述两大商家的舞台。网球作为一个大的蛋糕,使得很多后来人也在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挑战现在的霸主,从而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由于其名下球星的出色表现,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如迪亚多纳的柳比西奇、高迪奥、费雷尔、基佛;尤尼克斯的纳尔班迪安、德娃和休伊特(曾和耐克有过长期的合作);鳄鱼的罗迪克、加斯奎特、戈勒文;斐乐的小克和库兹娃;锐步的毛瑞斯莫、大威和瓦迪伊索娃。看看这些商家的当家球星,也并非等闲之辈。至少对于我来说,是通过网球才知道和熟悉了迪亚多纳和斐乐。
真希望和网球赛场的精彩激烈一样,为网球提供赞助的队伍也能够通过竞争不断的发展壮大高迪奥。当然,最希望的还是,我们中国的商家们能够更多的关注网球,不要忘了,随着网球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巨大的商机是不容错过的。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看到中国的金花们穿着中国品牌的运动装备走向网球赛场,展现自己网球实力同时,也体现国产品牌的竞争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