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霞(1872~1922),安阳人,原姓马,广东巡抚马丕瑶之女,河南第一个女学创办人张青霞。18岁时嫁给尉氏县(今属河南)巨富刘德耀为妻,故人称刘青霞。出嫁7年后,丈夫突然染病死去,刘青霞悲痛之余。开始热心举办公益事业,开办义学,让刘氏家族儿童人学就读。

  又设“师古堂”,收养鳏寡孤独、无依无靠之人张青霞。每遇饥荒年馑,便开仓济贫,非常受贫穷百姓欢迎。1908年,时任湖北按察使的胞兄马吉槔赴日本考察,刘青霞也随同前往。在日本期间,与在日本的反清志士、同盟会会员接触较多,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为创办《河南》杂志捐款6000元。

张青霞:刘青霞的生平是怎样?

  同盟会在开封市设立大河书社,刻印鼓吹革命的进步书籍,刘養霞又捐出巨资张青霞。从日本回国后,率先在尉氏创办华英女子学校,招收学生50余人。女子人学必须放足,书籍、吃住乃至衣服均由学校免费供给。所学课程除一般学校的功课外,更加注重实践活动:教学生编织、刺绣等工艺,并在学校植桑养蚕。

  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禁锢下,女芋入学堂者极少,刘青霞此举开了风气之先,刘青霞之名也不胫而走张青霞。嗣后开女师、北京京师女师、北京豫学堂等校在办学过程中,均受到过刘青霞的资助。因知青霞无子,族人課覦射卢而连年争讼刘青霞专程赴上海普见时任铁路督办的孙中山先生,表示愿倾资修筑铁1921年冯玉祥督豫,族人又将诉状递到了冯玉祥处,冯玉祥批示将财产收归公有,用以补充教育经费之不足,争讼于是平息。

  1922年刘青霞病逝安阳张青霞。

张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