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冯华君。
当下,最热的话题是“民族复兴中国梦”,是以民富国强来重振神州盛世景象冯华君。
毫无疑问,这是举国上下最激动人心的愿景,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浴血奋斗的目标,是无数仁人志士薪火相传的精神,是万世与全局之谋冯华君。
而支撑这个万世与全局之谋最可宝贵与最强大的资源,就是人口冯华君。
可以说,人口资源的状况决定了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能量冯华君。哪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合理,哪个国家的基础能量就大,发展的爆发力与持续力就强。反之,则弱。
那么冯华君,中国当下的人口结构如何呢?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冯华君。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在总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占70.14% 冯华君。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3年1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12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冯华君。具体表现在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
以2010年的人口模型为基准,2010年统计时,1950年、1960年、1970年、1980年出生的人,年龄分别对应为60、50、40、30岁;到2030年,则其对应的年龄分别为80、70、60、50岁;由于1950、1960、1970年代为建国以来的生育高峰期,1980年代计生政策强制推行后,生育率急速下降,那么1980年代后出生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亦同步快速下降冯华君。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人口变化速率来推测,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到2030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略低于10%;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略高于40%;15-59岁人口到2030年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略等于50%(因为2010年人口普查时,15-59岁人口的占比为70.14%,这其中1951—1971年出生人口比1972—1995年出生人口总量要大,以其占70.14%中的58%来计算,略等于占总人口的40.68%)。
2012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调整》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阶段,人口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冯华君。报告称,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直接推算,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18,考虑到出生漏报,当前的综合出生率应在1.5以下。研究认为,目前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如果低生育水平一直持续下去,2027年中国人口将转为负增长。
在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人口老化将急剧加速,两者叠加的结果,就是到2030年时一个适龄劳动人口将承担一个需赡养人口的压力,这将导致综合国力和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冯华君。日本就是一个例子,在1990年的时候,日本人均购买力超过美国;但由于老龄化,现在日本人均购买力比美国少了1/3。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调查,到2024年,日本家庭的收入将低于1997年的水平。与日本人口老化相比,中国更可怕的情况是,如果伴随人口老化同步出现的是大部分人疾病缠身,那么,到2030年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又老又病,这将是怎样的社会灾难?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冯华君。
即便现在全面取消计划生育,鼓励多生,由于养育孩子的社会成本不断增加,也难以改变中国家庭低生育率的状况,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的结构性矛盾仍将难以调和冯华君。
如果现在还不重视健康管理,那么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十多年后国人又老又病耗尽社会财富、压垮年轻一代的危机,就真的会变成现实冯华君。
综上所述冯华君,中国崛起、中华复兴的“中国梦”所必须的人口资源支撑出现了极为严重的问题!中华民族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中华民族就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怎么办冯华君?
一、必须把健康管理上升为基本国策,像抓计生一样抓健康管理冯华君。通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延缓衰老,延伸工作时间,提高全民族创造能力。
二、积极扶持民营机构全面进入健康管理领域,整合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十分逼切的现实需求冯华君。
可是冯华君,健康管理究竟要干什么?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冯华君。衰老是自然过程,疾病发展是病理过程,都有一个缓慢逐渐累积的过程,所以每个人在不同年龄的健康标准也不同。
因此,健康管理就是确保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得到不同的管理与服务,积极消除疾病,解决亚健康问题,使人们始终处于身心健康、幸福感强、和谐圆满的状态冯华君。
这就要求人人重视环保,使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不受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冯华君。
这就要求人人重视健康,使健康的意识、健康的生活、健康的维护成为我们的阳光、空气和水,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相生相长冯华君。
每次看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晚会时,我们总会被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所激动和感召,总想追随英雄的足迹为国家和民族多做点事情冯华君。但是,我们也应该记住,成就事业与管理健康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唯有管理健康,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奉献更多的价值。所以,不是要等到失去健康之后,我们才懊悔不已;不是要等到英雄壮志未酬身先死,我们才泪水长流沾满襟。
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中国歼-15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完成着舰起降试验仅十几个小时后,研制项目现场总指挥、中航沈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51岁冯华君。2012年12月23日,苹果操作系统中文输入法“FIT输入法”作者、广州新点科技联合创始人冯华君因癌症病逝,年仅31岁。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冯华君,而能够健康地活着、健康地工作,那么,他们是不是能为国家和民族创造更多的奇迹,为亲人和朋友带来更多的欢乐?
其实,肩负国家和企业发展使命的管理者,多数都奔波劳碌,压力过大,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往往一患病就是不治之症冯华君。因此,对于这些社会精英阶层,特别是掌握创新创富核心技能的行政主官、企业家、企业高管、研发人员,全社会对他们的个人价值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呵护并管理好这类人的身体健康,才能够巩固和延续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无论是从国家、企业的角度,还是从家庭、个人的角度,今天都必须高度重视这部分人的健康管理。
而更多地把国家的相关资源向健康管理领域倾斜,使全社会的健康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使国家和民族的基础能量日益得到补充和放大,才能使社会良性有序发展冯华君。
正是看到了中国未来将面临的人口危机冯华君,也看到了健康管理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金匡企业(HK00286)正式宣布启动“万佳国际健康管理工程”,联手美国抗衰老联盟、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法国“AMAbiotics SAS”公司、中国香港医疗卫生学会、广东省医疗行业学会、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南方医大代谢医学研发有限公司全球八大机构,全面进军中国健康管理产业,以“整合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健康管理领先模式”为使命,在未来,计划构建连锁健康管理机构,为高端人群提供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状态下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服务,由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国际化的一流技术团队,运用功能医学、睡眠医学、基因组学、应激医学和体适能医学等最新医学诊疗手段,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并根据客户现状和需求,对接最适合最优质的国内外医疗资源,提供或协助制定从健康维护、风险预测、抗衰老、亚健康恢复、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的具体解决方案,帮助社会精英们实现最大限度的健康长寿,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香港卫生署前署长李 紹鸿太平绅士与各医疗界、金融投资界机构的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二百多人参加了是次发布会,廖厅、李紹鸿太平绅士、及著名经济学家林江教授做了精彩的讲话冯华君。
相信有志之士会深深懂得健康管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冯华君,也会看到金匡企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