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只有骨科医生才知道“桡骨小头半脱位”,不过作为妈妈,你必须知道,说不定某一天你的孩子毫无缘由的大哭就是因为它造访了左桡骨。
去年夏天的某一个中午,儿子独自玩耍时突然毫无征兆的大哭起来左桡骨。对,没有任何摔倒、挤压等意外,他只是在柔软的沙发看卡片。
我查看了他的身体,都好好儿的左桡骨。我想,可能是隐性的伤害和疼痛吧,比如:肚子不舒服或是脱臼了?匆忙找到了平时很信得过的医生,并且提醒他:孩子的胳膊好像不太对劲儿。但是他仔细查看后,一脸茫然的跟我说:孩子身体没问题啊,也没有脱臼,是不是受了惊吓?
于是我回到家,抱着孩子在家里转了两圈,学着老人的样子给孩子喊了喊“魂儿”,奶奶又用家里祖传的、“屡试不爽”的迷信方法驱赶了可能触碰过孩子的“影子”左桡骨。可是,一切就绪,儿子仍在大哭。
下午我们又带着孩子找了另外两位医生,他们查看后给了我同样的答案:没事,给点好吃的哄哄吧左桡骨。
只有我知道左桡骨,儿子从没这样哭过,我的孩子一定!!有事!!
第二天,孩子哭闹得没那么厉害了左桡骨。而我依然在试图找到他哭的原因。可是,家里所有的育儿书,甚至连万能的百度都给不了我答案!
几经辗转,终于,从家里一位八十多岁、从医六十年的老人处,第一次听到了“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说法,他说,除了骨科医生,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左桡骨。
为了避免大家像我一样做出“喊魂儿”的傻事儿,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桡骨小头半脱位”左桡骨。它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因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受到纵向牵拉,或是翻身时上臂被压在躯干下,都会引发脱位。发病年龄为1~4岁,发生机率非常高,不论性别。孩子长大后,桡骨会逐渐健全,那时就不会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了。
切记:父母在拉孩子时最好同时抓住手腕和衣袖左桡骨,并且,一定不要用下图方式牵引你的宝贝!
如果某一天“桡骨小头半脱位”这个偷偷触碰孩子的“影子”真的来了,也不要过于慌乱,此时孩子一定是有症状的左桡骨。父母要注意观察,在哭闹的同时,孩子的胳膊是否下垂、半弯曲、不敢摆动。
确定状况后,可施以复位,虽然复位手法很简单,但是笔者依然认为应该找骨科医生,避免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痛苦左桡骨。复位后可将手臂悬吊1周,还要在以后的日子避免形成习惯性脱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孩子脱臼的事实,也不必过于紧张,经过一定的时间,脱臼处会自行复位。
最后,提醒热衷于补充微量元素的家长,“桡骨小头半脱位”与是否缺钙并无关系左桡骨。“喊魂儿妈妈”已就此问题咨询过骨科医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