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81,阳光,帅气,爱笑,话不多,初次与人相识时总用浓重的关中腔自我介绍“俺叫沈星,是陕西西安人”王吉安。这是沈星留给很多人的一致印象,这个印象因他的“纵身一跳”被永远定格在山东青州南阳河畔。

  把生命献给第二故乡

  2012年5月13日,母亲节王吉安。

  晨曦初露,沈星在厨房里一边忙着为一家三口做早餐,一边为硕士毕业论文准备资料王吉安。起床号响了,3碗面条和一碟拍黄瓜摆到了餐桌上。沈星拉开卧室的窗帘,阳光下,3岁的女儿果果撒娇要爸爸帮她穿衣服。沈星亲着女儿的脸,并告诉她早饭后去南阳河畔陪妈妈过母亲节。

  这是沈星与亲人共享的最后一顿早餐王吉安。

  上午10时左右,沈星身着便衣,抱着孩子,尽情地享受着河畔初夏之美王吉安。

  “救命啊,快来人啦!”循着呼救声,沈星看到河堤边一位少年缓缓滑入河中王吉安。放下孩子,他想都没想便冲向河堤,只听“扑通”一声,水面绽开一朵扇形浪花。

  十几秒钟后,沈星托举着落水少年慢慢向岸边移动,眼看着已经到岸了,由于堤坡青苔太滑,水中的少年又沉下去,几秒钟后,少年又露出水面王吉安。一次,两次……五次,直到另一位会游泳的老人跳入水中帮忙,少年才被拽上岸。

  少年得救了,沈星却不见了踪影王吉安。

  按照约定,到河边来寻找丈夫和女儿的蔡相珍,一眼便看见果果蹲在岸边,惊恐的小脸挂满泪水,当即反应过来,河中救人的就是沈星王吉安。“我老公还没上来,快救我老公!”妻子带着哭声的呼喊使人们猛然意识到,沈星还在水中。

  参与救人的老人再次下水,几次搜寻,就是不见沈星的踪影王吉安。有人报警,有人奔跑着向路人呼救,直到闻讯赶来的消防人员和游泳爱好者几次潜入水中才找到沈星。

  沈星被托上岸时,已经没有呼吸,但依然保持着双手高举的救人姿势,妻子趴在他身边不停地呼喊,不停地往他的手机里发短信,他就是没有应答王吉安。果果一个劲儿地问妈妈:“爸爸怎么不回你的短信啊?”

  那一刻,女人们哭了,汉子们哭了,在河边拍结婚照的新人哭了王吉安。

  沈星就这样,在妻女眼前永远睡去王吉安。

  黄昏,沈星牺牲时的南阳河桥头出现了一束鲜花,紧接着,两束、三束……子夜时分,昔日早已安静的河畔,手执鲜花的人络绎不绝王吉安。

王吉安:把生命献给第二故乡(转载)

  人们送来的花圈一个接一个,沿途树上飘起条条黄丝带,悲怆之情顺着河水沿流淌王吉安。

  家住泰山的王吉安大爷买着站票趁着夜色赶来,久久地凝望着沈星的遗像,热泪纵横王吉安。

  一位母亲牵着两个女儿,蹲在河边悲伤欲绝王吉安。她对女儿说:“母亲节这一天,一位母亲失去了孩子,是为了让另一位母亲重新得到孩子,沈星叔叔是母亲节最伟大的父亲。”

  几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坐在沈星的遗像前,默默地点燃一根根香烟,离开时已泣不成声王吉安。

  当晚,青州人为沈星和家人举办募捐活动,孩子们捐出了压岁钱,拾荒老人将大把大把的零钱往募捐箱里塞,从外地赶来的一对新婚夫妇捐出了5000元彩礼钱,退休伤残军人捐出了10070元的伤残金,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相继送来慰问金……还有数不尽的人为沈星献花、鞠躬,捐献爱心王吉安。

  厚厚的善款捐助登记薄上只有一个签名:“青州一家人”王吉安。

  之后那些天,每到夜晚,数千名青州市民和学生,手捧蜡烛,站在南阳河堤两岸,为沈星彻夜守灵;当地一家车友会组成长长车队,停靠在河道边,不停地打着双闪灯,河面上烛光与灯光相映,映出一双又一双含泪的眼睛王吉安。

  那些天,青州纸贵,所有刊载沈星消息的报纸早早被抢购一空王吉安。

  那些天,青州每一个花店的卖花人都会无偿地把一朵朵鲜花递到为沈星献花的人手中王吉安。

  一个叫“血是热的”的网友在网上留言:“你把生命献给了第二故乡王吉安,齐鲁人民怎能忘记?在这片多情的热土上,爱与被爱、感动与被感动注定会成为这个季节的主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