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知道大概剧情苏淳,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个电视,但是知道它轰轰烈烈成为潮流之后,我才开始正儿八经看,目前只看了三集(目前宋贪还没出来,出来后我再八),但是感慨非常之多,很多人说剧中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我觉得是,就目前这三集出来的剧情来说(主要围绕海萍的困难生活开始的剧情)我个人的感觉是,固执,做作,想要小资还一辈子都没小资着,真杯具!

  首先海萍和苏淳两个人一开始选择留在江州就是个杯具,海萍家和苏淳家都是无法给他们帮上忙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很多很多,能把孩子供出大学,已经是一件非常功德圆满的事情,剩下的事,就要靠两个人自己奋斗,所以他们以这样的根基,一开始就选择一个非常难扎根的地方,本来就是一件错误的事,但是那并非杯具的开始,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热情和希冀,我觉得选择不一样,人生也就不一样吧,更何况98年的江州,一切比现在好发展的多,十年时间,足以安家落户,扎根扎地,但是他们没有,而且生孩子之前的6年也一直没什么起色(作为名牌大学的学生,虽然在江州那个地方确实什么都不值,但是混的也未免太菜了点,既然一开始就觉悟到在江州混的这么菜,就该早点觉醒,重新找个地方落地生根,真不明智,他两从头到尾都是不明智的人),虽然看起来一直都很有憧憬,一直都没有放弃希望苏淳。其实如果本来只有两个人,再怎么难再怎么苦一切都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他们的另一个错误就是过早的生了个孩子,也许已经不早了,他们结婚也已经6‘7年,但是还是早,在没有能力能够安身立命的时候,这个小孩来的一点也不恰当,从一直在江州死撑到还要把孩子生下来一起死撑,真够要命的,但是这样的要命还没有结束,他们一次一次在房子面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开始是非常龟毛的挑房子的毛病,到后来是房子非常龟毛的挑他们的钱,到最后是房子和钱都没得选的时候把好不容易迈出去的那一步又缩回来。其实苏淳同学在房子问题上还是很有前瞻性的,但是他俩真的都太保守,既然已经预见到楼市回暖,那么就是拼死,也应该拼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屋子,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是自己的!这种保守也许是整个一代中国人的保守,在巨大的决定面前畏畏缩缩,没有决断。也许钱也是他们面前的一大阻碍吧,但是有时候该拼的时候就应该拼一拼(是不是因为我还没工作,不了解没钱的窘迫性?)就好像他们已经付了定金的那个房子,后来被房东退了款,理由是,有人比他们多出两万,我觉得那时候他们应该一咬牙再加一万或者两万(等于是多三万或者四万,多三万或者四万也是慢慢还的啊,有什么关系。。。。)把这个房子拿下来,因为大家看看,在后来的江州,他们要买房子,多出来的何止这三四万!

  还有围绕这个孩子苏淳,海萍很爱她,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不必要的,进口奶粉倒是OK(毕竟有毒奶粉事件的阴影哈,但是姐姐我小时候喝秦俑奶粉几块钱一袋也还素聪明伶俐的哇~)但是尿不湿这种洋玩意,还有后来她回去看孩子的时候买的米奇的玩具,商场的衣服,让我觉得对于一个紧巴巴需要钱买房过日子的家庭,非常非常的不必要,这才是真正的浪费钱!(要是我我宁愿把小孩放在老家穿妈妈做的衣服奶奶做的玩具,话说偶小时候也是穿外婆缝的棉袄过来的呀,虽然没现在小孩拉风,但是暖和加舒服,一样不少啊~)

  再到后面的非常之决心买房(虽然我很怀疑他俩都是都搞到钱够不够首付,这个时候的房价已经是飚的非常之快了),海萍让苏淳去问家里要,苏淳说不好意思问家里张口,我觉得这种时候,能靠得住的只有父母,哪怕是非常暂时的,打借条都行啊,能借点是点,早一天都省一天的钱呢`这个时候还要考虑啃老不啃老的问题,我只能说他真的是一个非常保守而懦弱的人苏淳。(真解决了房子问题俩人没后顾之忧了以后生活顺了不得有多少孝敬老人的啊`他们现在窝在那地方估计也没钱给家里生活费吧)。

  海萍作为女人苏淳,太不女人,太决断太硬气,硬气的他的男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说她决断吧又没在大事上决断,所以千万不要相信女人的决断),假设她是个很温柔如水的女人,那么他们有两条路,一,一开始就不呆在江州,那么作为俩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用苏淳的话说,现在已经是鸡头了`~二,苏淳会因为海萍的软弱而有作为男人的自觉,这种自觉不会长期的被海萍压制而唯唯诺诺,也不至于在早期的房子问题上一次次的与机会失之交臂(只能说男人在大事上的主意都是对的)

  苏淳作为男人,太窝囊,没有给女人创造该有的生活条件就不说了,遇到事情的时候一点主见都没有,而且保守,粗心,事业也没什么样子,家庭也没什么眉目,他就是除了脾气好点,一无是处苏淳。

  总之现在看到这三集我很气这两个人,完全就是目光短浅保守固执的代表苏淳。至于后面再有什么感想,后面再评论

苏淳:蜗居看了三集,来评论一下海萍和苏淳这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