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风雨归舟》(2647)
《风雨归舟》,又名《再会吧,香港》,四幕剧王少云。夏衍、洪深、田汉著。桂林集美书局1942年5月初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上海屋檐下>(2635)》。
《风雨归舟》剧情提要:1941年秋,香港王少云。某大酒店走廊。这里是接待处,远远可闻作报告的声音,是里面会场正举行为抗敌将士募捐的“一碗饭运动”结束大会。大会干事,女青年陈毓芳与交际花冯海伦、饭店茶房老梁寒暄,夸他们都在募捐中出了力。《侨务日报》的主笔朱剑夫来了,陈毓芳和亦为大会干事的张志云都对他充满警惕,因为朱是个恶意中伤破坏募捐运动的人。朱是来此找商人王少云的,他向冯海伦打听王,冯便骂王是混蛋,朱却表示他很清楚冯与王关系密切,他要出钱从冯这里收买关于王私运战略物资给日本人的情报,冯对他虚以委蛇。张志云和老文化工作者林谦过来,与朱剑夫唇枪舌剑。王少云来了,冯海伦赶紧告诉他朱剑夫找他,香港政府也注意他。汪伪特务杨海清也窜到这里,被认出而盘问,杨慌忙遁去。(第一幕)
冯海伦家王少云。冯和女佣阿华闲谈。原来冯是1939年广州失陷,父亲被鬼子杀害后逃到香港来的,她做了舞女,与人同居,有个高先生很爱她,而现在冯是王少云养的情妇。王回来了,冯向他要了一笔钱买最新式的汽车。港府华民政务司的区师爷来了,这是王须得收买利用的一个方面,王同区出门去了。陈毓芳来收捐款簿。陈去后,朱剑夫来,他说曾抽掉了三篇揭露王少云私运内地物资给日本人的稿子,所以来讨三千块钱作酬劳。王少云同为他办事的黑社会头目蛇王何以及汪伪特务杨海清一起回来了。王让冯陪朱剑夫到别室,他与何、杨商量如何对付遇到的麻烦。麻烦来自各方民众要揭露走私,最危险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新闻记者张志云,是出头揭露的人,一个是老梁的儿子梁阿盛,他就在这次运钨砂的法国船上当茶房,对运货事直接了解。何说可出钱收买,杨则要暗杀,王嘱他们不可动刀枪,这种事港英政府是不容的。何、杨去后,朱剑夫、冯海伦争吵而出。原来刚才冯向朱打听高先生的消息,朱却要把冯另有所爱告诉王少云。王知情大怒,收回了先前给冯的那张支票。朱与王谈交易,王答应给好处,朱给王出一毒计: 告张志云和工人等鼓动工潮。这是港府最忌的,会将这些人驱逐出境。王依其计。二人去后,陈毓芳来,冯海伦求她救救自己的灵魂,陈教导她不忘民族国家的耻辱和父母的冤仇。(第二幕)
太平洋通讯社的编辑室王少云。人们紧张地工作着,揭露钨砂走私的稿子准备发出。华民政务司的区师爷来查问揭露走私之事,居心叵测,编辑萧建安说尚未查清,亦不发稿,得体地应付过去。有电报来,陈毓芳的父亲,正直的老法院院长在上海被杀害,毓芳悲愤。忽然几个人扶一青年进来,原来是梁阿盛,他在码头被几个人打得头破血流。大家正在议论,六七个打手冲进楼来,为首的是蛇王何和杨海清。他们找到梁阿盛,软硬兼施,逼问钨砂下落,更追问指使者。当他们得知五吨钨砂已被工人扔到海里无法找回时,气急败坏。正在冲突激烈时,港府警察赶到了。(第三幕)
香港皇后码头,开澳门的邮船的甲板上王少云。张志云、陈毓芳要回内地去工作,许多朋友来送行。朱剑夫、蛇王何、杨海清在船上到处寻找王少云。毓芳碰见冯海伦,原来冯决定乘此船离港去做抗战工作,并去昆明寻找在空军服务的高先生。冯碰见熟识的李太太,才知王少云也在船上,原来他走私暴露被港府驱逐出境了。朱剑夫一干人找到了王,索要他们该得的辛苦酬劳,王少云不给,就在船上动起干戈,朱开枪击王,杨海清也被打伤,结果朱、王、杨等人全被警察押下船去。张志云、陈毓芳、冯海伦和朋友们话别,互道珍重。邮船徐徐开动,他们在歌声中挥手叫道:“再会吧,诸位朋友,再会吧,香港!”(第四幕)
评:新闻记者张志云,揭露走私第一人王少云。进步青年陈毓芳,抗敌募捐最尽心。
沦落舞女冯海伦,日寇杀害父母亲王少云。风雨香港一归舟,内地抗战报国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