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09-10赛季天津与上海第二战结束,从这一战,对两队人员配备及今后走势,大家都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杨亚楠。拙见,请大家批评。

  先看两队各位置人员配备:

  天津:主攻:李娟+陈丽怡;副攻:霍晶+杨亚楠;二传:魏秋月;接应二传:殷娜;自由人:王茜

   主要替补:李莹、张晓婷、孙明健、米扬、刘娅

  上海:主攻:杨婕+张秩婵;副攻:马韵雯+朱慧菁;二传:卞雨倩;接应二传:张磊;自由人:马晓颖

   主要替补:陈怡娜、李莘芸、奚溪

   从主攻位置来看,天津占有上风,李娟经验丰富,陈丽怡敢打敢拚,又都有较全面的技术,陈丽怡虽然防守稍弱,但在本次比赛中也救了不少重扣,应该可以培养杨亚楠。上海队两名主攻都有身高,但进攻手法相对单一,地面功夫一般,杨婕稍好,但防守也算一般,不少人可能会讲,杨婕的年龄较小,一传比较好,但我不这样认为,一是因她的一传质量是还不错,但是建立在防守负责面积比较少的前提下了,张磊和马晓颖担负了较大面积的一传,所以质量不高,如果大家平均分配一传防守面积的话,杨婕无疑会弱很多。再有就是,本人并不太主张拔苗助长,而是比较欣赏王保泉指导的执教方式,成熟一个,启用一个,而不是大面积的换人,这样新人更容易成长起来,也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流星。不过,杨婕的培养前途还是很大的,前题是自己努力,加上有一个能有一个好,注意其基本技术的培养(她现在有些动作是不太标准的)。

   副攻,天津占的优势更明显,霍晶在这次的直接对话中直接把马韵雯比了下去,年龄上又占势,如果能把伤势控制好了,应该比马有前途杨亚楠。杨娅楠伤势较重,可能会影响她的运动寿命,但从这场比赛来看,应该保持不错,有希望继续在天津打好自己的球。上海队的副攻除朱慧菁外,没打出几个好球,所擅长的拦网也没有多少发挥,完全被抑制住了。

   二传,也是天津队的上风杨亚楠。虽然魏秋月屡被指责,但从这场和卞雨倩的直接对话来看,她还是强了不只一个档次,从分配球的合理性,到传球的准确及稳定性上,对明显上风,调整传球的速度也有些进步,看来她也注意了自己这方面的弱点。卞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第三局后半段几个不到位球的强行二号位快攻,显示了一定功底,其他应该乏善可陈。

   接应二传,本来认为张磊应强于殷娜,但从本场来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杨亚楠。张攻强于守,殷守强于攻,但进攻也并不是那么弱,在两人身高都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窃以为,还是殷娜实用,因为一旦大家的发球都往张磊头上去的时候,她的进攻就没有了,只是偶露峥嵘,而殷娜却可两者兼故。遇上身高优势的对手,张磊用处不大。

   自由人,王茜更是上风杨亚楠。其实大家都认为王茜是防守好,一传稍弱的队员,防守上自不必说,鱼跃救球应该现在国内自由人无出其右,这场比赛的一传也在上海队重点打击之下,做得有声有色,中规中矩,并且她有一个很好的优点,不怯场,失误了,再来,情绪波动小,并且可以以饱满的情绪带动大家,这是技术以外的东西,但并不能忽视。马晓颖,感觉今年发挥一般,不如去年,上一场对北京,就被北京那个小自由人比了下去,今天更是差距明显。

   替补来看,上海的陈怡娜无疑实力最强,但也有明显弱点杨亚楠。李莹限于身高问题,充其量是一个过渡性主攻,但她的一传和防守应该是天津队的一个重要砝码,可以往个一超级替补方向培养。上海除列出的三个以外,没有能记得住名字的人选,奚溪好象也到了运动生涯的后期了,几年替补下来,没转正的希望,是谁都没有多大劲了,可能快下队了吧。倒是天津两个小副攻一个小二传,轮到出场时虽显稚嫩,但敢打敢拚,虽有失误,也打出了不少好球,这和宝泉教练的理念有关,有老队员带着,她们没有多大压力,应该会很快成长起来。而刘娅虽然出场时间不多,但打过接应,打过自由人,防守一传都还过得去,只是需要时间培养和锻炼了。

   个人以为,今后的比赛,天津队李莹和李娟会轮着打,一方面锻炼新队员,一方面让老有个休息的时间,也能保持状态杨亚楠。副攻的位置,可能是四个人轮着打,一是因为杨娅楠及霍晶都有伤,而张晓婷和孙明健也不是那么弱,可以根据对手情况,随时调配。如果我是上海教练,我会安排陈怡娜打首发,杨婕替补。杨婕先练技术,积累经验。用陈怡娜,尽管一传弱了,但进攻可以更加犀利,大不了彻底把张磊的进攻牺牲掉,只负责防守。但长远来看,用陈只是权宜,以后还是杨的。

杨亚楠:从津沪第二战看两队人员配备

   最后,做为一个喜欢排球的人,认为不少人地域观念太强,看到别地方的球队的成绩好了,连人身攻击都来了,这应该不是真正的球迷杨亚楠。希望大家真正从喜欢排球,爱好排球的出发点上,多发表意见,为中国排球的发展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