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与世长辞,国人泪目刘穗子。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刘穗子。

在新中国诞生之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预言:同历届中国政府一样,共产党政权也将因无力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垮台刘穗子。

如今70年已过去了,艾奇逊的预言没有实现,中华民族不仅解决了几千年的饥饿问题,中国还成功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还为全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带来了福音刘穗子。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有20%以上来自中国。这其中,最大的贡献是来自被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所创造的这份科技成果,被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从1976年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推广至今,中国累计种植60多亿亩,增产稻谷6亿多吨,全世界播种面积共计1.5亿公顷,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供养7000万人口刘穗子。

这,就是袁老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贡献!也是我们热爱他的原因之一刘穗子。

我们为何如此热爱袁隆平爷爷?

热爱袁老的原因之二:为了解决“饿肚子”问题,从60年代初开始,袁老就在湘西安江农校悄悄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刘穗子。1968年,袁老亲自带着两名助手从湖南来到海南三亚,克服种种困难一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

197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上,袁老宣告了我国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基本成功刘穗子。

第二年春天,袁老把他在海南育成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播种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刘穗子。这个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肇始之地,又成了杂交水稻的强大增产优势的见证地。那一亩试验田产量高达628公斤,几乎超过了常规水稻的一倍。

从1976年大面积推广至今,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60亿亩,累计增产60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多养活了7000万人刘穗子。使我们彻底告别了“饥饿”噩梦!

我们为何如此热爱袁隆平爷爷?

热爱他的原因之三:是什么动力让袁老几十年如一日扑在杂交水稻事业上?是饥饿!饥饿让袁老发誓一定要通过提高粮食产量来“打败”它刘穗子。

袁老对饥饿的记忆,来自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对饥饿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刘穗子。

三年中,袁老曾亲眼看到倒毙在路边的饿殍刘穗子。他说,那三年的饥饿让他明白了“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刺激他下决心一定要研究出高产粮食作物育种来解决饥饿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的梦想通过杂交水稻实现了,如今,饥饿已不再是中华民族的威胁刘穗子。

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大厅里,有这样一幅壁画,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垂着头,围拢着禾下的一位老人刘穗子。这幅画取材自袁老的一个梦。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人能在稻穗下乘凉……”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40多年刘穗子。

每当有人称呼他为“杂交水稻之父”时,袁老却说:“我只是个领头人,杂交水稻是全国科技工作者克服各种困难,共同搞成的刘穗子。”

当有记者赞其伟大时,袁老笑着说:“我又没有尾巴,哪里‘尾大’刘穗子。不过尾巴大了倒是好事,不会‘翘尾巴’,还是要踏踏实实到田里去。”

一个伟大的人刘穗子,却又是一个朴实的农民模样,这就是袁老!

我们为何如此热爱袁隆平爷爷?

热爱他的原因之四:今天,饥饿已不再是中国人的噩梦,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当肚子没填饱的时候,活着的目标就只是为追求一个“饱”字,没饿过肚子的人,是没那种切身感受的刘穗子。

但凡经历过五十年代困难时期的人,对饥饿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小时常听父母讲,活着,只要能天天吃上饱饭就满足了,所以从小就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惜每一粒粮食刘穗子。

虽然我没经历过那个苦难的年代,但每每从父辈们口中,也能深深感受到饥饿给他们留下的痛苦印痕刘穗子。

再结合小时曾有过短暂的“饿肚子”经历,更能体会到“饿饭”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如果肚子吃不饱,没人还会成天想着住什么高楼、开什么豪车,头脑里想到的一定就只有粮食,就只有一个“饱”字刘穗子。这就是现实,也是对“民以食为天”最好的诠释!

人活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恼,如今,“饿肚子”的问题解决了,“饥饿”的困扰已不复存在,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让人又平添了许多忧愁和烦恼刘穗子。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吃饱了肚子,其他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刘穗子。非也,如照此理解,那现在的人们,岂不是生活得很幸福,没什么烦恼可言了?你问问身边人,包括你自己,有多少人会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呢?现代人的“困扰”,甚至比“饿肚子”时的困扰还要多!

肚子饱了,新的追求出来了,除了对物质更多的“欲望”外,人们还渴盼公平、正义,还渴盼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人烦恼的原因所在刘穗子。

肚子饱了,我们要感谢袁老,是他通过不懈努力,使我们不在被饥饿所困扰刘穗子。试想,如果当下“吃饱”问题还没解决,现代人每天还会想着房子、车子、票子吗?心里想得更多的,恐怕就是去哪里能够多弄些粮食回来,活着的目标就是围绕如何“吃饱”肚子来进行了!

袁老为我们解决了“饿肚子”问题刘穗子,如今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又该靠谁来解决呢?

中华民族要走上复兴之路刘穗子,我们的基础问题(吃饭)是解决了,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精神”方面还存在着的问题!

我们热爱袁老,是“饿肚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他刘穗子。那我们“精神”困扰的时候,又该记住谁呢?

袁老把我们从“饿肚子”的困扰中解救了出来刘穗子,谁又能把我们从“饿头脑”的困扰中解救出来呢?

我们之所以热爱袁老刘穗子,就是激发了我们从袁老解决“饿肚子”的行动中,该好好想一想,我们“饿头脑”了,该怎么去解决,靠谁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