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肺”万亩果园水污染调查之1

    ■策划统筹: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文 何姗 实习生 林思敏 摄影 黎湛均 陈文

    深读指引

    9月1日正式开放的海珠湖本来是广州“南肺”万亩果园保护的配套工程,也是海珠区治理河涌的最优方案林思敏。但是,目前在海珠湖与周边万亩果园的河涌间建了数十个水闸,村民反映未见过水闸开启,使本来已严重污染的河涌水排泄不畅或成断头涌,并浸死果树。水环境专家的实地测量则显示河涌水污染度高,水闸应有的调水补水、净化河涌的作用并未显现。

    万亩果园自2006年起就因空气污染、水污染、病虫害、果树老化、房地产开发、修路等多种因素不断受破坏,危情频发林思敏。今年年初,省9委9书9记汪9洋9、广州9市9委9书9记张9广9宁提出要保护好万亩果园,并打造成媲美杭州西溪的湿地。目前万亩果园的水质为最差的劣5类,这对万亩果园的河涌治理水质净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海珠湖水闸是否牺牲河涌水质保洁净?其对万亩果园是祸是福?

    9月1日,在万亩果园征地开挖的海珠湖建成正式对外开放林思敏。海珠湖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与海珠湖隔水相望的万亩果园里,53岁的果农李阿姨又在被砍了果树的空地上开了一小片菜地,她望着海珠湖叹息说,果树没法种啦林思敏。紧邻菜地的水沟里的水很绿,这是因为河沟里的水浑然不动而且长满了青苔,不远处稍宽的河涌里露出了乌黑发亮的底泥,散发着腥臭的气息。

    海珠湖是在万亩果园叫林沙围的地方挖出来的,“原来这些河涌都是与林沙围里的河涌相连的,水也是流动的林思敏。挖了海珠湖后,原来的河涌都挖断了,还在上游瑞宝涌、康乐涌以及大塘涌等几条河涌支流建了水闸。”李阿姨说,本来这些年这里的水质就很差,再这么一闸,果园就更惨,水满时不能排出,活水成了死水。

    7月16日,刚经过一场暴雨袭击的土华村所属的万亩果园内,果树旁的大小河涌、水沟内很快被雨水填满,腐烂的树叶和垃圾即刻浮上水面,却不见流动林思敏。暴雨过后,大小河涌、水沟里的污水爆满,溢上了果基。万亩果园内泥泞不堪,浊水四处横流,而附近河涌的水闸依旧严严实实地关着。

    “前几天一下雨,这里的水排不掉即刻淹到果树根部,太阳一出,又好旱,水面即时发臭林思敏。”李阿姨身旁的另一位果农说,“这么多水闸,很多河涌都成断头涌了,果树不是缺水就是水浸,不砍掉也活不好。”

    果农梁伯不禁一声叹息:“哎,现在真搞不明,什么时候开闸泄水,什么时候开闸放水林思敏。只好等着这些雨水自己慢慢往地下渗透吧,水沟里的脏东西是冲不出去了。”

    不远处的土华河则显得较为干净林思敏。“土华河也是一时干净,一时污浊。它又和石榴岗河连着,石榴岗河又和海珠湖连着。石榴岗河和海珠湖上都建了不少水闸,你知道为什么湖水干净,河涌污浊了吗?”果农谭阿姨说,现在污水都给闸住了,都灌回到果园里来了,当然有些河涌、湖泊就显得干净了。

    新快报记者与果树专家、水资源与环境专家和海珠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寻访万亩果园后也发现,海珠湖开挖建成后,一些河涌被挖断并广建水闸,与之一衣带水的万亩果园区域暂时并未受其惠及,旱涝不均的现象更为严重林思敏。万亩果园的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较之以往并无改善,经过多年坎坷后,万亩果园危情依旧。

    现场调查

    1 东风村 

    下大雨水排不出淹没果基

    东风村曾为建设海珠湖被征用了898.2462亩果园用地林思敏。现在东风村剩下的果园,包括上涌果树公园在内大都位于海珠湖的西侧一带。

    6月底,新快报记者一走进上涌果树公园对面的果园,看到有两三亩地的果园被浑浊的黄色水面淹没,上面种满了细长的竹子林思敏。当地的果农说,因为这里的水很难排出去,果树被水浸坏掉了,只好砍了果树改种竹子。

    附近有果树的地方,水渠里的水也快淹没到了果树的底部林思敏。海珠区政协常委梁平同时也是东风村村委负责人之一,他说,这里原来是种植龙眼、荔枝等水果的地方,但是由于河涌河床高,在雨季时果园地的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相当部分果树的根部经常受浸而坏死。

    “这说明这里排水系统不畅,本来这样的地方应该是有水闸控制的林思敏。过去有人专门管理水闸,涨潮时水闸关闭,保证河涌里水位较低不至于淹到果树。但是如果长期不开启水闸,一旦下了大雨,就会导致河涌和水渠里的水排不出去,淹没果基。”在现场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潘学文解释说。

    深入果园三四百米后,一条10多米宽、乌黑发亮的河涌挡住了去路林思敏。河涌上面漂浮着各种垃圾,水面不断冒着泡,弥漫着臭气。当地果农说,这是瑞宝涌的一段,这种颜色算好的啦,这几天下了几场雨,已经冲淡了一些啦。

    2 上涌果树公园 

    河涌发臭不敢灌溉果树几乎绝收

    专家和新快报记者沿着河涌往上涌公园方向前行,经过新滘路下面的隧道进入上涌果树公园,河涌的水流变小了一些,但是依旧发黑发臭林思敏。

    在上涌河边,流入果园的河水臭气熏天,乌黑溷浊,行人都掩鼻而过林思敏。这原本是村民用于灌溉果树的水源。

    当地的村民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条河在十多年前都可以用来洗水果的,夏天在里面游泳多爽快呀林思敏。现在连灌溉都不敢用了,谁用谁完蛋。可是这些脏水直接渗入土壤中,对果树造成很大影响。由于果园目前没有专门的排水系统,地势又低,一到雨季,脏臭的渠水直接淹到了果树根部,导致树根发烂,果树被活活浸死不少,如今这些地方大多改为种菜。

    再往上涌果树公园西南方向走,又可以看到黑色的瑞宝涌在万亩果园里流淌林思敏。58岁的陈阿姨是上滘村人,她告诉新快报记者,由于污染严重,果树几乎绝收,她除了领取一个月491元的低保外,只好砍了果树开了地,种一些菜补贴家用。

    和辉花园是与万亩果园紧邻的一个楼盘,在和辉花园居住的何女士经常会到万亩果园里散步林思敏。她说:“站在楼上可以望到万亩果园和瑞宝涌,本来景色优美。但是瑞宝涌实在太恶心人了,在楼上看下去,乌黑发亮不说,经常还散发怪味,搞得我们都不敢开窗户。”新快报记者沿着果园的小路来到瑞宝涌旁,确实涌水不但黑而且味道怪异。

    3 龙潭果树公园 

    河涌淤积黑水成死水

    7月阳光似火,新快报记者在下午两时左右到达龙潭村附近的龙潭果树公园,这也是万亩果园的一部分林思敏。从龙潭果树公园南面进入万亩果园,沿着龙潭涌,新快报记者一直观察贯穿在万亩果园中的龙潭涌,看到龙潭涌的水犹如灌满黑黑的泥浆一般,浑浊不堪,像死水一样停止不前,淤积情况十分严重,并且还不时发出阵阵恶臭。

    实际上,龙潭涌进入万亩果园前,有一个水闸将龙潭涌断开两截林思敏。长期在龙潭果树公园做帮工的阿姨吴琪说:“这个水闸建了一段时间了,搞得万亩果园的水都不流动了。”

海珠湖变害人湖----政绩工程害人!(转自新快报)(转载):林思敏

    村民白先生说,万亩果园的水渠里的淤泥好多年都是淤积的,没法冲出去,而且经常发出恶臭,挖了海珠湖目前也没有任何改善林思敏。

    4 土华村

    “水污染不解决林思敏,景观好也与我们无关”

    穿过龙潭果树公园,经过一座桥,就进入了属于土华村的万亩果园林思敏。新快报记者看到万亩果园里纵横交错的河涌上由于建设了三个水闸,严严实实截断了河涌的水流。

    在万亩果园里打理果园的人基本都是请来的外地人,他们都说,“以前没这么多水闸,而且也不会这么成天关着林思敏。”自称在万亩果园干了七八年活的李思达说:“小溪流由于铺满了落叶、枯枝等杂物,又没能及时得到清除,让很多溪流堵塞。”

    站在一座河涌的桥上,当地的果农梁伯指着较远处一条较大的河告诉新快报记者:“那条河就是石榴岗河,流过土华村后,在后滘那边和海珠湖相连林思敏。你们看懂这些河涌上的水闸了吗,怎么协调联动的,我反正看不懂,我就知道一下大雨我们果园水渠里的污浊水冲不干净。”

    “土华村当年最出名的石硖龙眼,又大又甜,这十多年受到各种污染后,特别是水的污染解决不好,果农的收入一天不如一天林思敏。景观再怎么好看,好像也与我们无关吧。”梁伯说。

    土华村村委委员谭绍基介绍说,土华村现有人口将近7000人,现有可耕面积不足4000亩,人均耕地面积最多只有零点几亩,人均耕地面积少,再加上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果农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果农的经济收入目前完全得不到保障,连基本的生活费用也难以解决林思敏。

    华南农业大学果树专家陈杰忠教授认为,从基本常识判断,万亩果园水质发黑说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果树生长不利林思敏。这些水里如果含重金属、含氮对果树生长则更是有害的。不能简单认为水发黑就是有营养、有肥料作用的;即便是水看上去较清也不能认为就一定是干净的,要经过检测才能确定水质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