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在山东就是不被集总看好的将领,当时毛主席心里是想要罗荣桓当代115师长的,但集总抢先一部发布命令并向蒋介石汇报任命陈光代理115师长,可是陈光在陆房突围时犯有严重的错误致115师有不小伤亡损失,被部下非议威信大大下降,证明了他只是一个将才而不是驾驭全军的帅才,还有一个115师士兵杀俘虏事件,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开会的时候招致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严格批评,甚至说出了115师首长最好去休息,作为115师主管军事的主官陈光却一声不吭,而这时高风亮节的罗荣桓政委却把这一切责任都承担起来了,并在会上作了检讨,集总接到山东分局的汇报后,也对115师首长进行了严格的批评,一时倒罗之声四起,罗荣桓处在非常艰难的困境之中,此时罗荣桓认为自己已不再适合在山东工作,于是向中央反应调离山东,或到别处工作或到延安学习,毛主席接报后立即给陈罗以宽慰,说他们的总路线是正确的,并说现在很难说学习,并指出了朱瑞的工作在于浮,要多检讨自己工作能力的不足之处,集总在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立即申明前电作废,罗总在主席肯定其工作能力后终于摆脱了逆境,1941年8月毛主席把山东领导层调整,罗荣桓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主管军事,朱瑞任山东分局书记主管党务,黎玉任山东分局政委主管政府事务,陈光主管财务,11月日军官房长官烟俊六率五万多军队,分十一路在下午出动,气势汹汹地向山东八路军总部留田杀来,其目的是想趁着夜色打八路军一个措手不及,把八路军总部一网打尽,可是日军的动向早已被我侦查员火眼金睛侦查的一清二楚,侦查员马上向罗总报告,罗荣桓当即召集全部人员开会,商讨如何突围出去,此时朱瑞黎玉陈光萧华陈士榘等一一在列,有人说向东突围有人说向北有人说向西,唯独没有说向南突围的,因为南边的日军的大本营,向南突围等于自投罗网,而这时罗荣桓却站起来异常冷静地说:我主张向南突围李毓全。向南突围?个个都是用诧异的眼光望着他面面相觑,对,向南突围,罗荣桓接着说:敌人这次倾巢出动想趁着夜色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想把我们一网打尽,后方必定空虚,东西北三面它都会设置埋伏,等着我们去钻进它的口袋,唯独没有想到我们会向南杀向它的大本营,这一脚险棋看似危险实则安全,经过罗总详细分析,指战员个个都是茅塞顿开,都说罗总想的深透想的妙,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敌人离留田总部大概还有七八里路,罗总当机立断布置突围,全体人员不准发出一点声响,马尾绑定石头,马蹄带套,一切准备就绪,罗总亲自带队,面带微笑没有一丝慌乱手一挥出发,当天晚上趁着敌人还没有合拢的包围圈所留下的一丝空隙突围出去,接连闯过了三道封锁线安然无恙,到了临沂日军大本营,果然不出罗总所料,日军后方兵力空虚,罗荣桓立即下令就地休息埋窝做饭…………当时一个德国记者随行一起突围出去,后来把这场突围写到了报纸上,称那是一场无声的战斗,整个晚上惊心动魄而又有惊无险,罗荣桓将军是一个神机妙算的指挥员,带着三千多八路军,冲破日军五万多人分十一路围剿的包围圈,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神不知鬼不觉地突围出来了,后来罗总将这一战术创造性的称之为翻边战术,其意义就是敌人打倒我这里来,我就打到敌人那里去,敌进我进,1943年中央任命罗荣桓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长兼政委,山东分局书记,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山东的一切,在罗总英明神武的领导下,利用翻边战术,屡屡打败日军的清剿,敌人越扫荡根据地越扩大,1944一一1945年罗总组织五路大军反攻日军大获全胜,解放了除济南青岛外所有山东领土,罗总一下子把部队整编成8个师,山东军区已发展成28万正规军和游击队,50万民兵二百万人民自卫武装的共军最强大军事基地,毛主席获得这一消息欣喜若狂说:山东只换了个罗荣桓,山东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活了全局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是我们最主要的战略基地,北战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建国后毛主席多次在重要场合说过: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还动员了几万人,都是从山东动员的。一九六二年毛主席评价罗荣桓元帅十条,其中之一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方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名不虚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