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为物何海莹,直教人生死相许!
有感于女演员自杀徇情的报道
我们关注金融风暴的影响和变化,诸如地震、学校、群体事件甚至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军事打击等时事也常常牵动心弦何海莹。但近日有一篇报道则引起我心灵的震撼。《女演员在师傅去世后自杀殉情》报道说,“师傅患肝癌去世,在出殡前一夜,23岁的女徒弟割脉上吊自杀,并留下遗书——希望师徒二人能合葬在一起。”“记者从现场采访获知,自杀女子名叫何海莹,23岁,身高1米7多,湛江人,人长得很漂亮。 她的师傅白云峰是艺术团团长,是粤剧名角。而小何则是白云峰的得意弟子,师傅一般演武生,而小何则演花旦。一起登台演出,表演广受好评。也经常在白云峰家里唱粤剧,白云峰抚琴,小何唱曲,非常好听。”
“工作人员还回忆说,去年6月11日,荣华楼因装修重新开业时,剧团演员们一曲接一曲演出,一共献唱了30多首经典粤曲何海莹。团长白云峰因为风湿发作,膝盖上缠着厚厚的纱布,仍坚持上台表演武打戏,他熟路的功架、雄浑的唱腔,一点都不欺场。小何也一起演出,博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而这一切都将永远成为记忆。”
“记者来到荣华楼二楼,看到云峰粤剧艺术团的演出剧照何海莹。剧照里,白云峰一身武生打扮,异常精神,而小何则身穿淡红色棉袄,低头浅笑,样子妩媚。”
“云峰粤剧艺术团本月11日在荣华楼有一场演出,那是白云峰抱病编剧导演的,此剧由一位香港粤剧名角和何海莹担当男女主角何海莹。曲目排练多日,颇费心血。不料,1月9日上午,62岁的白云峰不幸病逝。据知情人透露,当时何海莹伏在床边,拉着白云峰的手痛哭不止……”1月11日的演出如常进行。不过,女主角何海莹临时更换了一首自选曲目,曲名叫《今生缘尽待来生》。有团员感觉到何海莹是以表演的形式来缅怀自己的师傅,但没想到这竟是她的“绝唱。”
“结束生命前,何海莹将自己的照片摆在师傅的遗像前何海莹。她的一封遗书上这样写着:“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希望你们将剧团坚持下去,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演出的。峰哥离去,我实在难以面对这个事实。我死后,请将我俩合葬。”
另据报道,1月14日,“是云峰粤剧艺术团失去2位“台柱”在荣华楼复演第一天,荣华楼被戏迷挤爆,三个多小时演出了《昭君出塞》、《晓城春萌》等经典粤剧何海莹。一切如峰哥、阿莹在的时候一样,那么熟悉,但物是人非,舞台上,演员们触景生情,多次潸然泪下。”
我惊叹在信息时代的现代都市里,在浮燥的人海中,竟然演绎了一个哀婉的情感故事何海莹。
一个有才艺出众的演员,一个如花似锦的女人,在没有生活窘迫等外部因素的情况下,为真爱徇情何海莹。令人扼腕叹惜。我们不能赞成和宣扬她的做法,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她这种极端执着的忠于情感的境界,罕有人所企及。也不能不为这人性的光辉所震撼和充满敬意。
我无从考察这些报道的真实性,也不想知道那些情感故事的细节何海莹。如果它是虚构的,我为这凄美的故事感动。如果是真实的,我会为之悲伤。这些不是装腔作势的花边新闻,也不是封建礼教的约束,在充满物欲的商品社会中,这是弥足可贵的现代侠义精神。
至于何海莹合葬的要求,我想人们不会忍心拒绝,这是一个以年轻生命为代价的诉求何海莹。但愿现代版的梁祝有一个安慰人心的结局。
人们理所当然的会关注那些重大的社会课题,但不会忽略美好的人性和情感何海莹。无论如何,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尽管在生活中会有痛苦时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