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在《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也收了,题目作《送杜十四之江南》,有注:“一无题下三字,一题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杜苹。”意思是说,这首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题目有了各种各样的异文,有的题作《送杜十四之江南》,有的题作《送杜十四》,还有的题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综合起来看就是,孟浩然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东吴去,这位朋友名叫杜晃,是一位进士,他排行第十四,所以又可以称他为杜十四,这是唐人的习惯。杜晃要到东吴(也就是江南,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周代初年,泰伯居吴,在今江苏无锡;三国时,孙权据江南建立吴国,又称东吴)去,而孟浩然和他的朋友分别的地方是在荆(古代楚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带,在长江的北面)。湖北在江苏的西北,所以杜晃离开荆到东吴去,一定要走水路,从长江顺流而下。我们知道,今天的湖北和今天的江苏,其间不仅隔着长江,而且还有很多湖泊,如洞庭湖、太湖等等。而唐代时的湖泊,水面比现在还要广大,因此诗中说荆、吴相连,到处都是水乡。具体看诗句:荆吴相接水为乡,——这句说,楚地和东吴,之间隔着很多大江大湖,到处都是水乡。君去春江正渺茫。——这句说,您离开这里到东吴去,一路上都要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你的船在长江上越走越远了。日暮征帆泊何处?——这句说,天色晚了的时候,您的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呢?天涯一望断人肠。——这句说,我极目远望,也不能再看到您了,这真是令人感到好像肠子都要断了一样地悲伤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