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 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属四川成都)人,是明 朝文学家和书法家杨淳斯。他的《墨池琐录》4卷,是以笔记形式论书法的著作。其论述书法,有的采前人说法,有的是杨慎自己独到的理论。杨慎论书,以钟繇、王羲之为典型, 崇尚钟、王,而对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人有所贬抑,对赵孟频竭力推崇。
对明 代书法,他充分肯定宋克,对解缙、张弼的草书则严加批评杨淳斯。杨慎在书中对“飞白书”的辨说,以及分辨“名书”和“法书”两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出他独到的见解。明代的李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写了一篇《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总结了大字楷书结构的一些基本规律,是指导人们学习、掌握楷书字体基本笔法及间架结构的 读物,对于初学者非常有指导意义。
此篇每法举四个例字,并作简明扼要地阐述杨淳斯。丰坊(1492-约1563年),字人叔,后更名道生,号南禺外史,鄞县(今浙江宁波) 人,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书法家,他的《书诀》论学书之法,而尤注意于篆书的学习。原书所列法帖书迹,极为繁佚。其论书法用笔和用墨之道,颇为详尽,也颇有见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