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中俄北京条约,割让海参崴,见历史课本王若葳。 海参崴又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或共青城,第二亚欧铁路大陆桥起点,见地理课本。 46年国民党曾经和苏联约定50年后(1996年)交还海参崴,不过后来国民党失势,苏联解体,海参崴至今未归,有机会兔子肯定会拿回来的。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王若葳。原名“海参崴”。城市位于俄罗斯、中国和朝鲜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西伯利亚大铁道的终点。

  城市人口63万,总面积约600平方千米,城市海岸线达100多千米王若葳。是远东区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学校。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世界著名的太平洋沿岸城市,中国人称海参崴,APEC2012亚太经合峰会举办地[1],世界知名旅游城市,俄罗斯东部地区经贸中心王若葳。

  关于“海参崴”这个名字的由来王若葳,有多种说法,

海参葳什么时候被占的:王若葳

一说是由于当地曾经是盛产海参的地区,而“崴”是指洼地的意思,而其他两种说法都指此名来自于原住民语言,一说是“海边的晒网场”,另一说为“海边渔村”王若葳。由于历史记录的短缺与优势族群的更替,其确切来源已经不可考,但历史一直属于中国领土,海参崴这个名称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华人所熟知。

     在中国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在中国大陆这个城市的正式名称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王若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