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大桥是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口狮子洋上,于1997年建成通车东北虎门大桥灵异事件。虎门大桥车流量大,常处于饱和状态。
虎门大桥异常抖动原因一:大跨径悬索桥在较低风速下存在涡振现象东北虎门大桥灵异事件,振动幅度较小不易察觉,仅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较大振幅,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会影响行车体验感、舒适性,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
虎门大桥异常抖动原因二东北虎门大桥灵异事件:沿桥跨边护栏连续设置水马,改变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产生了桥梁涡振现象
虎门大桥异常抖动原因三东北虎门大桥灵异事件:风速大导致涡振现象产生
虎门大桥异常抖动原因四:大桥悬索平衡点附近不稳定因素导致的
虎门大桥异常抖动原因五:该现象属于限幅涡振,在大跨桥梁上比较常见;桥梁主体结构未受损。
5月5日15时20分,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据现场的视频显示,大桥上下异常浮动,幅度巨大,肉眼明显可见,让人感到害怕。
在人们的印象里,这种拉索桥最多可能发生横切风,也就是车辆行驶在桥上时,受桥面横风影响,驾驶人会感到一股方向盘被夺的感觉,这就是受到横切风的影响。但是这种横切风肉眼难以发现。
与今天下午这种肉眼可见的上下抖动根本不同,据有关方面回应,产生这种上下异常抖动的原因是风速大,产生涡振。
目前,基于安全考虑,大桥管理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配合交警实施双向交通管制措施,广东省交通集团已组织养护技术人员对桥体进行检查并组织专家研判。
据初步了解,桥梁主体结构未受损,具体原因正在调查。
虎门大桥
虎门大桥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之上,虎门大桥于1992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于1999年4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
虎门大桥的设计时速是120千米每小时,可抗7级大风,六级地震。可以说,设计时将能想到的情况都想到了,况且通车20年来,经过大大小小数十次台风,也依然屹立不倒,为什么此次并没有多大风力的情况下,发生如此大幅度的异常抖动?
虎门大桥位置
其实这是桥梁共振效应,横风吹在桥上会产生卡门涡街,若涡街的频率与桥梁材料频率相近或相同,则会引起共振波,如果风再大点或者小点,产生的涡激振动频率会大于或者小于桥梁自振频率,就不会发生共振。
也就是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如果风力再大点,哪怕强如台风,也奈何不了。而当时的风速恰好使得涡激振动频率和桥梁自振频率相近,导致共振。
虎门大桥
视频中的抖动现象确实触目惊心,让大家担心不已。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也有一座大桥发生了类似的共振,只不过它最终没有逃过倒塌的命运。
1940年7月,美国塔科马大桥建成通车,短短四个月过后,它却毁于一场毫不起眼的微风,由于横向风产生的共振与大桥自身材料的共振频率相同,大桥产生了严重的抖动,并且越来越严重,逐渐扭成S型,最终超过了大桥的承受能力,大桥轰然倒塌。
塔科马大桥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拉索桥在设计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共振问题,在建筑时,通过材料的使用以及其他技术保障措施,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类似共振问题。
从虎门大桥现场传回的视频上看,桥梁振动幅度并不大,个人觉得应该不会是地震前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