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武汉地大灵异事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比(北京)好武汉地大灵异事件。研究生(北京)好于(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分东西两校区,学校占地面积5000余亩,学校风景优美,学风淳朴,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武汉地大灵异事件。学校的食堂非常有特色,在武汉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现有重点学科17个武汉地大灵异事件,院士11人,博士点39个,硕士点120个。在校生总数6.4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学生2.6万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国家211、985院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院校。
历史沿革:
1952年,院系调整,由北京大学地质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地质工程组建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经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5年整体搬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又在原北京旧校址成立研究生部。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武汉两地办学,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
2005年总部被撤销,两地办学,教育部直属。
2006年,学校由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
学校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1.地质学
涵盖二级学科: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涵盖二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湖北省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设计学
公共管理
应用经济学
地球学
海洋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全国近三年高校排名
2016年82位
2017年76位
2018年60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湖北省排名第六位。分别是: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大
华中农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北京)两地都是独立办学,独立招生,独立教学,独立管理。共同使用校名校徽。
祝福中国地质大学越办越好!!!!
新校区环境很优美,各种设施很齐全,宿舍居住条件比南望山校区强很多。地处郊区,非常安静,特别适合读书和做学问。可能附近大型超市和娱乐设施配套还没跟上,生活还是不是特别方便。但是在未来几年会发展很快,2021年12月31日教师住宅小区交房老师入驻后,未来城校区将会变得热闹和繁华起来。我本人也在岱家山庄购房了房子,非常看好未来城校区,岱家山庄距离公教楼非常近,老师上课非常便利,这比老校区还是强多了。我个人非常期待尽快住进新校区,新的生活,新的征程。
未来城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其中710亩教育用地用于建设新校区,200亩工业用地用于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此外,中约大学中国校区规划占地458亩,教工住宅规划占地133亩。
这个问题其实回顾下中国地质大学的渊源就明白了。
根据当时上学时的记忆回答一下地质大学校史中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吧。
(一)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
1952年,由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地质组、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系地质组以及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3个班的学生(46名)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而成立北京地质学院,是当时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图 北京地质学院时期
(二)湖北地质学院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学校的运转基本陷入瘫痪。1970年,北京市原有的46所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迁,其中以地矿、农林院校为主,北京地质学院为外迁学校之一,也随着这股大潮搬出了北京。
1970年9月,学校通过了搬迁校址的批复,终于在湖北江陵县暂时站稳了脚跟。当然,江陵县过于偏僻,十分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在学校老一辈先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75年通过了搬迁至武汉的批复,正式进入武汉地质学院时代!
(三)武汉地质学院1975年,学校由湖北江陵迁至湖北省府武汉市,并将原武汉地质学校并入,学校进入恢复重建时期。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回迁无望的形势下,老院长高元贵带领新校址考察小组,先后奔赴湖北省黄石、大冶、武昌、孝感、蒲圻、咸宁、花园、广水、襄樊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择优选址武汉市。在国家地质总局和湖北省革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方案获准。
图 建设中的武汉地质学院
(四)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经过了那段动荡时期和艰苦岁月,许多学校的老先生们还是很希望回到北京的。毕竟武汉与北京相比起来,无论是政治文化环境还是科研水平都要差上一大截。但是时间流逝,回迁仍然遥遥无期。在回迁无望的情况下,1978年,原北京地质学院的旧址上建立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院,用于研究生培养,也为后来地大分家埋下了伏笔。
(五)中国地质大学1987年11月4日,国家教委下发地矿部“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地质大学的批复”。正式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时期,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此时的地大仍然是一体的,并未分开。因两地办学,师资力量庞大,地大排名一度进入全国前20。
图 中国地质大学时期
(六)地大北京和地大武汉时期2005年3月,根据教育部文件,位于武汉的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独立办学,教育部仍然以一个中国地质大学整体进行建设。
至此之后,地大一分为二,虽说往日的辉煌不在,但两所地质大学的单独排名均在全国前100,地大(武汉)一直徘徊在50左右,也是对往日实力的一个肯定。
从最早的北京地质学院一路走到今天地质大学两地分家,可以说是各个时期机缘巧合下的必然,有许多老师对此是很遗憾的。地质大学的赵鹏大院士,曾一度作为两校的校长,武汉北京两地跑,两边都割舍不下。如今分开之后,两所学校各自的发展也很不错,不同时期有不同需求,希望两所地大能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早日实现建设地球科学国际高水平院校的目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