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五十年前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我跟母亲和两个弟弟住在傍河边的老木屋子里,那年代邻里之间走得很近,端着饭碗都互相串门,范姨是来我家串门最勤的一个。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可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涨大水的季节,范姨不幸掉河里淹死了!因为是意外死亡,范姨当年又才四十多岁,整个一条街都阴风惨惨,毛骨悚然,加上那时没有电,家家户户点的都是煤油灯,小小的煤油灯发出的幽光时明时暗,更增加了几分恐怖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范姨的后事办完后,街道更加冷清凄凉,大家都骨寒毛竖,邻家两姐妹就索性跟我来挤一床睡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那天我半夜醒来,朦胧中发现跟我睡在一起的邻家妹妹那青春曼妙的身子,突然成了己经死去的范姨的那高大肥胖的身驱,在眼前一晃而过,我吓得一声尖叫而差点昏厥,浑身瑟瑟发抖。母亲和大弟听到叫声起来了,邻家姐妹也被吓得不轻,大家都不敢睡了。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范姨明明死了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而我分明又看到了她的身影,真是诡异。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范姨的大儿子,他那时己是一名小学老师了,他知道我不会说谎,就把这个现象写信到有关杂志社咨询,“为什么死去的人还会再现身影?”回答说,科学承认现实中有这个存在,但是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直到今天,老百姓生活中的类似诡异现象,科学界仍然解释不了。

都是胆大、命硬、不信邪的人。

以前经警队有个刘大胆,身高一米九,体重二百多,小眼巴查,满脸横丝肉,往那一站就很吓人,一笑更吓人。不光同事怕他,偷油的民工也怕他,连经警队养的狗都怕他,好多狗看见他当时就跑不动路,站着那拉尿,也就是说:狗都被他吓尿了。

此人有个爱好,那就是吃狗肉,每天上夜班巡井,就带着电棍、匕首找寻流浪的大狗,宰了吃肉,久而久之没有狗不怕他,也没有狗敢反抗他。他除了爱吃狗肉,他还爱买凶宅,别人用十几万买房,他用几万买房。别人用二十几万买房,他用十来万买房。人家买房找中介买吉屋,他找中介买房,只扫听那家是凶宅,出一个让卖主哭的价,等卖主自动降价卖给他。

我曾经跟刘大胆是同班同事,又大他几岁,就倚老卖老的劝他。买凶宅很麻烦,会带连自己,以后也不好卖。他却不当一回事的说:那凶宅歹看谁买,那压不住的人买了,那歹吓死他,几年翻不过运。压得住的人买,那就是旺财,偏财旺,旺自己,呵呵!他那得意洋洋的劲儿,快把我吓到了,这是要钱不要命的主,还是躲他远远的吧!

后来我听说,刘大胆每次买凶宅,雇人打扫干净房屋,再买来鞭炮黄纸蹦蹦屋子,自己在凶宅住上一个来月,再低价租给民工,过三四年就把房屋按市场价卖掉。来来回回倒卖了几年房子,挣了不少钱,限购后才收手不做了。

要说起这《杨三姐告状》一案,从头到尾细细看过,管保比郭德纲那些单口相声还精彩,而且这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事儿,其中案中案,谜中谜,你且听大狮道来。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第一章:突然有一天二姐暴亡了这事发生在1918年农历三月十四日。河北省滦县甸子村中,这一日早上,杨家三丫头早早起床收拾院子,等着做早饭。这杨家三丫头,名叫杨国华,今年17岁,是个又机灵又能干活的女孩子,村里人多管她叫三蛾子或者三姐儿。刚起床没一会,突然有人啪啪啪扣门环。在农村如果有人快速的叩打门环,准不是好事,不是急事就是有丧事。果不其然,打开门后,是个中年汉子来送丧报,说是嫁给高家的杨二姐突然暴病而亡,要求娘家派人去悼唁。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啊,二姐死了!杨三姐听到信,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杨家的二丫头杨二姐跟绳家庄高财主家的六儿子高占英自幼定的娃娃亲,这才结婚没多久,好好的一个大活人咋就死了呢。但伤心归伤心,婚丧嫁娶这等大事不能耽搁了。打发走送丧报的人,杨三姐哭着进屋,把这事跟娘说了,娘儿俩抱头大哭。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如今三姐的爹爹和哥哥远在乐亭县给人家扛活,一会半会回不来。杨三姐哭了一会子后,一面让人给远在乐亭县的爹和哥哥送信,一边搀扶着娘去给姐姐吊孝。

民国鬼戏班灵异事件:你小时候被哪些鬼故事吓到?

到了高家,只见二姐的尸体冷冰冰直挺挺躺在床上,娘儿俩扑上去就哭。姐夫高占英一边劝慰一边介绍说:二姐昨夜里突然闹血崩症,虽然请了村里郎中,可是药石无灵,她还是撒手人寰了。

杨三姐痛哭之时抓起来二姐的手,却见二姐的右手包扎着,布上有血迹。再一看,嘴角也有血迹,再一摸二姐身下,全是石灰,石灰中有焐干的血水。三姐顿生疑惑,这会子高家人赶紧把她拖走,再也不让她靠近二姐尸体。此后,就匆匆掩埋。

杨三姐怀疑姐姐是被害死的,回到家中左思右想,但苦无证据,只好作罢。赶巧有一天,绳家庄有人去赶庙会经过甸子村,从门前看到杨三姐,就跟杨三姐说:“你姐不是好死的,是被老高家六小子给害死的。村里人好几个听到当晚你姐和你姐夫打架,后来几声惨叫就没音了......”三姐听罢,联想当日自己看到的情景,坚信姐姐有苦水,于是下定决心去给姐姐伸冤。

第二章:杨三姐四上公堂杨三姐求人写了状子,于农历四月初三,自己跑到滦县衙门去告状,受理案件的是滦县代行县长牛成,牛成毕业于政法学堂,学的是法律,但最大的兴趣是捞钱。看到诉状,遂决定敲诈高家一笔,于是以“无凭无据”为理由呵斥走杨三姐,接着派人去高家要好处。

杨三姐一上公堂无功而返。这时候,爹爹和哥哥杨国恩已经闻讯赶回,于是杨三姐和哥哥二上公堂。可此时牛成已经捞到了好处,高家给了他500大洋。他收了钱,就要替高家办事。

这次牛成问有何理由证明杨二姐是高家所害。杨三姐就说“有三点,第一,二姐头天被害前,大表姐去串门,跟二姐聊天说话,二姐一点病都没有;第二,二姐死后右手有刀伤,嘴角有血;第三,只看过一面后,便不让看尸体,当即入殓,草草掩埋。”杨三姐要求开棺验尸。牛成听完后,大声呵斥,大骂杨三姐一派胡言,分明是想讹诈高家,接着让人给赶了出去。

二次上堂,又是无功而返。此时高占英却在村里定亲,姐姐刚死没几日,他就要填房,这分明是早有预谋。因此杨三姐要三上公堂。她这次去将一把剪刀藏在怀里,并且一路走,一路骂,让爱看热闹的跟着。到了公堂,还是那番话。牛成刚想让人赶她出去,没想到三姐把剪刀拿出来,当场就要自杀。牛成被她吓了一跳,如今她真死在堂上,两案并发,自己不好收场。因此,换了副表情,好言相劝。让三姐回家听信,他派人将高家人带来,当面对质。

此时的高家已经先后给了牛成1000大洋,牛成自然帮他家,但这事闹的沸沸扬扬,如果他家不来人,自己没法收场。所以还是发了传票,要高家来对质。高家人赶紧花钱买通了村里的郎中高作庆,让他帮着作伪证。

杨三姐四上公堂,当面跟高家人争吵起来。高作庆作证,当晚是自己去诊治的,杨二姐确实是血崩而死。最终结果宣判,高家人无罪。但高家要补偿杨家打官司的费用和路费150大洋。杨家不得再告,当堂销案。

第三章:三姐进津告状杨三姐四次上公堂,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这次她还要告,不但告高家,还要把牛成一块儿告。几天后,杨三姐和哥哥来到天津,向直隶高等检察厅告状。在天津,杨氏兄妹找到了很有影响的徐维汉律师,徐维汉听到诉状,表示愿意主持正义。然后找到了时任直隶高等检察厅告状的杨以德。

杨以德听完后,哈哈大笑,他很爽快的表示这件事自己管到底。其一是他有个绰号叫“杨青天”,当然这个绰号是被吹捧出来的。其二是他跟牛成的姐夫何国柱有过节,如今把牛成收拾收拾,正好给何国柱一个难堪。还有一点,说不定自己大赚一笔。

为了弄清案件真相,杨以德开着洋车带着一众人到达滦县。住下后,马上派人了解案情。这些人走访之后,回来禀告杨以德,原来杨二姐在高家常常遭到高占英的虐待,高占英的五哥新娶了个曾做过妓女的姨太太,名叫金玉。她私下里跟高占英有一腿,这事被杨二姐发现后,曾多次跟高占英争吵。高占英好几次说要把杨二姐休掉,这次杨二姐被害,很有可能是再次发现高占英与金玉的丑事后,被他杀害。

此外,高家邻居有个叫二愣子的人,愿意作证。他说当晚起来解手,听到隔壁高家有惨叫声,赶紧爬墙观看,正好看见高占英拿刀子要杀杨二姐,但他胆子小,没敢吱声。

第四章:开棺验尸,真相大白。杨以德了解了真相,如今又有人愿意作证。一面命人将高家人扣押在府内,不许出门。

一面前往坟地,开棺验尸。此事传开,轰动很大,老百姓纷涌而至,想看看怎么验尸。这正是杨以德最想看到的,他要让人们看看“古有包青天,今有他杨青天。”

七月初二,正式开棺验尸。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坟地上搭起凉棚,工匠挖开坟墓,抬出棺材。打开棺材,臭气熏天,此时的杨二姐尸首已经腐烂。经过检验,杨二姐尸首之上有多处刀伤。下腹左部有刀伤一处,长一寸二。下腹中部有刀伤两处,长两寸开余。但这不足以致命,法医一摸二姐裤子,在裆部全是石灰。褪去裤子,分开双腿,在私处发现有血污,用镊子探进去,触到金属硬物。拽出后,才发现是一柄尖刀。这才是致命的一刀,可见高占英这小子心狠手辣,而且颇有头脑。高占英当年就读于滦州师范,因此有些文化,本来以为自己这一招没人识破,但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案件真相大白天下,高占英无法抵赖。杨以德命人当场将收受贿赂的牛成胖揍一通,然后将高占英及其家属押往天津审判。宣判结果为高占英死刑,凡是帮着做伪证的或参与此案的人,也各自定罪。

事后,杨以德狠狠敲诈了高家一笔,而且报纸上纷纷报道他是青天大老爷,他算是名利双收。杨家兄妹害怕高家花钱买高占英无罪,因此就留在天津打工,只要高家有动静,兄妹俩就往报社跑,让报社报道,弄得杨以德也没有办法。最终,在1919年10月6日,高占英被判处绞刑,此事才算落幕。

但杨三姐也成了名人,那些文人墨客将她的事迹纷纷撰写,以至于现在被改编为戏曲和影视剧。好在老天爷有眼,让此案大白天下,还死者清白,将凶手绳之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