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现属于智利领土,岛上人口两千多人。大英博物馆拒绝归还摩艾石像一事,对于有着被侵略历史的其他国家灵异事件大英博物馆、民族来说并不稀奇。
(1)归还“被侵占文物”后灵异事件大英博物馆,大英帝国博物馆也就空了
哪里有强盗的后代会说自己的祖先是强盗,会痛痛快快地从兜里拿出已经被自己抢夺了三五百年的东西还回去?要么,等他们自己悔过灵异事件大英博物馆;要么,自己强大了,用自己的实力让它知道“不还的后果”后才会主动归还如果归还文物,大英帝国博物馆也就被“归还”空了。趁着“余晖”还能看着,死撑着呗。
(2)没啥好说的灵异事件大英博物馆,还是说说复活节岛的历史吧
当然,对于“日不落帝国”的曾经罪孽来说,复活节岛似乎影响不大。对该岛负更大责任的人应该是秘鲁的奴隶贩子儿。
我对复活节岛初次接触,权当学习新的历史。作为历史我们应该记住教训,过去自视为文明、先进的人将其他生活方式的人视作野蛮,并用自己的标准进行占领甚至屠戮、灭族。这些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应该受到谴责。
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文化,人家的土地人家爱怎么生活是人家的事儿,自己没有权利指责或者侵害他人的利益。
(3)复活节岛上的文物首先被英国人盗取,之后荷兰、西班牙、秘鲁等都对该岛有所企图,1888年正式成为智利的领土
复活岛上的居民被称为波利尼西亚人。基因研究证明现代波利尼西亚人是古波利尼西亚人与更早的原住民混血形成。古波利尼西亚人(3000年前)的基因更接近我国台湾省的泰雅族、阿美族及菲律宾北部的一些原住民。
在西方世界里,1686年,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来到这个岛屿看到了许多石像。由此,复活节岛上最著名的“历史奇迹”摩艾石像被发现。该岛在闭塞的情况下竟然有了自己的文字——朗格朗格文,因为被雕刻在木板上被称为朗格朗格板。
(4)关于摩艾石像
复活节岛上的摩艾石像据说有887尊,岛上的原住民和现在考古学家也说不清这些石像来源于何处。它们高6到23米,重约30到90吨。这些石像被雕凿于何时也是莫终于是,有公元30000—1680年间多种说法。这些雕像为何被雕凿、有什么含义,现在也没有统一意见。
据荷兰资料说,待詹姆斯·库克上校于1774年到该岛后发现曾经发生了大规模内战、摩艾石像都已经被推倒。
英国人也说因为发生内战该岛人口骤减,男人骤减到六七百人、女人三十余人。其后,人口逐步恢复。对该岛最大的一次外来灾难是1862年的秘鲁奴隶贩子。
1862年,奴隶贩子们开始大规模抓捕岛上的拉帕努伊人,抓走了1千多名男性原住民。在国际舆论鞭挞下,秘鲁对奴隶贩子进行清剿最终迫使他们放回了岛民,但最终只有15人回到了复活节岛。这些人被外部人传染了天花,回到岛后天花也被传染到岛上的其他人。
2012年,智利对其进行人口统计,该岛共有5761人。
神秘的玛雅水晶头骨曾经被认为是拯救人类命运的上古神器。
根据传说,古代玛雅人制造了13个神秘的水晶头骨,里面隐藏着巨大的秘密,集齐这13个水晶头骨,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将会使人类免于灭绝的灾难。
到目前为止,人类共发现了4个水晶头骨,他们分别是:安娜水晶头骨、大英博物馆水晶头骨、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水晶头骨和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水晶头骨。这其中的安娜水晶头骨是最为有名的一颗,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安娜水晶头骨是由安娜和他的养父在洪都拉斯(伯利兹)发现的,根据她的描述得知,在1924年,她的养父率领考古队正在发掘玛雅卢班图姆的一个遗址。安娜在附近一个崩塌的神庙的废墟里的乱石下,发现了这颗水晶头骨。
根据某些专家的考证,这颗水晶头骨是在几千年前由古代玛雅人制作而成。科技含量非常之高,要知道在没有现代光学、解剖学、切削学、材料学等现代科学的古代玛雅人,制作这样的水晶头骨完全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要知道水晶这种材料非常坚硬,而且易碎,在没有金刚石切割技术的古代,是无法制作的。所以人们推测说,这是古代玛雅人用细沙打磨出来的,通过不间断的无数人的打磨,耗费大概300年之久,才制作出了这颗水晶头骨,真是匪夷所思!
还有人说,这颗水晶头骨是外星人的杰作,其中隐含了巨大的秘密,总之,一时间众说纷纭。
在安娜的养父去世之后,1967年,安娜决定进行一次巡回展览。在媒体不断的推波助澜之下,这次展览不仅使水晶头骨增加了更加的神秘色彩,而且让安娜大赚了一笔。而随后的一次历时两年的世界巡回展,更是让安娜赚了个盆满钵满。
因为水晶头骨的名气越来越大,所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后来经过波士顿大学考古学教授,诺曼·哈蒙德的研究,认为这个水晶头骨有很多现代加工的痕迹,并不是之前宣扬的古代玛雅人的杰作,但是安娜拒绝承认这个结论。
有钱后的安娜在95岁高龄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小鲜肉比尔·霍夫曼。死后,这颗水晶头骨由比尔·霍夫曼继承。后来,霍夫曼对水晶头骨再次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这完全是一个骗局。
大英博物馆水晶头骨也富有传奇的色彩,这和一个文物贩子有关系,他就是欧仁·博班。这个出生于多米尼加的这个小伙子是个人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会几国语言,特备是西班牙语和法语。很小的时候就闯荡世界了,后来跟着几个考古队混,顺便弄点文物卖点钱,还别说,真被他抓住了机会。
后来,他在伦敦开了一家古董店。不久,一颗水晶头骨出现在了他的店里。因为他没有说明来历,所以虽然很多人也觉得好奇,但是却不知道来自何处。后来博班决定忽悠一下大英博物馆,就说这个水晶头骨来历不俗,是来自“阿兹特克文明”的遗物。但是,这招没有奏效,博物馆拒绝了他。
后来不死心的博班带着他这个“宝贝”来到了美洲,果然,此行没有让他失望,人傻钱多的纽约地产大佬乔治·希森慷慨解囊的买下来了。后来,希森把这个头骨通过一次拍卖会,卖给了珠宝商蒂凡尼。
接下来就比较有意思了,蒂凡尼在1887年,找到了大英博物馆,说自己买了一个“阿兹特克文物”,于是拒绝了博班的大英博物馆痛快的买下了这个水晶头骨,拐弯抹角的做了一次冤大头。
当然了,假的就是假的,做了冤大头的大英博物馆后来把这个头骨贴上了欧洲制造的标签之后,丢到一边了。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水晶头骨也是博班的杰作,要不怎么说他是个人才呢。他把一个水晶头骨又贴上了“阿兹特克文物”的标签,然后开展忽悠神功,成功的卖给了一个巴黎著名的收藏家皮纳。皮纳也许太爱国了,或许是发现了什么,于是转手把这个水晶头骨捐献给了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这事最后肯定也是会露馅的,因为毕竟是假的嘛。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人傻钱多啊。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水晶头骨也是一个笑话,开始的时候据说是墨西哥独裁者费里奥·迪亚斯收藏的珍品。他的独裁统治被推翻后,水晶头骨就不知所踪了。后来,有个匿名者把一个水晶头骨捐献给了学会,并说这就是费里奥·迪亚斯的那个收藏品。经过一系列测定,最终认为这也是一个现代加工的工艺品。
在德国有个小镇,号称“世界宝石之都”,名字叫做伊达尔-奥伯施泰因,15-19世纪因开采玛瑙玉石等而繁盛无比,德国钻石和宝石交易所就坐落于此处。时至今日,依然各种宝石加工作坊林立,宝石的加工切割打磨业依然非常发达。
前面说的那个博班,后来证实,有很多经他手卖出去的文物都是在这个小镇加工的。所以基本可以清楚了,这些出现的水晶头骨,应该都是在德国这个小镇制作的,只是不知道做了几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