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雷峰塔,中国人可能都知道有关它的各种神奇传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白素贞被压雷峰塔下的故事。时隔多年后雷峰塔倒塌,直到2000年,考古学家在其中发现了许多稀世珍宝,令世人惊叹不已 。难道是法海的金钵还是什么别的东西镇塔之宝灵异事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里边绝对没有传说中的白娘子。
在嘉靖年间,倭寇常年来犯,尤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横行霸道镇塔之宝灵异事件。于是,雷锋塔也被倭寇烧毁,烧的只剩下破烂不堪的塔体摇曳在风雨中。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白娘子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导致源源不断的人们跑去雷峰塔祈福,辟邪,甚至求子。一时间让沉默千年的雷峰塔变得熙熙攘攘,尤其是好多人为了求子,还经常偷掉雷峰塔的塔转,甚至还有人喝砖粉,长此以往,便导致雷峰塔的塔体根基越来越不牢固,大有摇摇欲坠的风险。终于,在一场大风中雷峰塔轰然坍塌。
可当时在塔底,竟发现了一本经书,也许这本经书就是传说中的镇塔之宝吧镇塔之宝灵异事件。但无论怎样,百姓都希望能够重建雷峰塔,可当时社会还处在战乱之时,谁还有心思顾得上重修雷峰塔之事。
直到2000年的时候,我国考古界决定对雷峰塔的塔底进行一次保护性的挖掘,于是在里边发现了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铁舍利函,还有许多玉器铜钱等珍宝,最为难得一见的是,塔底还发现了一件阿育王鎏金塔,非常珍贵,世人都能不曾见过,一经出土,引来全世界众多媒体的密切关注镇塔之宝灵异事件。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下了。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发掘时,专家在塔底地宫中有了两个惊人发现,一个是价值连城的纯银金塔,一个是神秘罕见的白色蜈蚣。
雷峰塔的倒下与重修雷峰塔的倒下并不奇怪,这座始建于北宋初年,重修于南宋,明朝时被倭寇纵火焚烧的雷峰塔,在嘉靖年间遭劫后已仅剩苍凉的塔身,当地百姓夜以继日的盗挖,更让这座历史悠久的雷峰塔摇摇欲坠,当最后一颗维持平衡的砖石被挖走,倒塌便不可避免。
雷峰塔倒塌后,成了一片废墟,无人关心,无人过问,曾经闻名全国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被尘封在历史的老照片中,再也无缘再现,无人得以欣赏。
正因为如此,专家并没有对雷峰塔废墟进行发掘,也没有发现什么。
1999年7月,浙江省作出一个重要决定——重建雷峰塔、重现“雷峰夕照”——因为这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我们才能见到今天的雷峰塔,尽管是重修,但它代表了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雷峰塔只是一座普通的塔,是北宋初年吴越国王钱俶出资修建,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心爱的皇妃祈福,并不知道塔内有什么宝贝。
雷峰塔的发掘和发现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重修工程正式开始。
因为是原址重建,所以首先要对雷峰塔废墟和掩埋在废墟之下的地宫进行发掘,而这次规模不大的发掘竟然还进行了现场直播,很多关心雷峰塔的观众都通过观看了发掘过程。
雷峰塔本就不大,地宫更小,长、宽各半米左右,深度约1米,所以发掘过程十分顺利,但更让人感兴趣的不是发掘过程,而是最终的发掘成果。
首先是一座纯银镂空阿育王塔。这座阿育王塔造型极其优美,艺术价值极高,塔身镂空中放置着一个金棺,棺内盛装“佛螺髻发”舍利。在佛教中,金棺银塔是瘗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这种规格的阿育王塔据说在全世界只有六座,价值难以估量,一时轰动海内外。目前,这座纯银阿育王塔作为国宝级文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其次是一只罕见的白色蜈蚣。除了阿育王塔,专家称还在地宫内发现一只很小的瓶子,瓶子是全封闭的,专家小心翼翼打开后,却惊奇地发现里面有一只白色的活蜈蚣!
这只蜈蚣立刻引发大家的浓厚兴趣,白色蜈蚣本就罕见,但它能生活在密闭的小瓶子里不被闷死,才更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一时间,“是谁,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把这只蜈蚣放在这里?蜈蚣为什么能在密闭环境中活到现在?”种种疑问一一涌现出来。
白色蜈蚣的用途和去向更奇妙的是,专家把蜈蚣放回瓶中带回实验室,可过了一夜再打开时,专家们有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发现——瓶子里空空如也,那只白色活蜈蚣不见了踪影!
专家们仔细检查了瓶子内外,没有任何破损,没有任何人为打开或破坏的痕迹,这条蜈蚣好像瞬间穿越到另一个空间一样,无迹可寻,它的一切彻底成为谜团。
蜈蚣神秘消失后,专家们开始推测蜈蚣的来源。
这些专家都是听着《白蛇传》的故事长大,也都看过《新白娘子传奇》,有人提出一个大胆设想:雷峰塔是法海和尚用来镇压白素贞的,白素贞是白蛇精,而蛇最怕蜈蚣,即便千年得道的蛇精出于本能也对蜈蚣十分畏惧,就如同蜈蚣精畏惧公鸡一样。
专家做出大胆推断,这只蜈蚣很有可能是人为放在地宫内协助镇压白蛇的,放蜈蚣的人很可能受到《白蛇传》故事影响太深,才做出这种举动,而蜈蚣长久不见太阳,逐渐变成通体白色,并在阿育王塔内的舍利影响下,保持了长寿不衰。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