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嫉妒的故事梵高灵异事件真实!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在他的专门领域,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他的痛苦也就格外优秀梵高灵异事件真实!
如果问知道梵高吗?会有手臂像森林一样举起来梵高灵异事件真实。
如果问知道高更吗?举起的手臂至少会减少一半梵高灵异事件真实。
如果再问知道《月亮和六便士》吗梵高灵异事件真实?估计举起手来的,大概都是文学爱好者,或者美术学院的师生。
高更是谁?高更和梵高一样,是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高更、塞尚,后印象派三杰。
高更出生于巴黎,为了艺术,他在38岁出走,在南美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可怕遭遇,最后从马提尼克岛上的原始的风光和土著的生活中找到艺术的突破口。他是拖着患有贫血、疟疾、肝炎和痢疾的病体,冒充水手,搭船回到巴黎的。他只带着他的12幅画。
——是不是肃然起敬了?
具有世界声誉的英国作家毛姆创作了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写的是高更。
——当高更把他的画展示给梵高的时候,梵高两眼放光,而高更也发现了被人视为异类的梵高的非凡才华,他们成为好友。
不久,梵高受到全力支持他的艺术追求的弟弟提奥的批评,提奥认为梵高模仿高更。于是梵高离开巴黎,到南方的阿尔去。阿尔有灼热的阳光,有火焰一样的向日葵。
他在通信中要求弟弟高价购买高更的陶器,并要求弟弟每一个月买一幅高更的画,以资助高更。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不懂金钱的疯子,梵高不知道为了养活自己和资助哥哥,弟弟已经捉襟见肘。(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梵高自杀,提奥赶到阿尔,37岁的梵高死在弟弟怀里。6个月后,提奥因悲伤过度去世。)
当高更被资助人撤销赞助陷入赤贫,当高更被伤透了心的妻子拒绝,梵高邀请高更来到阿尔。
朋友相聚的喜悦很快过去,他们成天争吵。恶狠狠的、疯狂的、无休止的论战成为他们的生活内容。
梵高就在这个时候割掉了耳朵。
这件事有三个版本。
1.高更妒忌梵高的天才和对艺术的忠诚,虽然善良厚道的梵高总是在争吵后主动和解,高更还是买通了妓女,让妓女捉弄梵高,妓女竟让梵高割耳朵,于是梵高照办,让人把耳朵给妓女送去,并画下那幅割了耳朵的自画像。
2.梵高认为高更把自己画得像个疯子,摔门而去,当晚在咖啡馆把酒杯砸向高更,第二天赔礼道歉。又一天傍晚,梵高手握剃刀扑向高更,被高更直视,梵高低下头来,跑回屋里,并于当晚割掉了耳朵。
3.为了争抢妓女拉谢尔,在妓院外,高更挥剑砍掉了梵高的耳朵。事后高更受到调查,梵高没有向警方提供任何线索,并于7个月后自杀。
不管哪一个版本,都可以看出,真正艺术家在乎的东西,是俗世的人们嗤之以鼻的东西;而俗世的人们非常看重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一概不懂。
割耳朵事件,产生一幅名作,尽管梵高的画在他生前卖不出去,那些用生命画画的人,才能产生震惊世界的杰作。割耳朵事件,可以看作两个伟大艺术家的相互嫉妒:其实他们在内心深处都认为对方超越了自己,不幸梵高更加善良,更加纯粹,对于艺术更加忠诚。
所以今天更多的人记住的是梵高。
在中文里,梵高的第二个字是高更的开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大人物,有些是被“简化”,有些是被“神化”的,梵高就是被“神化”的一位艺术家。
梵高的一生也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从他的生活、工作到感情都不是像我们一样平淡,充斥他一生的多为自闭和自卑。从他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有与生俱来的忧愁,父母闪电结婚,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却不幸夭折,这个人就是他的哥哥,恰巧的是他出生的那天正是夭折哥哥的忌日。
别人过生日家里的氛围充满幸福和欢快,而他生日那天却要准备哥哥的忌日,当日的氛围可想而知,也许是因为这点,他从小就没感受过生日的快乐吧。
再说他的朋友也只有他的弟弟提奥·梵高,由于从小性格孤僻,与人交际更是一点能力都没有,这给他带来不小的障碍,孤僻的结果就是一生中可以交心的人少之又少。
家里人认为他不爱说话,就应该多和同龄人接触,所以将他送进私立学校,从小至11岁都被母亲关在家里,一出来便没办法适应,恐惧占据全身,只要一涉及交流,他浑身细胞都在抗拒。
对于一个人前沉闷、私下情绪化的文森特来说,没有什么比毫无情感和隐私的寄宿学校更令他六神无主了,再者,因为他的红头发,学校的伙伴都叫他“红发佬”,同学的嘲笑使他极其害怕。
本以为长大后会好些,可是万万没想到长大后的梵高仍旧是沉默寡言,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叔叔帮忙找的——海牙古皮尔总店的学徒。
叔叔去世后上司早就看这个说话直、不拐弯抹角的文森特不爽,文森特开始被各种子虚乌有的“流言”所打压,各种不好的说法一度将他逼到绝境。
后来和家人闹翻离家出走,他怕自己再消沉下去,和旧时认识的一个已婚姑娘卡罗琳汉尼贝克开始了通信,但是之后便一口回绝了对他产生感觉的这个姑娘,只有他还表白过自己的表姐被决绝,最终一生没有娶妻。
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