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霍加狓!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导言《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书中内容(包括神兽)的真实性,饱受古今学者争议霍加狓。司马迁就曾直言因书中内容过于荒诞,写史时不敢采纳。对此,我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一、我认为《山海经》原著是一部古代杰出地理著作。 这本书的原著可惜已经不存在了霍加狓,如果存在的话,原作者写作的意图可能跟今天我们见到的《山海经》大相径庭。

即使这样,翻开已经篡改后的《山海经》,我们仍然能窥见原作者写作的初衷,是介绍世界地理霍加狓。此书内容并没有人们传说的玄幻,大多数文字都是平实而详细地讲述地理知识。

因书中记载的好多山川神兽跟现实不符,于是不少人就认为这是一部天马行空的神话霍加狓。我认为,由于该书著书年代久远,古今文字意思差异,以及记载的好多又是世界地理异域风情,所以,书中内容难免跟现代名山大川对不上号。我想如果作者初衷是写神话,也没有必要花如此多笔墨在如此多山川动物上。光凭作者这种认真写作态度,我们就可断言这是一本中国上古时代的世界地理书。至于书中还有不少神话描写,我想,可能是后来的作者和编者因对世界地理知识孤陋寡闻,不理解原作者真实意图,将地理写成了神话。十分可惜!

二、《山海经》地理价值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土著印第安人中流传一个传说。在海平面下降的远古时代,阿留申群岛就如同接亚洲和美洲的浮桥岛,殷周人乘船从东海出发,经日本北海道,再经阿留申群岛,来到了北美洲。也就是说,中国殷商时期的殷周人是土著印第安人祖先。

大家看看下面记载,你就会对《山海经》原作者记载的地理知识感到震惊。

《山海经·海内北经》一:“姑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姑射国在朝鲜东边,一猜就知道库页岛和日本群岛一带。

《大荒东经》记载二:“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大壑指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少昊之国指的就是少昊羲和国。

《大荒东经》记载三:“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皮母古秘鲁偕音,即今秘鲁文化的发祥地毕鲁河谷。

美洲,那里的山有多险,那里的动物有多怪,我们今天都能见得到。 如果早在殷商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漂洋过海,来到了美洲,那么《山海经》中描述的很多奇山异川和神奇动物,我们还会感到奇怪吗?

三、《山海经》中记载的山川和动物不仅是中国的,更多是世界的。因为书中有许多神奇动物,远超人们想象,很多人因此怀疑作品内容真实性。这里我要说两点:一原作者目的是记载地理,是真实的。二后来者目的是写神话,大多数是杜撰的。所以,山海经中神兽记载有真有假。 比如下面记载就是真的。

《北山经》中记载了一种怪兽,“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书中这样的描写很多,我们一看就认为不可能,作者在胡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动物。

但是,这种长着兔子的外形,老鼠的头,还会飞行的怪物还真得存在,如今还生活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鼯鼠”。现实生活中,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张牙舞爪的异兽形象,反倒是十分娇小可爱的。飞鼠因长有一双翅膀而得名,而实际上它们的翅膀发育并不成熟,严格来说只能称为“飞膜”。飞膜可以帮助飞鼠在树林间快速滑行却无法实现像鸟类般的翱翔。

结束语 由于我们今天读到的山海经,并非一人所著,而且后来作者因为地理知识限制,曲解了原作者意图,把世界地理看成了神话,而且以讹传讹,严重影响了原著地理价值。我希望此意见得到大家重视,以《山海经》记载的地理重新研究地球古今板块运动,研究地球山川及气候变化,让中华古老文化重放异彩!

(一家言)

谢谢大家评阅!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我们的地球上生存着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生命形态,但是由于我们人类的影响,甚至是大规模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许多动植物种类的灭绝。当看到灭绝动植物的名字或者残留的影像时,大家会觉得心痛不已,这些动物真的已经灭绝了吗?它们是不是依然躲在世界某个偏远的角落,等待着我们再次发现。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下面就简单介绍三种目前认为已经灭绝(包括野外灭绝),但是依然有可能残存的著名动物。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小型淡水豚,又被称为“长江女神”或“水中大熊猫”。化石记录显示在距今530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白暨豚就已经出现在长江之中了。由于人类的影响,白鱀豚的数量越来越少,直到2002年7月14日,人工饲养的最后一条雄性白鳍豚“淇淇”死亡,之后就再也没有科学观测和捕捉到白鱀豚的活体,因此在2007年8月英国皇家学会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尽管白鱀豚已经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但是由于生活在广阔的长江流域,记录和观测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很多人依然认为白暨豚在长江流域还有少量残存的白鱀豚个体。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白暨豚的保护级别由原来的灭绝改为极危。

霍加狓:《山海经》里的怪物真的存在过吗?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老虎亚种,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大片地区,但是由于我们的猎杀,其已经在野外消失,被确认为野外灭绝。关于华南虎最著名的事件便是“周老虎事件”。2007年,陕西省农民周正龙用胶片和数码相机拍摄到了野生华南虎的清晰照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是经过专家的多轮鉴定,确定照片是由周正龙伪造的,而且伪造水平极高,欺骗了很多专家媒体。

尽管“周老虎事件”证明是伪造的野生华南虎照片,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外还有华南虎生存,但是却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大家希望依然有野生华南虎。目前认定华南虎已经野外灭绝了,但是在中国的许多动物园中还有超过110只圈养的华南虎存在,这也是华南虎的希望,未来也许可以通过野化让它们重新回到大自然之中。

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袋狼又称塔斯马尼亚虎,是曾经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当人类发现袋狼的时候,它们仅仅生活在与澳大利亚大陆隔海相望的塔斯曼尼亚岛之上。当白人登上塔斯马尼亚岛之后,便对袋狼展开了大规模的猎杀,导致袋狼最终在1936年灭绝。

尽管袋狼已经被确认灭绝,但是人们仍然不相信这一点,自从袋狼在1936年灭绝之后,来自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的目击袋狼记录超过了3600次。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领地拍摄到的模糊照片,相关的探索研究已经开展,希望在澳大利亚能够再次发现袋狼的踪影。

与我们认为依然生存,但是已经灭绝的那些动物相比,还有一些动物的运气更好,它们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但是却坚强的生存到了今天,比如著名的朱鹮、霍加狓、鸮鹦鹉、南秧鸡等等。今天的地球上有大量的动植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我们应该将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这些濒危的动植物身上,加大保护力度,让它们不至于重蹈那些灭绝动物的覆辙,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

朱鹮

霍加狓

鸮鹦鹉

南秧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