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和韩寒更喜欢哪一个?这个问题置回答的人于不义之地。看似是个简单的喜好问题韩寒多高,可真正了解两个的精彩之后,你怎样理直气壮选出一个你所谓的喜欢?
两人都是作家,暂且先从文学成就来看王小波和韩寒。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以及《未来世界》均获得《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我们再来看韩寒,从首部小说《三重门》创畅销纪录之后,他的文集韩寒多高、小说经常在全国图书榜排名前列。
《联合报》文学奖作为一个年代久远的奖项,在当时的文学界是举足轻重的韩寒多高。当下的全国图书畅销榜对于现代人来说都不陌生,地位不言而喻。在文学界各有所成的两位中挑一个站队?这太难为人了。
作家不止精彩于此韩寒多高,他们还有更多身份闪光。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韩寒,以作家、赛车手,甚至导演的角色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韩寒多高。作为《时代周刊》100位影响世界名人其中之一,也是相当优秀了。
已故多年的王小波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文学家。因王小波所持时代距当下略久远,在此展开说一些。王小波作为云南知青返京后,做过工厂工人、老师,随后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研究生,回国后在北大、中国人大担任统计学讲师,在此之后才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在这些官方的职业背后,我们也可以从王小波的作品中发现王他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程序员,他做的编程也曾被运用到国内计算机系统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波与其妻社会学家李银河同著的社会学著作《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开国内研究同性恋行为先河。
到这里我们就更难说出问题中所谓的喜好,王小波和韩寒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方向的人是很难一较高下的,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简直在质疑他们各自的成就。
他们都是时代先进的楷模,我们更多的是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为世界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精彩的人而努力。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
一,看写作水平,韩寒的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郭敬明是精心刻画的砖头,玉再毛糙,转头再精美,那也是不一个档次。韩寒代笔写作无实锤,郭敬明抄袭被认定。以前韩寒新浪博客写杂文总点击率最高排至全网第一。
第二,看跨界水平,在写作上比完了,导演,韩寒导演两部电影和郭敬明小时代一二三四以及爵迹,郭敬明已成烂片圈钱的代言人,而韩寒还想通过电影表达一点什么。再加上韩寒客串几部电影演出以及自己出过音乐MV,更重要的是,韩寒成就最高的身份是赛车手。所以在跨界上,韩寒甩出郭敬明几条街。
第三,从长相来看。韩寒身高不高,郭敬明较低,韩寒勉强算是好看,郭敬明不说大家也知道,但是长相是天生的,这点我们不歧视。只是在自己长相不令人满意的前提下写出的作品风格,能说明一下心理健康程度。
对于去影院看国产片的事,总有人劝你要保持清醒,我认识有的人,真的对国产片不抱希望。但是遇到口碑好的尤其是我认为靠谱的人对一部国产片的夸奖,我又总想去看看。
《无名之辈》也是这样,我没有第一时间去看,但瞧见几个人的推荐,我还是进了影厅。
《无名之辈》是另一个寻枪的故事,但比《寻枪》人物更多,情节更复杂,同时也喜感更多。不过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总是在自我怀疑,“我怎么在看这样一部电影?”两个偷手机的人的笨,笨到让人难以置信,任素汐和他俩的对话又毒舌又不合理,而且他们在屋中的戏话剧味儿十足。倒可以理解,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导演饶晓志根据自己一部话剧改变的,加上话剧女王任素汐来演,话剧味道浓一些也属正常。
看到一半之后,观众开始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表现出刚才的样子,开始愿意去相信里面的那些傻人、怂人、废人、轴人。
任素汐就是任素汐,看她演话剧的时候,我总时不时会觉得她会有一些用力,有时候稍微有些过,但在这部电影里,她恰到好处。说来也是有意思,任素汐坐着就把戏演了,而且演得那么好。她迟早会成为影后的。或许更加辉煌。
陈建斌也算演技爆发,这样一个轴人也适合他来演。在《我不是药神》中扮演黄毛的章宇也好,连平时总在电影中打酱油的潘斌龙也好了很多。
片中演员倒的应该都是贵州口音,除个别话有些别扭之外,几乎所有人的台词都过关,没有出现一些方言电影常常出现的口音违和的毛病。
只是结尾让人略遗憾。也许是因为要打造成喜剧片的缘故,片尾人物的命运有些过于好了。快到结尾之前,我想到那样一个画面,窗外烟花绚烂,火光照进“任素汐”的房间,花花绿绿的颜色映照着她灰白的不会再有生机的脸。但这样的画面没有出现。
导演留下的尾声,人物命运几乎都是圆满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