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的罪名:抢劫罪白银案真凶不是高承勇、故意杀人罪、强奸罪、侮辱尸体罪
前三个罪名最高刑都是死刑白银案真凶不是高承勇。
只有侮辱尸体罪的最高刑是三年白银案真凶不是高承勇。
而关于死刑的判决白银案真凶不是高承勇,具体是哪个罪名死刑,还是三个罪名都判了死刑,需要等待判决书公布后才能得知。
案件审结报告达120余页白银案真凶不是高承勇,使用新的技术侦查措施破案
本案是公安部督办案件,追查凶手前后花了28年,被称为建国后十大悬案之一。
虽然在案发现场曾收集到高承勇的指纹和DNA,但当时技术落后而昂贵,银公安局先后曾对比了至少10万枚指纹,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几年,白银警方开始建立Y-STR数据库,而这成为了破案的关键。所谓Y-STR,是法医学对精子的一种DNA检测手段。即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个体——兄弟、父子、叔侄、堂兄弟和祖孙等都具有同源的Y染色体。
而高承勇一位堂叔的DNA,因行贿被录入Y-STR数据库中,警方将它与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痕迹相比对,最后发现高氏家族的成员高承勇高度吻合,称为案件的突破点。
高承勇作案11起,杀害11人,检察院仅案件审结报告就长达120余页、6万余字,询问提纲80余页、4万余字,举证质证提纲120余页、6万余字,PPT近千张。
当庭表示不上诉
表示不上诉,说明高承勇内心以无生之渴望。很多死刑犯即便是知道自己上诉无望改判,但是为了拖延时间,多活几天,会通过上诉等方式拖延时间。
但是高承勇表示不上诉,他在庭审中还向旁听的家属鞠躬。
接下来的程序是马上执行死刑吗?不是,需要最高院复核
在我国,死刑的最终核准权统一在了最高院。
即,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具体程序是,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此案报请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再由甘肃省高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最高院还需要讯问高承勇,一般是最高院派员直接到看守所讯问,或者远程视频讯问。
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
如果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所以,如果高承勇确定不上诉的话,那接下来就是甘肃省高院复核,再交最高院复核,这个时间上有时候会拖比较长。但也有比较快的,比如药家鑫案和马加爵案。
药家鑫案,一审到执行死刑不到2个月
当年的药家鑫案,其2011年4月22日被一审判处死刑,5月20日,二审就裁定维持原判。同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终年21周岁。整个过程没有两个月。
马加爵案:一审到执行死刑不到2个月
马加爵于2004年4月24日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2004年6月17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关于死刑由最高院复核的制度,自古就有。
最早成型于汉代,对于一些高官的死刑判决,需要皇帝亲自批准。后来在北魏是,死刑复核制度确立,正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
比如在唐代时,为了体现仁政,唐太宗规定了“三复奏”和“五复奏”两种制度,即地方的死刑案件适用“三复奏”,京师的死刑案件适用“五复奏”。就是死刑执行前,要三次或五次请皇帝批准,可谓是相当慎重。
明清时期,分为立决(立即执行)和秋后决(秋后执行)两种形式。
前者为“斩立决”,很一般是适用于谋反、谋叛等,后者为“斩监候”,就会一般的死刑案件。这种斩监侯,也就是传说中的“秋后执行”,也是后来新中国死缓制度的雏形。
谢谢邀请。
逝者已矣,罪犯终被执行死刑!
恶魔伏法,本应大快人心,却令众人余恨难消。连环杀人案结案了,被害者家人数十年的伤痛,仍然不会就此消泯。不曾料到,穷凶极恶的凶手,竟是一个普通的人。藏于市井之间,过着普通的生活,在人们身边穿行,却无从认出。这期间还带着妻儿居住在被害人的住所旁边,真应了那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细思极恐。
为何历经28年 高承勇是才被抓的?从首案案发至今年案件告破的28年间,公安机关本着“案件不破、专案不撤、侦破不止”的理念,围绕案件仅采集指纹就达23万枚之多,投入的警力和物力无法统计。
甘肃及白银警方介绍,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之所以成为“世纪悬案”,有三方面原因:
1、有犯罪证据,没有追寻线索。案件久侦不破,主要原因是认定犯罪的证据非常充分,认定和揭露犯罪嫌疑人的线索几乎没有。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指纹、脚印、精斑很多,但没有线索来指向这些是谁的。
2、居无定所,行踪不定。据调查,犯罪嫌疑人1988年做下首案后,一直居无定所,除了在青城镇家中短期居住外,行动轨迹飘忽于甘肃的兰州、天水及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包头等地。直到2015年,犯罪嫌疑人才回到其妻在白银市一学校经营的小卖部中。
3、犯罪嫌疑人谨小慎微,没有犯过其他案件。侦破此案的28年里,甘肃省对此案发生的14年中及案件告破前所有犯案的犯罪嫌疑人都采了指纹和DNA,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系列案件之外一旦犯过其他案件,立即就会进入警方视线。但据警方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系列案件之外谨小慎微,避免与人接触,更没有做出需警方介入的违法行为。
检测新技术立大功根据甘肃省公安厅的披露我们了解到了这样的内容,“通过DNA-Y染色体检验,初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经过指纹比对和DNA进一步比对,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
警方重启侦察后,通过DNA-Y染色体数据库比对,发现一位在押高姓人员的DNA-Y染色体特征值与疑犯的类似,进一步复核检验确认,疑犯应该是与其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
然后警方启动家系排查,对其家族上下直系男性逐个筛排分析。随后与已经掌握的一些线索进行判定,最后确定此人的远房侄子高承勇,有时间空间和具备作案条件。
随即,警方将在白银市某学校开小卖部的高承勇抓获。经过DNA、指纹检验,确认其为凶犯,同时高承勇全部交代并认罪,案件成功侦破。
如果不是现代DNA技术的进步,高承勇还会以高承勇的名义貌似波澜不惊地生活着,他还会不会作案,以及未来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白银案”犯罪嫌疑人还只是一个符号。幸运的是,这个在外人看来冷漠、不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甚至面部和善的人的终于受到严惩。
我们要感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安机关的锲而不舍永不放弃! 这是一条长达30年的时间线。真实的生活永远比戏剧更狗血,也更残忍。
新科技,让恶魔无处遁形其实这不是高科技在重大刑侦案件中的第一次显示威力。无独有偶,据安徽当地媒体报道,某寺庙的主持,当地政协委员被警方带走,其真实身份竟然是16年前犯下连环杀人案的凶手,而这次立功的则是人脸识别。
据媒体披露, 2000年11月8日夜晚,张立伟伙同他人携带管制手枪、尖刀杀害三人后潜逃。在逃期间,张立伟漂白身份,化名孙洪涛,并在九华山出家,法号释广闻。2002年,张立伟来到龙兴寺,随后平步青云,2007年,当选为凤阳县政协委员, 2008年先后担任滁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滁州市政协委员,同年取得户籍,并于2014年底升任住持,2016年任凤阳县佛教协会会长。
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刑侦大队重案队通过人脸识别和人像对比,发现东北籍故意杀人犯张立伟与凤阳县龙兴寺住持孙洪涛照片疑似。通过进一步判断核查,确定了孙洪涛就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上网的命案逃犯。
人脸识别独特的特征算法会依据五官特征、神态等作出判断,因此就算嫌疑人年龄、体态发生变化,也能进行识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逃犯,落入法网。张学友演唱会成为逃犯追捕会,也是依赖高科技,才成为罪犯发克星。
世间最黑暗的地方是心里。高承勇已经不是一般的“垃圾人”的概念所能指代。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丑恶和暗黑的极致。在“人类”这一归属里面,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汇。世间最黑暗的地方,其实在心里。
但是,科技的进步,的确可以让凶手无处遁形,接受法律的严惩。但造成的伤害却始终无法挽回。
说到底,如何阻止和防范“高承勇”这类人的产生,是全社会的大课题。
发布评论